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特有学科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560页(2472字)

宁夏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历史上又是西夏封建政权栖息之地。由于宁夏的历史和民族的这些特点,我们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就侧重研究下述有关这方面的一些学科和专题,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西夏史 西夏史的研究开始于1972年,当时,还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由宁夏博物馆从事文物考古工作的部分专业人员担负这项研究工作。1978年,《文物》杂志连继刊登了《西夏八号陵发掘简报》,这是宁夏文物考古工作者多年发掘西夏陵区和研究取得的成果,也是我区对西夏进行研究的首批成果。对陵区发掘整理的两千多块残碑,李范文进行了认真考释,1984年出版了《西夏陵墓出土残碑粹编》。钟侃等也研究并出版了解放后我国最早的西夏史专着——《西夏简史》(1979年)。这本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西夏的建立、发展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介绍了不少出土文物,对于还西夏的历史面目提供了实物佐证。

1979年,宁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恢复后,西夏史的研究即由该所历史研究室承担,在研究西夏史的同时,加强了对西夏文的研究。几年来,相继出版了李范文的《西夏研究论集》(1983年)、韩荫晟的《党项西夏资料汇编》(1983年,上卷一、二两册)。《党项西夏资料汇编》一书,对隋以后的正史、稗史、笔记、文集中有关西夏的史料经过研究考证,去伪存真,是建国后我国第一部较完整的西夏史料汇编,为西夏史的研究提供了方便。

李范文着的一部50万字的大型工具书《同音研究》已于1986年底同读者见面。《同音研究》广泛吸取国内外研究成果,对西夏字的声母、韵母、调值、反切等进行了细致的测定和构拟,并对《同音》所收5,800多个西夏字和注字进行了标音和汉译。它是打开西夏文献宝库的一把钥匙,不仅对研究西夏学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对宋、辽、金、元史的研究工作者和研究宋时的西北民族语言的人员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回族、伊斯兰教研究 1958年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时,中央统战部倡议,宁夏不仅要研究宁夏回族问题,还要承担全国回族问题的研究。1962年成立民族历史研究室,开展回族、伊斯兰教的研究。当时,主要是搜集整理了一批回族历史资料,编印了《伊斯兰教和回族的关系》、《关于回族的来源》、《关于杜文秀大理政权的对内对外政策》、《西北回民起事》等资料汇编。“文化大革命”中,刚刚起步的研究工作被迫中断。1979年恢复宁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并成立了民族宗教研究室,回族伊斯兰教的研究也得以恢复。研究回族问题,包括研究回族的来源、形成和发展,以及回族的文化、宗教、生活习俗、历史人物等;研究伊斯兰教问题,包括研究该教的创建、发展及其教派与门宦制度的源流和现状等。除了社会科学院设立的专门研究机构外,宁夏大学、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等部门也有一些兼职研究人员从事研究。1979年,由宁夏回族问题研究工作者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及中央民族学院的研究人员共同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回族历史专着《回族简史》。几年来,对伊斯兰教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主要研究成果有:勉维霖的专着《宁夏伊斯兰教派概要》(1981年)、宁夏哲学研究所编的《清代中国伊斯兰教论集》(1981年)、丁生俊着的回族人物丛书《丁鹤年》(1983年)等。勉维霖着的《宁夏伊斯兰教派概要》,着重介绍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伊斯兰教派别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概要,以及宗教修持和礼仪方面的特点。《清代中国伊斯兰教论集》是西北五省(区)伊斯兰教学术讨论会的学术成果,由夏宁研究哲学所选编出版。书中的文章,围绕伊斯兰教这个总题目,探讨和论述了我国伊斯兰教的教派及门宦制度,伊斯兰教在回族形成中的作用,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后在一些少数民族中的演变及特点,伊斯兰教与清代回民起义的关系等问题。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委托白寿彝任主编、宁夏社会科学院杨怀中任副主编,并由白寿彝、杨怀中等参加编写的《回族人物志》一书,已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元代分册,30万字(计划再出明、清、近代三册)。《回族人物志》是迄今我国第一部全面介绍回族历史人物的专着,书中系统地介绍了元代至近代回族中有影响的人物,包括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艺术家等。此外,还撰写了一批研究论文,其中主要有杨怀中的《论十八世纪哲赫林耶穆斯林的起义》(《清代中国伊斯兰教论集》,1981年)、丁国勇的《伊斯兰教何时传入中国》(《阿拉伯世界》1981年第4期)、杨怀中的《试论三十年来的回族史研究》(《宁夏社会科学》1981年创刊号)、丁国勇等的《回回入居宁夏及其发展演变概况》(《宁夏社会科学》1983年第4期)、余振贵的《伊斯兰教和回族》(《民族团结》1983年第11期)、《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宗教信仰政策的关系》(《宁夏社会科学通讯》1984年第2期)、《宁夏穆斯林的变迁和宗教生活》(《阿拉伯世界》1982年第3期)、王永亮的《福祥与近代回民教育》(《宁夏社会科学通讯》1984年第8期)、余振贵的《近年来国内伊斯兰教若干问题研究》(《宁夏社会科学》创刊号,1982年)、杨继国的《回族语言文字探析》(《宁夏社会科学》1983年第3期)、谢生忠、杜力夫、马勇霞等的《宁夏“回民骑兵团”的成长》(《宁夏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阎金山、宋传升的《宁夏回族人口研究》(《宁夏社会科学》1984年第4期)等。

目前,由我区承担的全国“六五”期间重点课题《中国回族伊斯兰教制度概论》一书正在编纂中。宁夏社会科学院重点科研课题《宁夏回族聚居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通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和咨询论证,已完成编写任务。

注:本文采用了丁国勇、罗矛昆、余振贵提供的一些资料。——作者

上一篇:经济学 下一篇:青海地方考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