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倍子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第675页(2207字)

【药物出处】:《本草拾遗》

【概述】本品又名百仓虫、木附子、漆倍子、旱倍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青麸杨Rhus potaninii Maxim.或红麸杨 Rhus punjabensis Stew. var. sinica(Diels)Rehd. et Wils.叶上的虫瘿,主要由五倍子蚜 Melaphis chinensis(Ball)Baker寄生而形成。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秋季采摘,置沸水中略煮,或蒸至表面呈灰色,杀死蚜虫,取出,晒干或阴干。按外形不同,分为“肚倍”和“角倍”。

【药性】味酸、涩,性寒。归肺、肾、大肠经。

【功效】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解毒敛疮。

【应用】

1.用于咳嗽,咯血。若肺虚久咳,痰中带血,可配五味子、罂粟壳、天冬、玄参等同用;若肺热咳嗽痰黄,口鼻干燥,常配瓜蒌、黄芩、贝母等同用;如热灼肺络,咳嗽咯血,可配白及、藕节等同用。

2.用于自汗,盗汗。治气虚自汗或阴虚盗汗,可配荞麦作饼服;亦可与骨、牡蛎、浮小麦配用;或单味研末,水调填敷脐中。

3.用于久泻,久痢,脱肛。治久泻久痢,可单用本品醋炒为末,米汤送下,或配五味子、补骨脂、丁香等同用;治脱肛不收,用本品配白矾,煎汤熏洗。

4.用于出血证。若治崩漏,可单用,或配棕榈炭、血余炭等同用;治便血、痔疮出血,可配槐花、地榆等同用;治鼻衄、齿衄,可单味研末外用。

5.用于肾气虚弱,下元不固之遗精,遗尿,白浊,可配五味子、茯苓、桑螵蛸等同用,方如玉锁丹。

6.用于疮疡肿毒,湿疮。治疮疡痈肿,可配金银花、瓜蒌等捣敷或煎汤外洗;治湿疮流水,溃疡不敛,可配枯矾研末外掺。现常用于防治稻田性皮炎及手足皮肤皲裂。

【用量用法】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熏洗,或研末掺敷。

【使用注意】湿热积滞之泻痢禁服。内服不宜过量。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本品含五倍子鞣质、没食子酸、脂肪、树脂、蜡质等。还含有缩合没食子鞣质。

2.药理作用 五倍子鞣质、没食子酸对蛋白质具有沉淀作用,皮肤溃疡面、黏膜与鞣酸接触后,组织蛋白质即被凝固,引起分泌抑制,致使黏膜干燥,从而形成保护膜面而起收敛、止血、减小渗出、抗炎及止痛作用;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等多种致病菌及流感甲型PR8株病毒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水提取物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3.临床报道 ①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用五倍子100g,加水400ml,煎至100ml。将胃镜插入胃内,每次喷5~30ml药液,喷药后观察5~10分钟,无出血时拔镜。共治疗64例,结果均有止血效果。[陕西中医,1995,16(1):6]② 遗精:用五倍子研细粉,生理盐水调成稀糊状,取适量摊于3cm ×4cm 胶布上,贴于四满穴,3日1换。共治疗35例,显效9例,有效19例。[新疆中医药,1986,(4):封四]③ 口腔炎:取五倍子3枚,各切一小口,分别纳红糖、白糖各半少许,封口,以面团包裹,煨后研细末,搽涂患处。共治疗真菌性口腔炎159例,结果治愈150例,总有效率99% 。[河北中医,1991,(5):21]④ 哮喘:用五倍子120g,水煎30分钟,取汁晾凉后,放入10个蛋,浸泡7天后,每晨空腹时用麻油煎1个鸡蛋食用,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6例,连服3~4个疗程后均症状消失,随访3年均未复发。[中国民间疗法,2001,9(6):37] ⑤ 盗汗:取五倍子60g,枯矾30g,何首乌30g,共研细粉,清水适量和匀成饼,敷肚脐,外加纱布固定,48小时为治疗 1-次,连用 3-次。共治疗 28 例,结果痊愈 22-例(78.6%),有效4例(14.3%),无效 2例(7.1%),总有效率为92.9% 。[光明中医,2003,18(105):43] ⑥ 体表急性软组织炎症:用五倍子100g,研成细末,加入蜂蜜30g,调成硬膏,做成饼状,厚约0.2~0.3cm,外敷患处,纱布固定。3天换药1次。共治疗214例,结果治愈168例,有效39例,无效7例。[中国社区医师,2003,19(5):35]⑦ 足癣:用五倍子20g,枯矾10g,共研细末,加入50% 醋酸溶液,直到全量为100ml,涂于患处,每日1~2次。共治疗50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 99.6% 。[四川医学,1981,2(4):23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