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郭诊断与鉴别诊断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耳穴诊疗手册》第43页(995字)

在《黄帝内经》中早已有用耳郭诊治疾病的记载,显然耳穴诊断的实际运用还要早得多。

随着耳穴研究和临床的不断深入,耳穴诊断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除望诊法、压痛法外还有使用简易仪器,利用电阻原理的电测法(声响、灯光、毫安倍、液晶数字等)以及近几年来应用电脑技术制作的电脑系统诊断仪使诊断设备进一步完善。其他还有耳穴触摸法(扪诊)、压痕法等等。如耳诊前辈王忠擅长耳穴诊断,在全国各地开展耳穴诊治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安徽刘氏在耳穴望诊上做了大量深入研究工作,在疾病的分类诊断上取得了进展;北京黄氏对耳穴综合系列诊断(综合上述数种方法分析诊断)作了大量实践,诊断病种达百余种,涉及临床各科病症;昆明管氏创用“耳穴染色法”诊断各种疾病,使耳郭上有诊断意义的部位染上色泽,有目共睹;上海赵氏设计制作了“耳—体穴位导电诊疗法”以毫安倍显示数据,作为诊断依据;四川向氏利用耳穴诊断方法在当地疟疾普查普治中发挥了第一线的主导作用;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如南京、无锡、深圳、上海都先后生产了耳穴探测仪(液晶显示数字);仙桃、洛阳、沈阳等地生产了电脑耳穴诊断仪;北京生产的耳穴镜等使耳穴诊断更为丰富多采,从简单的目测、手摸、棒压法到小型诊断仪的使用以至大而全的现代电脑技术诊断手段,广大耳穴工作者可从中选用和发挥,使耳穴诊断工作不断充实发展。

上海自1958年开始从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分别开展耳针诊治研究工作,然后成立上海市耳针协作组,后因“十年动乱”之影响,中途暂停活动。

1970年起杨浦区中心医院与上海市肿瘤医院重新组合成立上海市耳穴诊断肿瘤协作组研究耳穴诊断肝癌。

1972~1974年上海市耳穴诊断肿瘤协作组曾赴江苏启东县普查3000余例,发现疑似肝癌4例,甲胎蛋白(AFP)阳性反应,耳穴肝区有梅花型反应,无临床症状。

1974~1988年上海市耳穴诊断协作组改为上海市耳穴诊治专业协作组,成员扩大到上海市各级医疗机构共30余个单位,掀起了一股耳针热潮,活跃在浦江两岸,至今已扩大为150余个单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