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瓷器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地质出版社《中国古瓷引鉴》第16页(6195字)
唐代(618~907年)瓷器在隋朝的基础上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南方青瓷继续生产,北方白瓷有很大提高,基本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打破了前朝青瓷独领风骚的局面,出现了很多有特色的着名窑址。
唐代瓷器主要有碗、盘、壶、罐、砚、瓶、熏炉、葫芦瓶、拍鼓、枕、炉、钵及小玩具等,造型与隋朝相比有不小的变化。比如碗,初唐时基本与前朝一样,为直口,深腹,假圈足;中晚唐盛行撇口、斜腹、玉璧底(底足像玉璧、中心有一小圆内凹)的撇口碗,口沿外翻、碗壁斜直,矮圈足的翻口碗及口沿收敛的浅腹平底碗;晚唐还出现了荷叶、海棠和葵瓣口等新形式的碗。盘多见翻口斜壁平底的和撇口璧形底的,晚唐盛行葵口盘。鸡首壶唐代已不多见,故宫博物院所藏青釉凤首龙柄壶显然是从鸡首壶演变而来的,盖和流则塑成凤首,龙柄从上部凸起,曲转而下,直达底胫;全器堆塑贴刻串珠、莲瓣、忍冬、宝相花、力士、流云和葡萄等纹饰,雍容瑰丽,富有异域情调(彩版16)。和此类似的还有白釉双龙柄瓶。唐代最常见的应是执壶,唐初期的越窑还烧造鸡首壶,中期以后被执壶所代替,因此执壶应是从鸡首壶简化而来的。这种执壶撇口,颈略高,肩部一处有圆,六方或八方小短流,相对处有小泥条或扁平执柄。流、柄之间有二、四不等的泥条系,假圈足,造型矮胖,最大直径在下部(彩版17)。执壶一般说是酒器,唐人文献中记载名“注子”。盘口壶在唐代继续烧造,浙江嵊县出土的一件盘口壶刻有“元和拾肆年(819年)四月一日造此罂,价值一千文”的铭文,从铭文可知盘口壶在当时叫“罂”。砚从汉、晋的三足砚发展到唐代的多足,足从十几个到二十几个不等。唐砚足做成中间紧束,上下稍宽的蹄足,一般蹄足下还环有圈足(图37)。唐代中晚期开始,瓷砚被石砚替代,直到明清才又出现瓷砚,但已不是这种形式的了。罐的造型和壶相同,多为矮胖式、最大直径在下腹,显得非常朴拙稳重。瓷枕从隋代开始出现,唐代瓷枕一般都很小,有人说是中医看病用的脉枕。从唐到元的瓷枕,经过排比可以知道,时代越早,体型越小;反之,时代越晚,体型越长,尺寸越大,但不排除有个别时代略晚、体形很小的枕。
图37 唐白釉多足砚
16.青釉凤首壶 唐
17.长沙窑贴花褐彩壶 唐
从装饰方法上看,唐代瓷器比前朝增加很多新品种。从烧造工艺上看,唐代很多窑普遍使用匣钵,避免窑火直接接触坯体并有可能减轻胎体自身的厚度和重量,使器型更加轻薄秀美,提高了釉面的光洁度,减少废品率,为日后瓷器飞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现将唐代几个着名窑址简介如下:
越窑 窑址在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等地。那里瓷窑遍布,形成了庞大的制瓷基地。以余姚县上林湖等地的瓷窑产量为大、质量最好,代表了唐代青瓷制做的最高水平。东汉时这一带就已开始烧造青瓷,历经三国、两晋、南朝、隋代,到唐时青瓷日臻完善、质量极好,唐人陆羽形容越窑瓷器“类冰类玉”。唐代早期越窑瓷器胎子淡灰色,紧密坚致,釉汁很薄,均匀缜密,温润似玉,青绿色,有的略闪黄。器型还有隋代的风格,立型器多瘦高,碗多大口浅腹,口、腹垂直,下腹斜折内收,平底。这种碗既可当碗,又可当罐或壶的盖。唐中晚期的越窑瓷,胎子比前更致密,灰白色,釉子匀净光润,有鳝鱼黄、淡青和青绿等色,通体施满釉。这时的碗、盘多撇口,底足宽矮,像玉壁,中间小圆内凹中施釉。底足有三、五、七个不等的方形或条形支钉痕。其它器形有四系罐、四系瓶、海棠式大碗、粉盒、水盂、唾壶、杯、尊、香熏(彩版18)、洗子、烛台、炉和灯等,均制作十分精巧秀美。晚唐时出现了荷叶式或花口式盘和碗,如宁波出土的荷花式盏托,盏做成盛开的荷花形,托则做成边缘略卷的荷叶形,釉色青翠,十分逼真。这时期越窑精品还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八楞瓶和瓜形壶。八楞瓶细长颈,腹部有八条颜色略浅的突起楞线,造型简洁秀美。瓜形壶像直立带楞的香瓜,瓜蒂为盖,蒂柄旁有一小圆形系,上腹一处有一斜直的短流,相对处肩上高耸一曲柄,直到上腹部。像这类造型奇特、立意新颖的瓷器在越窑中并不罕见,足以证明唐代越窑工匠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及高超的技艺。唐越窑瓷器装饰以光素为主,也有具划、刻、堆贴和镂空纹饰的,以划花为多,常见纹饰有花瓣、花卉、花蝶、花鸟、鹦鹉、飞鸟、鸾鸟、水草、云龙和人物等,线条流畅简洁,纤细生动。浙江省临安县出土一件镂孔香薰炉,其盖、身和坐满饰褐彩云纹(彩版18),说明唐代越窑也有彩绘装饰。文献记载的“秘色瓷”,一般都认为是五代时越国钱氏王朝向中原朝廷进贡及自己家族享用的瓷器,因黎民百姓见不到,故而被称作“秘色瓷”。但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出土了十六件越窑青瓷,在同时出土的“账单”上明确记载为“秘色瓷”,这就使今人第一次知晓了“秘色瓷”的模样,从而将文献记载和实物联系起来了。这批“秘色瓷”中十四件颜色青翠,两件青黄,胎子薄厚适中,釉子均匀细薄,造型俊美。法门寺瓷器的出土,说明唐代晚期越窑烧制的精品已经被皇家所使用,证实了宋代叶寘在《垣斋笔衡》中记载的:“秘色唐世已有,非始于钱氏,大抵至钱氏始以专供进耳”的真实性。
18.越窑彩绘镂孔香薰 唐
19.邢窑四系瓶 唐
寿州窑 窑址在安徽省寿县、淮南上窑镇等地。烧造时间从南朝晚期到唐末。南朝至隋这段时间寿州窑瓷器的胎质细密、色白,胎子上有极细小的黑点,釉色淡青、青绿,施釉不到底,有泪痕。唐代的寿州窑胎子厚重,质粗但坚硬,淡黄色,胎釉之间施白色化妆土,釉子多黄色。在同一地用同样的原料,但在不同时期瓷器的釉色为什么不一样呢?经化学分析验证,南朝和隋代寿州窑烧瓷用还原焰,釉中的铁分子呈青色;隋末开始用氧化焰,致使胎子呈淡黄红色,釉面姜黄。唐代精细瓷器的胎子细腻光纯,釉色蜡黄莹润,制作规整美观。唐晚期在釉中增加铁、锰等元素,烧出为数不多的黑釉瓷。由于寿州窑采用蘸釉的方法施釉,所以釉面厚薄不匀,器物下半截无釉,有流釉现象。寿州窑瓷器的装饰方法有模印、贴花、刻划、篦划、戳印和漏花印纹等,主要纹饰有莲瓣、弦纹、云龙、带状波浪、卷草和花卉等。寿州窑瓷器的造型在隋或隋以前有盘口壶、鸡首壶、龙柄壶、四系罐、高足盘、碗及钵等。唐代寿州窑瓷器的造型有碗、执壶、双系或四系罐、钵、盆、盏、杯等,多平底微内凹;碗、盏、钵的足边楞一般用刀旋去。
邢窑 窑址在河北省临城县岗头、祁村、双井等处。从初唐开始烧造白瓷,直到晚唐停烧。宋代邢窑仿定窑烧印花瓷。邢窑白瓷代表了唐代白瓷的最高水平。其精细之作胎骨坚致细密似金属。据唐人《乐府杂录》记载,在邢窑瓷器中加不同高度的水,用棍可敲出音乐“其音妙于方响”。精品釉子雪白,粗品釉子银灰,符合宋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的“类雪”、“类银”的说法。窑址调查发现、祁村出土的瓷片虽没有化妆土,但洁白度很高。岗头出土的白瓷,胎质略粗闪灰,为增加白度,施加了化妆土。邢窑白瓷主要造型有:碗、盘、壶、瓶(彩版19)、杯、盏托、皮囊壶、鸟食罐、罐、坛、枕及玩具等,器型比较单调,但旋削精细。盘、碗多卷唇,即口沿向外折卷到外壁,形成中空的圆唇,斜壁,玉璧底,中心下凹部分施釉。邢窑白瓷以白取胜,一般都光素无纹,只有部分瓷枕上有划花。邢窑瓷胎坚釉白,除了和胎料经过充分选择、淘洗、揉炼、陈腐,烧窑时对窑温、火候、气氛控制得极好有关系外,还在于烧制时使用了先进的匣钵工艺。坯胎受到匣钵的保护,不易损坏、烟薰及粘砂,使釉面光滑洁白,这在制瓷工艺上是一大飞跃。
曲阳窑 窑址在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曲阳窑是定窑的前身,受邢窑影响,唐晚期开始烧造白瓷及黄、黄绿、褐绿等颜色的瓷器。曲阳窑唐代地层出土的白瓷主要有碗、盘、盆、壶、三足炉和玩具等,造型均有唐代的特点,碗具厚唇、饼状假圈足或璧形足。邢窑的璧形足中间下凹处施釉,而曲阳窑的璧形足却不同,中间下凹处没有釉子。壶、罐等立器丰肩,最大直径在下腹部,平底。曲阳窑白瓷胎子一般较粗、厚,颜色略显灰黄,施化妆土,釉子闪青。精细之作胎子薄厚适中,釉子白中微闪黄,这点和邢窑瓷雪白的釉色也是有区别的。
巩县窑 窑址在河南巩县小黄冶、铁匠炉村、白河乡一带。从初唐开始生产白瓷,兼烧黑瓷及黄、绿、蓝和三彩等低温陶器,直到北宋初年。巩县白瓷以盘、碗最多,也有壶、卷沿双耳罐及枕等。碗的种类最多,有侈口尖圆唇、翻沿圆唇,有撇口、四瓣口,有饼形实足、玉璧底足等。盘既有直口浅腹平底的也有四花瓣口窄圈足等。巩县白瓷胎子略粗,微黄,施一层白色化妆土,罩透明釉。粗器施化妆土,釉匀但不到底。巩县窑制作工艺虽然略粗,但釉子很白,加之同时生产三彩及蓝釉等单色陶器,这就有可能在瓷胎上使用同样色料涂画纹饰,着名的原始青花就产生于此窑,为釉下彩绘青花做了初步的尝试。另外,巩县窑的黑瓷有盘、盏、壶、瓶等器型,胎子很白。盏、盘多内施白釉外施黑釉,盘的口部多无釉露胎。
长沙窑 窑址在湖南省长沙市铜官镇至石渚湖一带。烧造年代从隋到五代。长沙窑主要烧青瓷,也有少量白瓷出土。根据考古发掘得出的结论,长沙窑主要生产壶、碗、盘、罐、唾盂、碟、杯、洗、炉、灯、瓶、盒、盏、匜、盆、钵、烛台、枕、镇纸、砚滴、笔洗和砚等生活及文房用品,此外还有玩具、瓷俑等,种类很多。长沙窑瓷胎细密坚致,瓷化程度较高,胎色灰白、灰黄、青灰、灰红及肉红,釉子润泽,以青色为主,也有蓝、绿、酱、褐、黄等颜色。装饰品种极为丰富,有釉下彩斑、釉下彩绘、印花、贴花、贴花彩斑、刻划、雕刻、镂空等。釉下彩斑有两种表现形式,一为大片彩斑,涂抹于一定部位,比如在执壶的流、柄等部位涂绿色或褐色大片彩斑;二为小彩斑点染,前面提到西晋末年已出现褐色斑点,是无规律地点染,东晋时为有目的地点染在器物的盖、口沿等部位,在唐代长沙窑小彩斑则一般是用两种颜色,褐绿彩相间地点成菱形、云形、十字形等几何图案,也有少数只用褐彩或绿彩组成几何图案的。这种小彩斑点绘几何图形的方法是长沙窑首创的。釉下彩绘在前面已提到,东吴末年墓葬出土的青釉釉下褐彩彩绘盘口壶是已知最早使用釉下彩绘技法装饰的瓷器,但毕竟只有一件,而且以后的三四百年中又不见延续,只能算是孤品。长沙窑可以说在没有借鉴的情况下,创烧了釉下褐绿彩绘,并使之成为主要装饰品种。在唐代以前,铜元素主要作为低温铅釉的着色剂,而唐代长沙窑首先将铜元素作为高温着色剂运用到瓷器装饰上。铁元素、铜元素在高温氧化气氛中分别呈现褐色或绿色,加上釉子本身所含的其它元素,也就是说要成功地烧出釉色、彩色均佳的瓷器,必须掌握好在高温下三种以上不同性质的金属元素的变化规律。窑址遗留下来的实物已经表明了唐代长沙窑工匠们成功地掌握了这一复杂的工艺技巧。上海博物馆收藏了一块在长沙窑遗址中出土的青釉绘牡丹纹瓷片,其颜色是褐红两色。铜元素只有在高温还原气氛下才呈红色,这类瓷片在窑址中发现极少,说明唐代长沙窑的工匠们当时已经在无意之中烧出了最早的釉里红瓷器了。从绘画角度看,工匠们用毛笔熟练地在瓷器上绘出各种题材的纹饰,人物画有婴戏、武士、仕女等;动物画有鱼龙、奔鹿、山羊、鹦鹉、大雁、鹭鸶、鸳鸯、蜂蝶等;花草画中有莲荷、蔓草、芦苇等,还有山水云气及诗句文字等等。印花见于壶、罐的耳饰及盘、碗、钵、洗内心中部,用模子印出凸起的纹饰,如荷莲、朵云、小鸟等等,纹饰比较简单。模印贴花是先用模子印出纹饰,再贴于器物表面。常见有武士、仕女、花鸟、狮子、葡萄等,有的在模印贴花纹饰上涂抹大片褐色或绿色彩斑,然后施青釉。这种装饰方法是长沙窑所独有的(彩版17)。刻划的装饰方法在长沙窑所见不多,有以篦形器划出的莲花及刀刻出的鳞片、网格,比较多见的是在坯胎上划出纹饰轮廓,在轮廓中填绘褐、绿彩后罩青釉。雕刻、镂空的装饰方法主要用于烛台、香薰、玩具、文房用具等。根据窑址地层关系及有纪年的出土物的对照,一般说,模印贴花涂彩斑装饰的器物早于釉下褐绿彩绘,而印花器物又晚于釉下彩绘,出现于晚唐。
鲁山窑 窑址在河南省鲁山县段店村。从唐代开始烧黑瓷、黑釉花瓷,宋、金、元时烧造白釉、白釉黑花、珍珠地褐花、三彩等器。花釉瓷是该窑在唐代创烧的新品种,一般在黑釉或黑褐色釉上施月白色、灰白色或蓝白色彩斑。初唐时烧的花釉瓷的彩斑系采用堆立法,由于烧成温度较低,没有完全熔融,彩斑凸起很高,盛唐时烧造技艺提高,火候掌握得好,釉彩完全熔融,形成真正的窑变。主要器型有:缸、罐、瓶、执壶(图38)、碗、腰鼓等。故宫博物院所藏着名的唐代花釉腰鼓即为鲁山窑在盛唐时所烧造的。此件腰鼓胎体略厚,较粗,灰黄褐色,釉子较薄,大片的色斑像云彩一样飘逸自然。花釉瓷属窑变品种,利用不同金属元素在高温下不同的变化,烧出不同色彩的斑块或丝缕。宋代钧窑借鉴了这一技法,烧出了绚丽多彩的“窑变”瓷。
除了鲁山窑,河南禹县下白峪、山西交城及河南郏县黄道窑在唐代均生产花瓷品种,只是郏县黄道窑生产的花釉瓷在黑釉或月白釉上饰天蓝色丝状彩斑,或黄釉上饰深酱色或茶叶末色彩斑(图38)。总之,花釉瓷是唐代北方非常有特色的一个品种。鲁山窑也因此而闻名于国内外。
图38 唐郏县黄道窑花瓷执壶
除了花釉瓷,唐代瓷器中最着名的还有绞胎瓷。绞胎瓷是用褐、白两种颜色的瓷泥相间地揉绞在一起,拉坯制成各种器形后,上釉入窑烧制的。唐代常见的绞胎瓷有三足小盘、长方形小枕、小杯、小碗等,都是小件瓷。1972年陕西乾县唐代懿德太子墓中出土了一件骑马射箭俑,马低头直立,骑马人身挎长剑,扭身朝天拉弓射箭,除人首等部位为肉红色外,其余均为绞胎三彩釉。这种绞胎瓷塑在工艺上要比一般绞胎日用器皿复杂得多,目前只发现这一件,十分珍贵。绞胎枕出土则相对较多,工艺也较为复杂,首先要将绞好的瓷泥切成薄片,粘合成枕;然后再弄圆楞角,施釉入窑烧成。但河南巩县窑出土的瓷枕残片表明,巩县的绞胎枕是先素烧一次,再施釉第二次烧成的。绞胎器纹饰一般类似木纹,个别的还有花瓣图案形,例如上海博物馆所藏的一件绞胎枕,枕面饰三朵团花,枕底刻“杜家花枕”四字。这类纹饰应为有意镶拼成的而不是随意揉绞的。从窑址残片中可知,这类瓷枕只有外面的三分之一是绞胎的,里面的三分之二却是白胎,这说明唐代花枕分全绞胎和半绞胎镶接两种。河南修武县当阳峪窑宋代绞胎器甚至还有羽毛纹、云纹样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