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儿科疾病诊疗手册》第284页(2845字)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经蚊虫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以高热、惊厥、意识障碍,呼吸衰竭和脑膜刺激征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是人和动物,特别是家禽家畜,猪为本病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 蚊虫是本病主要传播媒介,其中以库蚊,按蚊为多。
3.易感性 人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多不发病,仅少数发病,本病具有稳定的免疫力,再次患病者少见,接受乙脑疫苗接种者不易患病。
4.流行特征 我国80%~90%的病例集中在7,8,9三个月。多呈散发,因隐性感染多,发病者少,10岁以下儿童多见。潜伏期4~21d,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呈一过性发热,重者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惊厥、意识障碍及呼吸衰竭。
【临床表现】
按病程分为4期:
1.初热期 初发病1~3d,多急骤起病,高热、头痛、呕吐,并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部分儿童可有腹痛,腹泻等。
2.极期 为的病程4~10d。此期有:①持续高热:多呈稽 留热,体温达39℃~40℃以上,发热时间平均7~10d,重者可达20日以上,热度高低与病情呈正比。②意识障碍:为本病的主要症状,嗜睡、昏睡。昏迷均可出现,昏迷愈早、愈深。愈长,病情愈重,持续时间约1周左右,重者可更长。③惊厥:可呈局限性也可全身性,或阵发性成强直性抽搐,历时数分钟至数10min不等。④呼吸衰竭:是本病主要死亡原因,多见于频繁抽搐或深昏迷者,以中枢性呼吸衰竭力主。⑤神经系统症状:可有脑膜刺激征及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婴幼儿仅表现为前囟隆起;也可出现巴氏征阳性,不随意运动、肌颤、木僵等;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也可消失后再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延髓麻痹,表现为痰鸣。言语不清、吞咽困难,甚至中枢性呼吸衰竭导致死亡。
3.恢复期 体温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神志逐渐转清,言语、意识及神经反射逐渐恢复。重症病例经积极治疗一般可在6个月内恢复。
4.后遗症期 少数患者在半年后可有失语,强直性瘫痪,去大脑综合征及精神障碍等。
临床类型据病情轻重可分4型:轻型、普通型、重型、极重型。
【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大多增高一般为10×109~30×109/L,中性粒细胞达80%以上,后期可正常。
2.血沉 大部分血沉增快。
3.脑脊液外观清或微混,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50×106~500×106/L,个别可高达1000×106/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以后淋巴细胞逐渐增高,蛋白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基本正常。
4.血清学检查①补体结合试验:特异性高,但抗体出现较晚(发病2周以后),双份血清上升4倍为阳性,不做早期诊断。③血凝抑制试验:抗体出现早,阳性较补体结合试验高,但有假阳性。③特异性IgM抗体测定:可作为早期诊断,病程4d即可出现特异性IgM抗体持续3~4周,阳性率高。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乙脑IgM有早期诊断价值既灵敏又特异。
【诊断】
1.疑似病例 在疾病流行地区的蚊虫叮咬季节,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嗜睡、颈抵抗、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2.确诊病例
(1)曾在疫区有蚊虫叮咬史。
(2)高热昏迷,肢体痉挛性瘫痪,脑膜刺激症状及大脑锥体束受损肌张力增强,巴宾斯基征阳性。
(3)高热、昏迷、抽搐、狂躁进而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而死亡。
(4)从脑脊液,脑组织或血清中分离乙型脑炎病毒。
(5)脑脊液或血液中特异性电IgM抗体阳性。
(6)恢复期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升高者或急性期抗体阴性,恢复期血清抗体阳性。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1和2或1+2+3并除外细菌性脑膜炎。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4或5或6。
【治疗】
1.一般治疗护理 首先隔离病人,病房安静,通风并应设有防蚊降温设备,隔离至体温正常。护理应耐心细致,高温者应及时处理,惊厥者防止咬伤舌头,昏迷者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勤翻身拍背,防止压疮。饮食应给予高营养高热量饮食,为防止脑水肿静脉补液量不宜太多。
2.对症治疗
(1)高热:可采用物理降温,头部冰帽,亚冬眠疗法,冷盐水灌肠等。
(2)激素:适用于重型病例,对降温减轻脑部炎症有一定效果,地塞米松每次0.2~0.3mg/kg,每日2~3次,用药时间不宜超过3~5d。
(3)对惊厥、呼吸衰竭等及时给予抢救。
(4)促代谢药物应用:可用ATP、辅酶A、细胞色素C、胞二磷胆碱、脑活素等。
(5)抗生素:对重症病人和已合并细菌感染者应用。
3.抗病毒治疗 病毒唑每日10~15 mg/kg,分两次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也可用干扰素等。
4.恢复期的治疗除给予促代谢药物外,可采用针灸、理疗、高压氧等综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