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系列儿科手册》第9页(4765字)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围产期新生儿缺氧缺血引起的脑部病变。多见于足月儿,主要由于宫内窒息、新生儿窒息所致,重者在新生儿早期即可死亡,或造成永久性神经功能损害,如智力低下、脑性瘫痪、癫痫等。中医属“胎惊”、“胎痫”等范畴。

〔病因病机〕

病因是由于窒息乏氧引起,机理尚未明了,一般认为与脑血流量调节功能降低、脑组织代谢的异常和脑部对缺血缺氧的易感区有关。

中医认为妊妇调适乖常,致胎儿禀赋不足,血气不充,风痰内蕴所致。

〔西医诊断标准〕

一、病史

1.围产期缺氧史:①宫内窘迫;②出生后窒息(Apgar评分,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

2.临床表现:生后12小时内出现下列症状:①意识障碍,如过度兴奋,反应迟钝,嗜睡及昏迷等;②肌张力减低,原始反射减弱如颈牵拉征阳性,前臂及上肢弹回慢,腘角>100°,脐根牵拉征阳性,拥抱及吸吮反射减弱等;③惊厥和前囟张力增高;④严重者出现脑干症状,如瞳孔及眼前庭反射消失,呼吸节律不齐等;⑤多器官功能受累及中枢性呼吸衰竭。

二、临床分度(见表2)

表2 HIE分度表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PaO2和BE值均下降,PaCO2增高。血清钠、钙值可降低。CK脑同Ⅰ酶(CK-BB)可明显增高,为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2.颅脑B超检查:普遍回声增强,脑室变窄或消失提示有脑水肿。脑室周围有高回声区提示可能有脑室周围软化。散在广泛或局部高回声区,说明可能有散在或局灶的脑实质出血。

3.脑CT检查:分3种不同程度的病变:低密度影分布2个脑叶为轻度;超过2个脑叶,灰白质对比模糊为中度;弥漫性低密度影,灰白质界限不清,侧脑室变窄为重度。中重度常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或脑实质出血。

4.脑电图:显示限局性或弥漫性低波幅或爆发抑制波形及异常波形。

〔鉴别诊断〕

一、出现惊厥症状时,需与窒息后单纯低钙血症、低钠血症、低血糖作鉴别。

后三者除有相应的血清钙、钠、血糖降低的诊断指标外,一般无明显颅内压增高及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经过对症治疗后很快恢复正常。如与HIE同时存在者,必须作颅脑B超或CT确诊。

二、出现呼吸暂停、呼吸衰竭者,需与原发性呼吸暂停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鉴别。

原发性呼吸暂停多见于早产儿,一般无明显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所致呼吸衰竭均有相应原发病临床及X线特征性表现。

〔中医辨证分型要点〕

一、轻度胎惊

生后一日内哭闹不安,物动即恐,声响即动,肢体下颌可见抖动,吮乳正常,面色虚白,前囟不肿,舌质淡红,指纹在风关内。

二、中度胎惊

生后嗜睡,对外反应低下,肢体较软,时而手足抽掣,翻眼握拳,面青缩腮,前囟稍肿,舌质暗红,指纹达风关以上。

三、重度胎惊

生后昏睡或呈昏迷状,肢体松软,惊风频发,一啼气绝,遍体皆紫,复时厥冷,前囟肿,舌质淡白或紫暗,指纹可达命关。

〔治疗〕

一、一般治疗

1.维持正常体温,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纠正低氧和高碳酸血症。

2.供给适量的热量,液体量在生后3日内控制在60~80mg/(kg·d),输液速度4ml/h,纠正酸中毒及低血糖,用维生素K等止血药。

二、中医分型治疗

1.轻度胎惊

治法:安神定惊。

方药:钩藤汤加减。

钩藤4~6g 人参1~2g 当归3~4g 丹参2~4g 茯神2~3g 僵蚕2~3g 蝉蜕2~3g 川芎1~2g 红花1~2g

2.中度胎惊

治法:益气定惊。

方药:参蝎散加减。

人参1.5~3g 全蝎0.5g 天麻、蝉蜕各2~3g 黄芪4~5g 钩藤5~8g 茯苓4~6g 丹参3~5g 川芎、红花各2~3g

3.重度胎惊

治法:开窍定惊,回阳救逆。

方药:苏合香丸与参附汤加味。

人参1.5~3g 熟附片1~2g 菖蒲2~3g 钩藤6~9g 天麻3~4g 苓、丹参各3~5g

苏合香丸每次1/6~1/3丸(0.5~1g)

三、控制脑水肿

先用速尿1mg/kg,地塞米松0.5mg/kg静注,4~6小时可重复应用,连用2次后颅内压仍高,改用甘露醇0.5g/kg·次静注,4~6小时1次,力争在生后48~72小时内使颅内压下降,同时监测电解质。

四、止痉

苯巴比妥钠为首选药,负荷量为20mg/kg,分2次静注,间隔15~20分钟,最大量不超过30mg/kg,第2天维持量为5mg/kg,有条件监测药物浓度20μg/ml。

如不能止痉可加用5%水合氯醛1ml/kg 口服或注肛;或合用安定0.3~0.5mg/kg静注。

五、维持正常血容量,心肌收缩无力或低血压者用多巴胺5~10μg/kg·min静滴。

六、恢复脑细胞功能

能量合剂(ATP20mg、辅酶A50u及细胞色素C15mg/d)、胞二磷胆碱125mg/d、脑活素2ml/次加入静脉液中静滴,每日1次,均连用10~14天,出院后服脑复康0.1g,每日2~3次,连服4~6个月。

七、止血药

维生素K5mg1次/d静注,用3~5天,止血敏125mg/次,1次/d静注,用3~5天。

八、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尼莫地平和硝苯啶能通过血脑屏障,改善脑血流。尼莫地平每日3~5mg/kg,分3次口服;硝苯啶开始剂量每日1~2mg/kg,分3次口服,病情稳定后减量每日0.5mg/kg。目前对上述药物有争论,需进一步研究。

九、自由基清除剂

实验研究证明,本病体内自由基增加,加重脑细胞的损伤,可用吲哚美辛(消炎痛),每次0.1~0.2mg/kg,每日3次口服,维生素E50~100Iu口服,维生素C等清除自由基,减轻脑细胞的损伤。

十、高压氧治疗

舱温24℃~25℃,氧浓度50%~60%,50kPa加压1小时,稳压后每30分减压1次,共2小时,每日1次,至临床症状及脑水肿消失。有惊厥或颅内出血者均应待病情稳定,惊厥控制后再入舱。

十一、单方验方

1.天麻、僵蚕、防风、陈皮、半夏、石菖蒲、胆南星各6g,荆芥、羌活、甘草各3g,姜1片同煎,治胎惊。

2.生石膏20g,朱砂5g,石菖蒲5g,青礞石10g(砂锅内煅红候冷)。各药研细末,每次服0.3g,薄荷1g煎汤送服。

3.生川军3g,甘草粉2g,辰砂0.1g,共研为细面,每次服0.3g,以泻下粘液为度。

4.全蝎3g,蝉蜕5g,水煎服,调白糖少许,1日1剂,每次5ml口服。

十二、针灸疗法

1.取曲池(双)、合谷(双),用泻法,强刺激,不留针。

2.印堂用三棱针放血,个别可加刺人中。

十三、推拿疗法

补脾土,清肝木,清心火,揉捣天心,揉外劳,退六腑,清天河水,揉肺俞。椎脊,推涌泉,按百会,大推,拿肩井。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红花醇提液能改进缺血性脑损害的病理体征和形态变化,使脑组织化学(核糖核酸、琥珀酸脱氢酶等)接近正常,异常脑电图得到恢复。人参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内乙酰胆碱的合成和释放,提高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在脑内含量,促进脑内RNA和蛋白质合成,并提高脑供血、供氧,具有益智作用。丹参能改善异常血液流变学指标,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凝血功能和促进纤溶系统功能。高压氧能提高血氧含量及血氧分压,显着提高脑组织中氧分压和有效弥散半径,改善脑缺氧,逆转缺氧的病理生理过程,以恢复脑细胞正常能量代谢,促进受损脑细胞修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