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肿块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第103页(2675字)

腹部肿块是由于腹腔内或腹膜后各组织及器官先天性发育异常、炎症、肿瘤、梗阻等多种病变而肿大或膨胀引起。诊断腹部肿块时需排除表浅的腹壁肿块、粪块及膀胱尿潴留。

【病因】

1.后腹膜肿块 左或右上腹部及腰部肿块,如为囊性多考虑先天性多囊肾、肾盂积水;如为实质性考虑肾母细胞瘤或神经母细胞瘤及嗜铬细胞瘤。上、中腹或骶骨前肿物多考虑为畸胎瘤。胰腺肿瘤也位于上中腹,儿科罕见。

2.腹腔内肿物

(1)右上腹肿物 以肝肿大最常见,囊性肿物应考虑先天性总胆管囊肿、胆囊炎或积液,另有肝门区肿瘤性淋巴结肿大。

(2)左上腹肿物 以脾肿大最常见。

(3)中上腹肿物 常见肝左叶肿块、胃石症、肠套叠、蛔虫肠梗阻、肠重复畸形、肠系膜淋巴结核、肠系膜囊肿、大网膜囊肿及脐尿管囊肿等。

(4)右下腹肿物 阑尾周围脓肿、回盲部结核或阿米巴肉芽肿、克隆病、右侧卵巢囊肿、卵巢畸胎瘤、大网膜扭转等。

(5)左下腹肿物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乙状结肠肿瘤或肉芽肿(血吸虫、阿米巴)及左侧卵巢囊肿。

(6)中下腹肿物 尿潴留、膀胱憩室或肿瘤、子宫肿大(妊娠、肿瘤)。

(7)广泛或不定位肿物 结核性腹膜炎、肠套叠、蛔虫肠梗阻、腹部包囊虫病、腹型肺吸虫病、腹腔内转移肿瘤。

【诊断】

1.临床表现

(1)年龄 不同年龄期的腹部肿块各有其常见的病因。新生儿期以先天性畸形为多见,尤其是泌尿系统畸形(如多囊肾、先天性肾盂积水等)为多,其他是消化道先天性畸形。婴幼儿以肠套叠、巨结肠、肾胚胎瘤、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腹膜后畸胎瘤、肠系膜囊肿、先天性肾盂积水、多囊肾等为多见。儿童期以腹部炎性疾病(阑尾炎包块)、蛔虫肠梗阻、淋巴瘤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为多见。

(2)发病经过 急性炎性疾病、肠梗阻或绞窄时,起病急骤,发展迅速;慢性炎症病程迁延;恶性肿瘤时病情进行性加重;良性肿瘤、内脏移位以及某些先天性发育异常,起病时间和症状多不明显,常于无意之中偶然发现。肿块时大时小,多提示空腔脏器间断梗阻。肿块由大缩小应考虑炎性肿块、囊肿或血肿。

(3)腹块特点

1)肿块大小 巨大肿块几可充满整个腹腔,如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先天性肾盂积水、肾胚胎瘤、肠系膜囊肿、畸胎瘤、卵巢囊肿等。肿块较小者如幽门肥大性狭窄、肠系膜淋巴结炎等。

2)肿块形状 肿大的肝、脾、胆囊、移位的内脏等多保持脏器本身固有形态,肠套叠呈腊肠形,幽门肥大性狭窄呈橄榄状肿块,圆而光滑、边界清楚多考虑囊肿,恶性肿瘤形状多不规则。

3)肿块质地 囊肿、脓肿及血肿质地较软,多有紧张弹性感或液波感,恶性肿瘤质地较硬,粘连的炎性包块有柔韧感。

4)肿块数目 肿块多为单个,若多个肿物要考虑蛔虫肠梗阻、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腹膜转移癌等。

(4)伴随症状

1)发热 急性炎性疾病多为伴高热的肿块,慢性炎性疾病多为长期低热(如结核病),恶性肿瘤有不规则发热。

2)腹痛 伴急性腹痛多为急性炎性疾病、内脏梗阻或狭窄,伴间歇性腹痛者多为慢性炎性疾病,慢性持续性腹痛见于恶性肿瘤。

3)便血 呈果酱状者可能为肠套叠,呈柏油样多为胃肠恶性肿瘤。

4)黄疸 临床时现时退的黄疸,可见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及肿瘤样淋巴结肿大,压迫胆道所致。

5)泌尿系症状 有血尿者,可能为泌尿系肿瘤、肾盂积水;伴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者,可能为肾脏积脓、肾周围脓肿、肾结核等疾病。

2.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和血沉 急性炎性疾病时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粒细胞核左移和中毒颗粒出现。恶性肿瘤并发白血病者,出现血细胞呈特殊形态改变,血沉增快。

(2)尿常规检查 血尿多见于泌尿系统疾病,脓尿见于炎性疾病。

(3)大便常规检查 黏液脓血便见于肠道炎性疾病,原虫、寄生虫卵的发现具有病原学诊断意义。

(4)X线检查 对畸胎瘤、胎粪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可通过腹部正侧位摄片;对胃肠道某些炎性疾病、先天性发育异常和肿瘤可通过钡餐胃肠检查;对巨结肠诊断须做钡剂灌肠;静脉肾盂造影,有助于腹膜后肿瘤、肾盂积水的诊断;肾上腺肿瘤可作腹膜后空气造影。

(5)超声波检查 能帮助确诊肿大的胆囊、肾盂积水、囊肿、脓肿及肿瘤。

(6)CT检查 以确定肿块性质。

(7)内镜检查 包括胃、十二指肠镜、结肠镜、膀胱镜、腹腔镜,能确诊局部病变。

(8)放射性核素检查 有助于诊断肾、肾上腺、胰腺肿瘤。

(9)经上述检查仍不能确诊时,可作剖腹活检病理检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