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心肌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系列儿科手册》第264页(4131字)
原发性心肌病为以心肌病变为主的心脏疾病。基本病变为心肌肥厚,心肌退行性变及纤维性变。根据本病临床特点分为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小儿以扩张型最多见,其次为肥厚型。本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心悸”、“怔忡”、“昏厥”等病范畴。
〔病因病机〕
本病病因不明,可能是病毒性心肌炎的慢性阶段或后遗症。或为自身免疫所致,以及原虫感染、代谢障碍、家族遗传因素等。扩张型病变以纤维化为主,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力减弱。肥厚型则以心肌肥厚为主,心肌顺应性减低,心室舒张充盈障碍。
中医学认为主要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以脾肾阳虚、心阳不振为本,外邪、瘀血、痰饮为标。严重者心阳暴脱,阴阳离绝而猝死。
〔西医诊断标准〕(1980年九省市儿科心肌炎协作组文献)
本病多见于3岁以上儿童,部分患儿可能有阳性家族史。诊断依据如下:
(一)没有明确的病毒性心肌炎病史。
(二)除外其他心脏病,如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继发性与地方性心肌病和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可能。
(三)具有下列各项中至少一项:
1.心脏增大,尤其是X线检查心影呈球形增大,而无其他原因可寻者。
2.充血性心力衰竭,未能发现其他心脏病者。
3.心电图示S-T段和T波改变,或有各种心律失常,而无其他原因可解释者。
4.有昏厥发作同时有心脏增大,无其他原因者。
5.体或肺循环动脉栓塞,无其他原因可解释者。
〔鉴别诊断〕
一、风湿性心脏炎
有风湿热病征,及有关阳性理化检查。
二、先天性心脏病
早期出现相关症状、体征,超声心动图可以确定诊断。
〔中医辨证分型要点〕
一、气血瘀阻
胸闷胸痛,痛有定处,心悸气短,动则尤甚,下肢浮肿,肋下痞块,舌质暗或紫,或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涩或结代。
二、心脾阳虚
心区痛,气短乏力,头晕,身寒肢冷,纳呆腹胀,浮肿尿少,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
三、气阴两虚
心悸气短,活动加剧,头晕乏力,颧红,盗汗,心烦失眠,手足心热,舌质红,苔少,脉细弱无力。
四、心阳虚衰
重度气急,不能平卧,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尿少浮肿,舌苔薄,脉细微。
〔治疗〕
一、一般治疗
防止感染,注意休息。限制钠盐摄入,补充足量蛋白质和维生素,忌食油腻、辛辣。若发生心衰,则必须限制活动,卧床休息。
二、中医分型治疗
1.气血瘀阻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丹参 桃仁 红花 赤芍 川芎 当归 牛膝 枳壳 郁金 元胡
加减:气短明显加黄芪;四肢不温、舌淡加桂枝、附片。
2.心脾阳虚
治法:益气温中,补益心脾。
方药:理中汤加减。
人参 桂枝 白术 黄芪 山药 茯苓 甘草 干姜 当归 远志 菖蒲
加减:心悸不宁加酸枣仁、龙齿(先煎);浮肿重加泽泻、防己;食少纳呆加砂仁、麦芽。
3.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补心丹加减。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生地 玄参 丹参 当归 酸枣仁 远志 茯苓 柏子仁 桔梗
加减:胸痛加郁金、元胡;惊悸多梦加磁石(先煎)、女贞子。
4.心阳虚衰
治法:回阳救逆。
方药:参附龙牡汤加减。
人参 附子 龙骨 牡蛎 桂枝 麦冬 五味子
加减:浮肿加茯苓、泽泻;发绀、肋下痞块加丹参、赤芍。
三、扩张型心肌病西药治疗
1.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长期服用洋地黄,一般用地高辛维持法,剂量应较常规用量小。及应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参阅“心力衰竭”节。
2.心律失常的治疗:常伴发各种各样的心律失常,可酌情选用相应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参阅“心律失常”节。
3.增进心肌营养和代谢药物:辅酶A、ATP、维生素C等可以间歇应用,其他如1,6-二磷酸果糖、丹参注射剂等亦可选择应用。
四、肥厚型心肌病西医治疗
1.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可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减轻流出道梗阻的程度,从而改善症状。心得安每日1mg/kg,分3次,渐加剂量至有效再维持。
2.钙离子拮抗剂:有负性肌力作用,改善心肌顺应性。近年来广泛用于本病。异搏定每日2~3mg/kg,分3次口服,也逐渐增至有效。
注意心得安不能与异搏定同用。
3.手术治疗:重症,药物不能缓解者,可行手术解除流出道梗阻。
五、中成药
1.生脉饮:1支,日3次口服,用于心气不足。
2.复方丹参片:2片,日3次口服,用于血瘀者。
3.丹参注射液:2ml肌注,每日1次,1个月为1疗程。
六、食疗
1.西洋参饮:取西洋参10~15g,加冰糖50g,加水煎煮取汁,吃参喝汤,连服1周。适用于气阴两虚者。
2.赤小豆粥:赤小豆、莲子、桂圆肉、小米各适量,煮稀粥食。适用于心悸胸闷乏力者。
3.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30g,生姜5片,羊肉250~500g,陈皮6g,加水炖烂熟食用。适用于心悸气短怕冷乏力者。
七、针灸疗法
1.针刺心俞、厥阳俞、内关、太冲,随病加减,每日1次,1周为1疗程。
2.心力衰竭时取内关、间使、通里、少府、心俞、神门、足三里等,每次4~5穴,每日1次,1周为1疗程。
3.耳针:取交感、心、肾、内分泌、肺、神门等,皮内埋针或王不留行子按压,每次2~3穴,改善心律失常及各种症状。
〔现代研究〕
小儿多见扩张型心肌病,辨证分型繁多,以阳虚、血瘀为多。轻症可考虑单纯中药治疗。中西医结合疗法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有关药理研究:附子有明显强心、升压、镇痛作用,配以人参效果更佳,改善心功能,提高收缩压,降低舒张压。人参、寸冬、五味子可使左心室充盈压不同的患者提高心搏量。益母草能明显减慢心率,改善心肌微循环,抗心衰。丹参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收缩力,调整心率。生地、麦冬、白术、茯苓等有强心利尿作用。肥厚型心肌病多中西医结合治疗,若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时,必须尽快采用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