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第374页(1978字)

【释义】: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受累基因与铜代谢紊乱有关,过多的铜沉积于组织中,由此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

【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 发病年龄7~12岁最多见,早期临床症状不一。以肝脏和神经系症状为主。

1)肝病症状 50%以上的病例以肝病症状开始,发病年龄越小,以肝病为惟一临床表现的可能性越大,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肝炎的病程,有食欲不振、疲乏,黄疸及腹痛等,上述症状可暂时缓解,或进一步加重出现肝硬化表现。

2)神经精神症状 约2%以神经系统异常为首发症状,但多在肝症状数月或数年后才出现,发作时症状可多种多样,主要表现是锥体外系症状。常见肌张力不全。吃饭、写字、穿衣等精细动作困难。说话慢,构音障碍,咀嚼吞咽困难,流口水,表情呆板,肢体震颤,开始为细小震颤,以后变为粗大震颤。有的可见舞蹈样手足徐动,常见精神行为改变和学习困难。

3)溶血性贫血 较少见,发生在病的早期或与肝病同时出现,多为一过性,可反复发作。在病的晚期也可发生失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性贫血。

4)肾脏症状 铜在肾小管上皮细胞沉积较明显,可表现为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出现氨基酸尿、糖尿、磷酸尿及尿的酸化功能缺陷。部分患儿可出现血尿。

5)骨骼改变 本病常有骨骼改变,如骨骼畸形、关节疼痛、佝偻病等。最易受累的是膝、踝关节,双下肢弯曲变形,也可有自发性骨折。

(2)体征

1)角膜环 又称K-F环,是本病特征,有重要诊断价值。由于角膜弹力层有铜的沉积,故膜边缘形成色素环,呈棕灰、棕绿或棕黄色,宽约1~3mm。需行裂隙灯检查。

2)肝脾肿大 有肝硬化者,肝脏质地坚硬,可有腹水。

2.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清铜蓝蛋白 本病的血清铜蓝蛋白低于200mg/L,甚至在50mg/L以下。但有5%患者铜蓝蛋白不降低或位于正常低限。

2)尿铜 正常人低于0.6μmol/24h。本病的尿铜可达1.5μmol/24h。

3)血清铜氧化酶活性降低。

(2)X线检查 累积骨骼者X线检查有骨质稀疏、关节畸形等。

【治疗】:

主要目的是尽快建立铜的负平衡,清除已沉积在组织内的过多铜盐和防止铜盐在组织内的积聚。

1.低铜饮食 每日铜的摄入量控制在1.5mg以内。少食蚕豆、玉米、贝类、动物肝脏等含铜多的食物。

2.应用排铜药物

(1)D-青霉胺 可螯合体内的铜使之成为可溶性物质由尿排出。剂量为每日0.02g/kg,分2~3次口服。疗效要在排铜以后才能评定,可根据尿铜及临床症状调整剂量。青霉胺有抗维生素B6作用,故同时口服维生素B620~30mg。青霉胺的过敏反应通常发生在2周内,可发生皮疹、发热、血白细胞下降等。出现过敏反应,应停药。以后再从小剂量开始,或与激素合用。治疗需终身进行,需注意其他毒副作用如: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等,此时需停药。改用其他治疗方法。

(2)三乙烯四胺 本药的作用与D-青霉胺相似,剂量为0.5~2g/d。不良反应较轻,但效果不如青霉胺,适用于耐受青霉胺者。

3.应用减少铜吸收药物 锌制剂最常用,可干扰肠道内铜的吸收,服后大便排铜增加。常用制剂为硫酸锌,儿童用量一般每次0.1~0.2g,每日3次口服。年长儿可增至此0.3g,每日3次。可能在服后有消化道不良反应,通常不影响用药。

4.对症治疗 锥体外系症状可用安坦,左旋多巴等药物。其他病症按不同病情予适当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