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综合征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临床心律失常诊疗手册》第281页(1120字)
起搏器综合征于1971年首先由Miteui阐述并命名。为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后患者出现电生理与血流动力学效应不能匹配的一种临床现象。尽管心室嵌入电极脉冲发放的各项参数及心室应答频率均符合人为设定的电生理指标,但受治患者却呈现头昏、乏力以及运动耐量下降等低心排血量症候群的临床表现,严重者甚至出现气促、晕厥、低血压及充血性心力衰竭。起搏器综合征发生率为14%~20%。
【发病机制】
(一) 房室收缩不同步
窦性心律时,房室机械收缩按顺序进行,可获取最佳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右心室起搏者,房室正常收缩顺序被破坏。于是,继心房主动充盈心室作用的丢失,心排血量降低20%~30%,遇心功能不全者甚至可下降50%以上。
(二) 室房逆传
右心室起搏可引起室房逆传,心房与起搏的心室同步收缩,亦即每次心动周期中的心房收缩发生在心室收缩之时,此时房室瓣已关闭,致心输出量减少。
(三) 自主神经效应
研究发现,患者于心室起搏期间,低血压敏感的动脉压力感受器可显着地增强交感活性。此外,心房扩张及肺动脉压升高等均可抑制迷走神经,部分患者因此呈现为不适当的缩血管效应。作为起搏器综合征突出临床表现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与自主神经系统张力改变的关系尤为密切。
【诊 断】
(一) 临床表现
已行右心室起搏,并能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头晕、乏力、运动耐量降低等症状者须疑及本病可能,严重患者甚至出现心绞痛及眩晕。常见体征有低血压及浮肿等右心衰竭临床表现。心室导管可影响三尖瓣闭合,可检获颈静脉а波及肝脏搏动,甚似三尖瓣闭合不全。
(二) 心电图检查
经右室起搏后,心电图可见连续数个QRS波群后有逆向P波。改行房室顺序起搏后逆向P波消失。
【治 疗】
经改行符合生理的房室顺序起搏,增加心排血量后,即可消除因右室起搏致低心排血量引起的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