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宪法学行政法学》第401页(1288字)
我国宪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原则。它要求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指导下,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继承有长远价值的人类社会文明的一切精神成果,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创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创造精神文明成果,对社会成员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使其具有很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修养,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文明泛指人类社会开化进步状态。人类文明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表现为劳动工具的完善、劳动技能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增多,以及人类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精神文明反映人类文化知识和伦理道德的高低程度,一方面是指人们接受的教育、掌握的科技能力的水平,另一方面是指人们的思想、情操、理想等社会意识形态的成熟程度。就两种文明建设的社会环境讲,分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资本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两种类型。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人民群众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它表现为其社会成员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高尚的思想境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创造条件。两个文明建设互为目的、紧密相联、不可分离,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分为两个方面。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一方面要发展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事业和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教育,另一方面要进行社会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教育。具体地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建设任务有两项:一是使人民群众能够得到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机会,二是要增进人民群众的知识、技能、智慧和道德素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建设任务主要是,对社会成员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义务教育,进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劳动态度、思想情操、审美观念、守法观念和组织性纪律性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思想建设还包括“五爱”教育,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公德的教育,它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美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宪法》第24条对此作了明文规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和彼此促进的关系。在先进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下,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思想建设的发展,思想建设中取得的各项成就也会激励人们去积极投入文化建设事业,以提高和充实自己的文化知识和科技水平,使我国各族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把我国建设成为既有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又有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