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儿科疾病诊疗手册》第324页(1579字)

疫(plague)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主要传染源为疫鼠。临床表现以急性淋巴结炎最常见,也可有肺型、败血症型、脑膜炎型及皮肤型。潜伏期2~8d。

【临床表现】

1.腺型鼠疫 最常见。起病急,病初高热伴寒颤、头痛、意识改变。很快发现淋巴结肿大,以腹股沟处最显着。剧痛,拒触摸。短期内可化脓、破溃、坏死。治疗不及时者可迅速恶化。

2.肺型鼠疫 为鼠疫血行播散引起的严重并发症。表现为咳嗽、胸痛、咯血,呼吸急促、发绀明显,肺部可有湿啰音。痰中含大量鼠疫杆菌。

3.败血症型鼠疫 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迅速进入谵妄、昏迷状态。并有便血、呕血、血尿等。若不及时抢救,可于数小时内死亡。

【实验室检查】

1.常规检查 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粪便有脓细胞及红细胞。尿液见红细胞及蛋白。

2.病原学检查 淋巴结穿刺、痰液或脓液分泌物直接涂片、细菌培养等,均可找到鼠疫杆菌。

3.血清学检查 取血液或病变组织,分泌液做荧光抗体染色或间接凝集,补体结合试验等,均有助诊断。

【诊断】

1.疑似病例 起病前10d内,曾到过鼠疫流行区或有接触鼠疫疫源动物及其制品、鼠疫病人或鼠疫菌培养物的历史。突然发病,病情迅速恶化的高热病人,具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者,就考虑为疑似病例。

(1)急性淋巴结肿胀,剧烈疼痛,出现被迫性体位。

(2)呼吸困难,咳血性痰。

(3)具有毒血症候,迅速虚脱。

(4)伴有重度中毒症状的其他症候群。

(5)在没有接种过鼠疫菌苗的病人血清中,被动血凝试验1:20以上滴度的抗鼠疫杆菌 FI抗体,或用其他经国家级单位认可(确定)的试验方法检测达到诊断标准的,亦可做出疑似病例的追踪诊断。

2.确诊病例

(1)在疑似病人或尸体材料中检出具有毒力的鼠疫杆菌,是确诊鼠疫病人的惟一依据。

(2)当一起人间鼠疫已经确诊后,在病人或尸体材料中检出鼠疫杆菌的FI抗原或FI抗体升高4倍以上,亦可对继发病例做出确诊。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1)或(2)。

【治疗】

首选链霉素每日20~40mg/kg,分2次肌内注射,疗程10d。亦可用氯霉素每日60mg/kg,分4次口服或静脉滴注,热退后减为每日30mg/kg,疗程10d。局部肿痛淋巴结可用磺胺药外敷或局部用链霉素注射,已软化的病灶可给予切开排脓。有并发症者可给以对症处理。

预防:有接触者可给以磺胺、链霉素药物预防。剂量减半,疗程5d。

上一篇:性早熟 下一篇:儿科疾病诊疗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