淡水鲨鱼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淡水养殖实用技术手册》第80页(3567字)

又称八珍,隶属科、属,学名苏氏圆腹(Pangasius sutchi)(图1-49),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一带,是泰国、来西亚等地的优良淡水养殖鱼类。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价值高,少肌间刺,在市场上备受消费者青睐。有黑、白、灰三种体色,主要分河系与湖系,共有5个品种,它们分别为河系的淡水河鲨(体灰色)、水晶河鲨(体灰色)与湖系的马来亚白鲨(体色纯白)、马来亚黑鲨(背黑肚白)、泰国杂种黑鲨(体色深黑)。一般黑色的俗称淡水黑鲨,原产泰国,1978年引进我国;白色的俗称淡水白鲨,原产马来西亚,1998年引进我国。肉质较好的马来西亚河系灰鲨,2000年引进我国。据在我国的养殖试验,该鱼生长迅速,养殖12个月即可上市,当年鱼种即可长到1.5~2千克。其体质健壮,适应能力和抗病力均较其他鱼类强,当“四大家鱼”因缺氧严重浮头时,该鱼仍能正常生活。由此可见,这种鱼在我国温度适宜的地方,是完全能养殖成功的。

图1-49 淡水鲨鱼

1.形态特征 体形长而侧扁,背部明显隆起,腹部圆,没有腹棱,这是圆腹共同的特点。头部扁平呈圆锥形,吻短,口亚下位,横裂浅。鳃膜与颊部不相连。上下颌有密生的弯状小齿,呈板带状。唇薄,口须2对,成鱼常断失。背鳍位于背部最高处,有一粗壮硬棘。背鳍后上方靠近尾基处有一脂鳍;胸鳍外缘有一枚发达的硬棘,腹鳍小,臀鳍长,尾鳍分叉,体表光滑无鳞。体背灰黑色,体侧青灰色,腹部银白色。鳔大,具有呼吸空气的功能。幼鱼体侧有3~4条纵向蓝色条纹,成鱼条纹消失。

2.生活习性 淡水鲨鱼喜底栖生活,常栖水的中下层。活泼,此鱼游动快捷,性胆怯,一旦受到外界惊扰即在水中不停地蹿跃。该鱼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十分贪食。人工养殖时,可投喂小杂鱼、螺肉、鱼粉和人工配合饲料等,也食浮游动物。该鱼生长速度很快,最大个体27千克,当年鱼种可长到1500~2000克,上市规格在1千克左右。该鱼对环境适应性强,此鱼体质健壮,无论适应力还是抗病力,皆较其他鱼类强,耐低氧能力强。其鳔为辅助呼吸器官,能游上水面吸气,当“四大家鱼”因缺氧严重浮头时,该鱼仍能正常生活。淡水鲨鱼为温水性鱼类,其抗低温的能力较弱,不能自然越冬。生长适宜水温为20~33℃,水温下降至18℃时停食并减少活动,最低临界温度为12℃。

3.人工繁殖 性成熟年龄为3~4龄,体重3千克以上可繁殖。每年6~9月为繁殖季节,每年产卵1次,可催产,卵小,呈黏性,黄绿色,呈透明状。南海水产研究所自马来西亚引进该鱼后,已自繁成功。

4.苗种培育

(1)清池(塘) 放养鱼苗前对水泥池和土池都需进行清塘处理。可以杀灭潜伏的细菌性病原体、寄生虫、对鱼不利的水生生物(青泥苔、水草)、水生昆虫和蝌蚪等敌害生物,减少鱼苗病虫害发生和敌害生物的伤害。

(2)土池施肥 在仔鱼下塘前5~7天即注入新水,注水深度40~50厘米。注水时应在进水口用60~80目绢网过滤,严防野杂鱼、小虾、卵和有害水生昆虫进入。施基肥的目的是使仔鱼下塘后能吃到丰富的适口饵料——轮虫等浮游动物。基肥为腐熟的、鸭、粪等,施肥量每667米2为150~200千克。施肥后3~4天即出现轮虫的高峰期,并可保持3~5天。以后视水质肥瘦、鱼苗生长状况和天气情况适量施追肥。

(3)投放 鱼苗入池前需药物浸泡10~15分钟,然后将鱼苗放入鱼池中。消毒药物一般采用3%~5%的食盐水,比较安全可靠。淡水鲨鱼一般放养密度为:温室水泥池中放养仔鱼5000尾/米2;土池中每667米2放养仔鱼3000尾。放养密度应不断根据具体条件,具体分析。

(4)食性驯化 仔鱼下塘3天后,开始用幼甲鱼料拌湿后投喂,可见少数鱼开始吃食,7天之后仔鱼开始逐渐摄食。半个月后即开始添加罗非鱼粉料,当少量添加时,只有少量鱼摄食,4天后即大量摄食,1个月后全部改为罗非鱼小颗粒料,生长迅速。

(5)日常管理 按常规的养殖方法进行日常管理。饲料采用粗蛋白含量为28%的人工配合饲料,每天投喂4次,10天抽检体重1次,每10天用漂白粉1克/米3全池泼洒。每天排污1次,循环水交换量为3小时1次。

5.成鱼养殖

(1)池塘条件 淡水鲨鱼对池塘条件要求不严,一般养殖四大家鱼的池塘或农村的小水塘、沟渠都可以养殖。面积一般为0.2~0.33公顷,最大不超过0.67公顷,水深要求1.5~2米。池塘要选择在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和无污染的地方,排灌方便,水质要求较肥爽。高产池塘要求配备1台1.5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

(2)清塘肥水 苗种下塘前7天必须清塘消毒,去除野杂鱼。一般清塘可使用生石灰,如干法清塘,每667米2用量为50~75千克;如带水(1米水深)清塘,每667米2用量为125~150千克。也可用漂白粉(20毫克/升)、茶粕(60毫克/升)或鱼藤精(2毫克/升)清塘。鱼苗下塘前,需施足基肥以繁殖天然饵料,使鱼苗下塘后即有丰富的食料。施基肥的时间一般在鱼苗下塘前10~15天为宜,用量为每667米2用200~300千克。鱼苗下塘时,池水以茶褐色或油绿色为宜,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

(3)放养时间 淡水鲨鱼在自然条件下的水温不能低于18℃,只要水温稳定在18℃以上就可以放养鱼种。具体放养时间要根据各地气温、水温而定,只要水温适合,在时间上总是以提早放养为好,可以延长其生长期,提高成鱼产量。一般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放养时间是在4月底或5月初。

(4)放养密度 ①凡是水质肥爽的鱼池均可单养淡水鲨鱼。单养密度一般水深1~1.5米的池塘,每667米2放养3~5厘米的鱼种1000~1500尾,饲养5个月,每尾可达1500克,一般每667米2产1500千克,高的可达2000千克。②以淡水鲨鱼为主,混养家鱼。放养密度,一般每667米2放养3~5厘米的鱼种800~1000尾,其他配养鱼:每尾250克的鲢150尾、鳙30~40尾、罗非鱼100尾。③以家鱼为主,混养淡水鲨鱼。一般指水质较肥的池塘,在不降低主养鱼放养量的情况下,放养一定数量的淡水鲨鱼。放养密度随各地养殖方法而不同。一般每667米2产750千克的高产鱼池中,每667米2混养淡水鲨鱼3~5厘米的鱼种80~100尾。在鱼、鸭混养的塘中,混养效果更好。

(5)鱼种消毒 清塘消毒过的池塘,若放养不经处理的鱼种,就会把病原体带进去,一遇条件适宜,便会大量滋生而引起鱼病。尤其淡水鲨鱼的放养时间为5~6月,水温为18℃左右,鱼种经运输、搬运,很易受伤而长水霉,所以鱼种在放养前应采用药物浸洗消毒。一般鱼种消毒所采用的药物为高锰酸钾10毫克/升,浸洗30分钟。

(6)饲料与投喂 淡水鲨鱼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且很贪食。幼鱼阶段主要以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为食,也摄食一些绿藻和硅藻。稍长大后,摄食水生昆虫幼虫、孑孓、水蚯蚓等。成鱼阶段食谱很广,食有机碎屑、蚯蚓、水生昆虫和野杂鱼等动物性饵料。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饲料来源非常广,可以投喂米糠、豆饼、麸皮、豆渣、花生饼、菜籽饼、糖糟和酒糟,以及少量鱼粉和蚕蛹粉等。此外,投喂的牛粪、猪粪和绿肥也能直接吞食一部分。在主养淡水鲨鱼的塘中,最好投喂全价的罗非鱼配合饲料,饲料粗蛋白含量在28%~32%较合适,或鲫、鳊的全价颗粒饲料,这样淡水鲨鱼的生长更好。

淡水鲨鱼的投饲应根据鱼体规格的大小,按不同的比例投喂,一般幼鱼阶段的投饲量占鱼体重量的8%~10%,鱼种期为鱼体重的5%~7%,成鱼阶段按鱼体重的3%~5%投喂。每天投饲2次,即上午8:00,投喂全天饲料的40%;下午4:00,投喂60%。投饲应按“四定”原则,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