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第693页(1522字)

【药物出处】:《吴普本草》

【概述】本品又名石硫黄、黄硇砂、硫黄花、硫黄粉。为自然元素类硫黄属矿物硫族自然硫 Sulfur经加热熔化、除去杂质后的块状体;或用含硫物质或含硫矿物经炼制升华的结晶体。主产于内蒙古、陕西、四川、河南、山西,江苏、湖南、江西、广东、台湾等地亦产。全年可采,挖得自然硫后,加热熔化,除去杂质,或用含硫矿经加工制得。

【药性】味酸,性温,有毒。归肾、脾、大肠经。

【功效】外用解毒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

【应用】

1.用于疥疮,顽癣,湿毒疮,阴疽恶疮。治疥疮,可用硫黄配油胡桃及水银少许外用,方如臭灵丹;治顽癣,可与风化石灰、铅丹、腻粉同研用,方如如圣散;治阴部湿疮瘙痒,可单用硫黄粉外敷,亦可与床子、明矾同用;治阳虚寒凝之阴疽冷瘘,可配荞麦制成粉剂外用。

2.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阳痿遗精,尿频带下,腰膝冷痛,虚喘冷哮。如治阳痿遗精,尿频带下,腰膝冷痛,常与鹿茸、补骨脂或附子等配用;如治真阳不足,下元虚冷,阳气不固,阴气冲逆之寒喘证,可配附子、肉桂等同用,方如黑锡丹。

3.用于下元虚冷,脾胃虚寒之泄利或便秘。如治虚寒久泻,可配人参、白术、补骨脂、丁香等同用;治老人虚冷之便秘,可配半夏同用,方如半硫丸。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撒;或油调敷;或烧烟熏。内服:1.5~3g,炮制后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大热有毒,不宜过量及久服,以免引起砷中毒。阴虚火旺患者及孕妇禁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主含硫,还杂有砷、硒等。

2.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溶解角质、软化皮肤、杀灭疥虫等皮肤寄生虫及灭菌、杀真菌等作用;内服后一部分在肠内可形成硫化氢,刺激肠壁增加蠕动可起缓泻作用;适当剂量的硫黄对动物实验性炎症有治疗作用,能使各级支气管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减轻,并使支气管黏膜杯状细胞数有不同程度减少,还有促进支气管分泌增加;对氯丙嗪及硫喷妥钠的中枢抑制作用有明显增强作用。

3.临床报道 ① 酒糟鼻:将颠倒散(硫黄、大黄等份,研为细面)拌匀,取5g,放入酒盅中,加凉水适量,调成糊状。每晚临睡前,用毛笔或毛刷涂鼻部,次晨洗脸时洗去,每晚1次,2周为1个疗程,一般需2~3个疗程。治疗20例,痊愈10例,显效7例,好转2例,无效1例。[吉林中医药,1983,(4):37]② 汗斑:取硫黄、生姜各适量,将硫黄研末;生姜斜切,先用一面擦患处至发热,再用另一面蘸硫黄末少许擦患处,如此3~4次,擦至患处呈淡红色,然后抹上一薄层硫黄粉,每日2~3次,擦后禁水洗。共治疗5例,全部治愈。[广西中医药,1984,7(4):32]③ 疥疮:用硫黄粉剂100g,溶化于2000ml开水内,约15分钟后,用毛巾蘸药液,于患处反复擦洗。每晚1次,连续使用多日。共治疗38例,经硫黄擦洗3次治愈者35例,5次治愈者2例,6次治愈者1例。随访半年,无1例复发。[中国民间疗法,1996,(6):3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