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叶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第504页(1245字)

【药物出处】:《名医别录》

【概述】本品又名巴叶、芦桔叶。为蔷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的叶。产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等地,广东及江苏产量较大。全年皆可采收,采下后晒至七、八成干,扎成小把,再晒至足干。

【药性】味苦,性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应用】

1.用于肺热咳嗽,风热咳嗽,肺虚久咳。治肺热咳嗽,气逆喘急,可配黄芩、栝楼等药同用;治风热咳嗽,可配前胡、桑叶同用;治肺燥咳嗽,配杏仁、桑叶、阿胶、麦冬等同用,方如清燥救肺汤;若阴虚久咳,甚而咳血者,可与北沙参、麦冬、生地、白茅根等同用。

2.用于胃热呕吐,呃逆,常配竹茹、半夏、陈皮等同用;若妊娠恶阻,可与苏子、橘红、竹茹、麦冬等配伍;治小儿吐乳不止,则可配用母丁香为末,枣汤调下,方如枇杷叶散。

此外,本品亦可用治热病烦渴、鼻赤、痔疮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鲜品15~30g;或熬膏;或入丸、散。润肺下气止咳逆,宜蜜汁炒用;和胃下气止呕逆,宜姜汁炒用。

【使用注意】入汤剂,宜包煎。胃寒呕吐及风寒咳嗽禁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新鲜叶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橙花叔醇和金合欢醇。还含 -α-和-β-蒎烯、莰烯、月桂烯、地聚伞花素、芳樟醇、α-衣兰烯、α-和-β-金合欢烯、樟脑、榄香醇、牻儿醇等。又含苦杏仁苷、酒石酸、齐墩果酸、果酸、柠檬酸、鞣质等,并含山黎糖醇。

2.药理作用 枇杷叶所含苦杏仁苷能分解出氢氰酸,有镇静及平喘镇咳作用;叶的油脂质有轻度祛痰作用;枇杷叶的乙醚冷浸提取物局部应用对角叉菜胶性浮肿有强大抑制作用,抑制率达52% ;枇杷叶的甲醇提取物中的倍半萜葡萄糖苷和复羟基三萜烯苷可显着降低遗传性糖尿病小的尿糖,并且后者还可降低正常小鼠的血糖。

3.临床报道 小儿蛲虫病:用鲜枇杷叶刷去背毛,洗净,加水煮沸1小时,将煎液浓缩过滤成每200ml含生药100g药液。每人于睡前及次晨空腹时,各服药液100 ml,15天后复查虫卵。共治疗 122-例,结果:阴转率 67.21% ,肛周成虫阴转率为78.85% ,肛周虫减少率为88.14% 。[中医研究,1989,(2):5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