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670页(1240字)

解放后,云南省的考古工作得到空前的发展。新发现的考古材料,数量质量都大大超过解放前多年的积累。重要的有元谋人和腊古猿化石的发现;各个地区新石器文化遗址的调查和发掘;晋宁等地“滇文化墓葬”群的发现;昭通等地区汉晋古墓的清理;东晋壁画的发现;南诏诸城址的试掘和考察等。其中尤以腊马古猿和“滇文化墓葬”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外的重视。

1956年~1957年分别在云南开远小潭煤矿附近和禄丰石灰坝煤矿的第三纪褐煤层里多次发掘出不少腊马古猿化石。特别是禄丰腊马古猿比其他同类标本更接近人类早期类型。其头骨为世界上首次发现。其下颔骨也是目前已知最完整的。这些发现说明云南是探索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1965年在云南元谋上那蚌村发现两颗元谋猿人的牙齿化石。其后,1967年、1971年~1975年多次进行的考察和发掘,在元谋人化石所在地的褐色粘土层位里,又发现旧石器、炭属和29种哺乳动物化石等。据古地磁方法测定,元谋人距今170万年左右,这说明从远古起云南就有人居住。1957年3月在云南剑川海门口新石器遗址,发现了原始氏族或大家族集体居住的房屋(“干栏”)的遗存;在陶清理中出现豆这种内地常见的器皿。豆在云南属首次发现,表明了中原文化对云南的影响。1975年~1976年云南楚雄万家坝发掘的79座墓葬及1964年祥云大波那发现的木椁铜棺墓,是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青铜文化遗址。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器在形制上自成体系,与中原和巴蜀的青铜文化有明显区别。楚雄万家坝23号墓出土的四面铜鼓,是目前已知年代最早,形制较为原始的铜鼓。楚雄鼓和祥云鼓的发掘有力地促进了铜鼓问题的研究,证明云南是铜鼓的起源地。“滇文化墓葬”代表着云南青铜文化发展的最高阶段。1955年至1972年期间分别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安宁太极山及江川李家山等地发掘的92座墓葬均属“滇文化墓葬”。其中晋宁石寨山6号墓中发现的金质“滇王之印”证实了《史记》中汉帝赐滇王印的记载。“滇文化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古代滇池地区社会历史提供了新的资料,从发掘开始就引起了国内外人士的重视和兴趣。1963年发掘的昭通后海子东晋壁画墓是云南境内最重要的晋墓。尽管壁画的艺术价值不高,但画中霍氏(墓主)的夷汉杂处的部曲形象,特别是那些赤足披毯的人物形象,对研究当时的民族关系和阶级状况有重要价值。1972年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县发现了一批宋元碑刻,其中宋碑3通,元碑58通,另有不着年代的梵字碑8通,共69通,这对研究宋元特别是元代云南地方史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在进行考古发掘的同时,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及有关学者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工作,发表了不少的论着。其中汪宁生所着《云南考古》一书,较为系统地分析和叙述了解放后云南在考古方面取得的成就,并运用这些成果研究和探讨了云南自远古到南诏大理时期的文化发展及其特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