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门的流通能力计算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制浆造纸工业计算手册下册》第597页(2692字)
1.流通能力的理论计算
①液体的流通能力计算
式中 G——重量流量(t/h)
ξA——调节阀局部阻力系数,见第五章
△P——阀门上的压力损失(kg/cm2)
ρ——液体密度(g/cm3)
V——流体流速(m/s)
Cv——阀门公称流通能力(t/h),是表示液体密度ρ=1g/cm3时的不可压缩液体在阀座前后压差△P=1kg/cm2时的流量值
Φ——液体的粘度系数,与液体的雷诺准数有关,当Re≥2300时,Φ=1;当Re<2300时,Φ值可参考图4-6-23一般除了调节特性特别粘的介质流量的某些特殊情况下,Φ值可取为1
图4-6-23 粘度校正系数曲线
②气体的流通能力计算
式中 G——气体的重量流量(t/h)
CV——气体的公称流通能力(t/h),含义同式4-6-185
ρ——调节阀前与压力有关的气体密度(g/cm3)
△P——同式4-6-186
ε——气体介质的压缩性系数,其值取决于气体的膨胀程度
P1——调节阀前压力(kg/cm2)
P2——调节阀后压力(kg/cm2)
[讨论]在计算流量时,应分为三个压力降△P范围:
a.△P<0.1P1,>0.9。此时,气体的运动速度不能形成很大的压差,气体的流通情况与液体的流通情况差别不大,且可以认为ε=1。
b.()<<0.9。在压力降很大的范围内,气体在阀门收缩截面的流速增加了,并且在=()的瞬间达到了最大的临界值,此时,ε计算如下:
式中 k——绝热膨胀指数,见表4-6-7
Z——根据图形和k所决定的系数
表4-6-7 绝热膨胀指数k
式中符号含义及单位同上
d.当<()时,由于在阀座的开孔打开时,气体速度不可能高于临界速度,此时,介质的流量可按式4-6-192计算。
2.流通能力的经验计算
[说明]为简便起见,也可用下列公式计算液体、气体及蒸汽用的调节阀的公称流通能力CV值。
①液体流通能力的计算
式中 CV——公称流通能力(t/h)
Φ——粘度校正系数,见图4-6-23
Q——液体体积流量(m3/h)
Pi——阀门前绝对压力(kg/cm2)
P2——阀门后绝对压力(kg/cm2)
ρ——液体密度(kg/m3)
②气体的流通能力
a.当P2>0.5Pi时
式中 ρH——标准状况(0℃,1个大气压)下气体的密度(kg/标准m3)
t——温度(℃)
其它同上
b.当P2≤0.5P1时
③对于饱和蒸汽及过热蒸汽
a.当P2>0.5P1时
式中 W——蒸汽流量(kg/h)
ρ1—-操作状态下阀前蒸汽的密度(kg/m3)
其它同上
b.当P2≤0.5P1时
式中符号含义及单位均同上
3.常用调节阀的流通能力
[说明]我国生产的ZMN和ZMP型气动薄膜调节阀的流通能力见表4-6-8;国产T等型气动隔膜调节阀和型气动塑料隔膜阀的流通能力如表4-6-9。
表4-6-8 国产ZMN、ZMP型调节阀的流通能力
表4-6-9 国产T等型调节阀的流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