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垂体腺瘤的鉴别诊断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肿瘤病理鉴别诊断手册》第205页(1340字)

垂体腺瘤占颅内肿瘤的8.5%~13%。多见于成年人,20~50岁者约占85%,童年和青春期者约占10%。男性多于女性。绝大多数肿瘤位于蝶鞍部,个别垂体腺瘤异位于脚间窝或鞍下。

巨检:垂体腺瘤大小相差悬殊,大者可侵及鞍上,小者仅0.1~0.2cm。通常非功能垂体腺瘤体积较大,功能垂体腺瘤体积较小。瘤组织可有出血、坏死、囊性变,也可有小钙化灶。

组织学:瘤细胞可排列成片状、乳头状、筛网状或几种形式混合排列。瘤细胞形态较一致,由较小的多角形细胞组成。胞浆淡染,境界不清,一些细胞胞浆透亮。核圆形,中位,染色质细,核分裂罕见。不同腺瘤的瘤细胞形态变化较大,核异形性,也可变化较大,但分裂象较少。瘤组织间质少,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间质可有淀粉样物质沉积。组织学上分为弥漫型、窦隙型和乳头状型。根据瘤细胞染色性质分为嗜酸性细胞腺瘤、嗜碱性细胞腺瘤、嫌色性细胞腺瘤和混合性腺瘤;根据肿瘤功能分为生长激素细胞腺瘤、催乳素细胞腺瘤、生长激素细胞和催乳素细胞混合瘤、嗜酸性干细胞腺瘤、多激素性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促甲状腺素细胞腺瘤和无功能细胞腺瘤。

【鉴别诊断】

(1)垂体嫌色细胞腺瘤与少枝胶质细胞瘤的鉴别:少枝胶质细胞瘤内组织血管不及垂体腺瘤丰富,但易见内皮细胞肿胀及增生;垂体腺瘤可见瘤细胞围绕血管呈假乳头样结构,瘤细胞可呈立方形或柱形,形成腺腔。垂体腺瘤免疫组化Syn、CgA、Leu-7等神经内分泌标记阳性,电镜下可见神经内分泌颗粒;少枝胶质细胞瘤神经内分泌标记阴性,电镜下可见瘤细胞胞突内同心排列的板层结构,并可见微管及胶质微丝。此外,尚可结合部位诊断。

(2)有乳头样结构的垂体腺瘤与室管膜瘤的鉴别:室管膜瘤的瘤细胞之间可见较多胶质纤维,且瘤细胞不广泛排列成片。免疫组化GFAP呈不同程度的阳性。垂体腺瘤免疫组化Syn、CgA、Leu-7等神经内分泌标记阳性,电镜下可见神经内分泌颗粒。

(3)垂体微腺瘤与垂体细胞结节状增生的鉴别:结节状增生中血管网状结构完整,结节内有其他激素细胞;微腺瘤结节周围无血管网状结构或被破坏,结节内一般无其他激素细胞。

(4)淋巴细胞性腺炎垂体:可见于妇女妊娠期或产后期,临床上无垂体功能障碍或低下,病理检查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5)侵袭性垂体腺瘤:瘤细胞形态较规则,分化较成熟,但有单个瘤细胞或大量瘤细胞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破坏正常组织结构。

(6)垂体腺癌:瘤细胞具有明显异形性,分化不成熟,伴有颅内或颅外转移。

(7)各类型垂体腺瘤的鉴别,须通过特殊染色、免疫组化及临床表现加以区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