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机构的建立和学术活动的开展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666页(2093字)
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经历了比较曲折的道路。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云南大学就设立了西南边疆文化研究室,并编辑出版了《西南边疆》杂志(共出18期)、《西南边疆文化丛书》11种。解放后,1956年成立了云南省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研究所,1958年成立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历史研究所。1963年上述两所合并,改名为云南省历史研究所。主要任务是研究云南地方史和民族史,同时搜集和研究东南亚地区历史和现状的资料。1959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成立文学研究所(1963年撤销)。同年成立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1963年并入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1966年撤销)。1964年成立云南大学西南亚研究所。“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科学事业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1972年省历史研究所恢复,定名为云南大学历史研究所,1980年划归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于1980年成立后,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初具规模。现设:历史、东南亚、民族学、民族文学、哲学、宗教、农村经济等7个研究所以及战略研究室、文献研究室和资料情报室、《云南社会科学》编辑部,代管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与有关部门和地区双重领导的还有省经济研究所、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丽江东巴文化研究室、迪庆藏族“格萨尔”研究室。省社会科学院在科研工作方面,通过不断纠正“左”的错误的影响,端正了科研方向;围绕着多民族云南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多民族地区进行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问题,以及云南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在民族、经济、历史、东南亚、少数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等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省社会科学院的发展目标是重点发展民族学科、经济学科、东南亚现状与历史的研究和云南近现代史的研究这样一些具有云南多民族和边疆山区特色的地方学科,加快其他相关学科的建设,促进新兴学科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大专院校、省级各部门建立和恢复的研究机构计有:西南亚研究所、西南边疆民族历史研究所、西南古籍整理研究所等10个所;省委、省政府还设立了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和经济技术研究中心,到1984年底全省共有各类社会科学研究机构26个。
社会科学队伍,主要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党校、党政机关及各企业单位中的专业和业余工作者组成。50年代以来,虽然相继成立了一批研究机构,但专门研究人员数量十分有限,规模较大的云南省历史研究所“文革”前也只有56人,50-60年代陆续进行的大规模民族社会历史状况调查、民族民间文学调查、先后有几百人参加,主要是依靠中央、省、地、县有关部门的干部、民族研究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及各界民主人士。这为培养和锻炼省内科研队伍、提高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素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社会科学事业的迅速发展,社会科学队伍也逐步壮大。到1984年底省社会科学院和其它研究机构中有科研人员484人,其中有高级职称者22人,有中级职称者115人。高等院校的文科教师达1362人,其中有高级职称者76人,有中级职称者475人、有初级职称者489人。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成立于1962年,并有哲学、经济、历史、教育、语言等六个学会,1962年至1965年学会编辑发行了综合性学术刊物《学术研究》。“文革”期间学会的活动被迫停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些学会相继恢复而且成立了各种分支学会,同时建立了一批新的学会,现共有学会66个,会员达万余人。几年来,通过报告会、讨论会、讲习班等形式组织广大专业和业余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展各种学术活动,活跃了省内学术空气。例如,省经济学会六年来主持或与有关单位联合主办的各种座谈会和讨论会达56次,讨论的专题有:经济调整问题、提高经济效益问题、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关系问题、云南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问题、经济体制改革问题和边境贸易问题等。同时还参与组织专题讲座65次(期),听众达6.2万多人次。哲学学会先后就政治与经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毛泽东哲学思想、我国当前阶级斗争的理论问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问题、哲学现代化问题等组织了讨论。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着重探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模式”等专题。省语言学会先后主办5期讲习班,培训省内外教师2481人。该会创办的全国第一家普及性语言专业半月报《语言美》发行量达7万份,在1985年第二次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获得奖杯。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全省的对外学术交流日益频繁。1981年以来,仅省社会科学院共接待英、美、日、法、泰等十国的学者43起,139人次。并且与法、泰等国学者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此外,云南省师范大学和美国马萨诸塞州州立大学也建立了共同研究的协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