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第272页(1971字)

【释义】:

本病是指浸溶在酸性胃液中胃十二指肠及其深层组织的一种局部缺损,是机体的防御因素和致溃疡因素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其中胃液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条件,胃黏膜屏障损害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也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小儿消化性溃疡病以往并不多见,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应用,现代生活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刺激,该病的发病率有增多趋势。

【诊断】:

1.临床表现

(1)新生儿期 以突发的上消化道出血及穿孔为主要特征,大多在生后24~48h发生,起病急骤,呕血、便血、腹胀、休克易被误诊,常伴有颅内出血,严重窒息、败血症。常在手术或尸解时才被确诊,死亡率较高,胃溃疡多于十二指肠溃疡,且多为应激性溃疡。

(2)婴儿期 以应激性溃疡为主,主要表现突发性呕血、黑便、紊乱性腹膜炎,而原发性溃疡表现食欲差、呕吐、食后哭吵、腹胀、脐周不规则疼痛、生长发育迟缓,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接近。

(3)学龄前期 表现呕吐,腹痛不典型,多位于脐周或全腹,与饮食无明显关系,黑便与呕血仍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症状。

(4)学龄期 临床症状逐渐与成人接近,腹痛多表现饥饿痛,进食后缓解,有时有半夜痛醒史。呕吐亦常出现,嗳气、反酸少见。少数患儿平时无慢性胃炎病史,表现突发性呕血、黑便,甚至昏厥,或表现慢性贫血,此期患儿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较胃溃疡多3~12倍,且男孩多于女孩。

2.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胃酸测定,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儿基础胃酸与最大胃酸分泌量多增加,而胃溃疡则大多正常或偏低。

(2)内镜检查 是诊断消化性溃疡的重要方法,可明确溃疡的部位、形态、大小、数目。儿童溃疡多位于十二指肠球部,其次为胃窦、胃角。溃疡在内镜下表现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多在0.5~1.0cm,基底附白苔,周边充血、水肿,边界清楚。内镜下将溃疡病分为三期:

1)活动期(A期,厚苔膜期) 溃疡基底有厚白苔,周边黏膜充血、水肿;

2)愈合期(H期,薄苔膜期) 溃疡基底苔膜变薄,周边黏膜充血、水肿消失,有黏膜集中;

3)瘢痕期(S期,无苔期) 溃疡苔膜完全消失,形成红色瘢痕或白色瘢痕。

(3)X线检查 溃疡的X线直接征象为龛影,但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龛影不易显示,常表现球部变形、激惹和压痛,但球部炎症及溃疡愈合时也可有此征象。

【治疗】:

治疗原则:降低胃酸,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以及增强胃黏膜保护药。

1.一般治疗 饮食易消化少刺激为宜,避免过度紧张、劳累,忌食酸辣、咖啡及对胃黏膜有损害的药物。

2.药物治疗

(1)抑制胃酸分泌 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泰胃美)每日25~35mg/kg,分2次口服,或法莫替丁每日0.7~1mg/kg,分2次口服,雷尼替丁每日5~7mg/kg,分2次口服。上述药物效果不佳,可选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洛赛克)每日0.6~0.8mg/kg,晨服,疗程6周,改为半量,维持6周。

(2)凡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者应加服钡剂、羟氨苄西林、甲硝唑等,以根除此菌。目前采用的方案主要有二联或三联疗法:

1)含铋剂方案 铋剂+羟氨苄西林(克拉霉素),铋剂+羟氨苄西林 (克拉霉素)+甲硝唑(替硝唑)。

2)不含铋剂方案 质子泵抑制剂+羟氨苄西林(克拉霉素),H2受体阻滞剂+羟氨苄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替硝唑)。

(3)胃黏膜保护剂 思密达1.5~3g,每日2~3次,或硫糖铝0.5g,每日3次。

3.手术治疗 小儿消化性溃疡病一般不主张手术治疗,除非有溃疡穿孔,出血不止,可行修补、血管结扎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