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佐呋酮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新药临床应用手册二》第291页(2021字)

【化学名称】5-乙酰螺[苯并呋喃-2(3H),1-环丙烷]-3-酮

【化学结构】

【药理作用】本品为粘膜防御型胃溃疡治疗药。

口服本品有促进慢性胃溃疡(醋酸溃疡、可的松溃疡)愈合的作用。口服本品对动物实验性急性溃疡,如大鼠水浸应激性胃溃疡、吲哚美辛胃幽门前庭部溃疡、运动负荷应激性溃疡、幽门结扎溃疡、阿司匹林溃疡以及豚鼠由组胺引起的溃疡等,都能抑制其形成。大鼠口服本品能抑制乙醇、酸及碱引起胃粘膜损伤。

作用机制:①健康成人胃内局部涂布本品见胃粘膜血流量增加,胃溃疡病人见溃疡边缘部及非溃疡部粘膜血流量增加。对未经处理或缺血条件下的均能使胃粘膜血流量增加。②大鼠口服后见胃粘膜内前列腺素E2量增加。③能抑制阿司匹林引起的大鼠胃粘膜粘液分泌量的减少。④大鼠腹腔内给药能抑制阿司匹林或乙醇引起的胃粘膜电位差下降及酸向胃粘膜逆向扩散。⑤对蛙离体十二指肠能促进其粘膜分泌碱性液。⑥大鼠幽门结扎后在十二指肠内给药,可抑制胃液分泌。

急性毒性:口服,LD50( mg/kg),小鼠为 1 810(雄)、1740(雌);大鼠为 5 630(雄)、5 440(雌)。

亚急性、慢性毒性:大鼠口服 5周及 26周的无作用剂量为 30~ 100及30 mg/(kg·d)。口服 100 mg/(kg·d)以上共 5 周,可见肝重量增加及细胞肥大,1 000 mg/(kg·d)可见 SGPT 增加。此外,300

mg/(kg·d)以上见胃粘膜上皮轻度剥离及甲状腺上皮肥大。大鼠口服 100 mg/(kg·d)共26周,可见肝细胞肥大、局部坏死、滑面微粒体增生以及胃粘膜糜烂,但未见甲状腺异常。狗口服5周及 26周的无作用剂量为 30 及 20 mg/(kg·d);100 mg/(kg·d)以上服用 5周可见肝重量增加;300 mg/(kg·d)见肝细胞肥大、滑面微粒体增生等。给予 60

mg/(kg·d),26周见 SGPT轻度上升、肝细胞变性、胆管增生。其他脏器未见异常。

大鼠的生殖试验、致畸试验、器官形成期、围产期、授乳期的给药试验均未见异常。大鼠给药见本品向胎儿及乳汁移行。

【药代动力学】血药浓度:健康成人 3 例饭后口服本品80 mg,血中未能检出原药,主要代谢物有 M -I(原药中 5-2酰基氧化成羟基)及 M-V(5-乙酰基变成羧基羟基甲基),达峰时间分别为1.98及 1.69 h,峰药浓度为 1 330及 1 540 ng/ml,半衰期为 5.41及 0.98h,曲线下面积(AUC)为 6 500 及 5 010 μg/(L·h)。排泄:健康成人饭后口服本品 80 mg,从尿中排出迅速,尿中未检出原药,可检出主要代谢物 M -I及 M-V,24 h内经尿排出约 80 % ,大部分在服药后 5 h内排出。成人口服 80 mg,3 次 /d,连服 6d,体内未见蓄积。

【适应证】胃溃疡。

【剂量与方法】口服,成人每次 80 mg,3 次 /d,饭后服。可增加至4次 /d。

【临床评价】285例胃溃疡病人经双盲对照试验及一般试验,每次口服本品 80 mg,3次

/d,共 8周,结果获中等以上改善者有 68%(193/285),轻度以上改善者为 84%(239/285)。双盲对照试验认为本品对胃溃疡有效。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3.24%(17/524)。其中有恶心、胃部不适感、腹部饱胀感、便秘、软便等消化系统症状12 例,SGOT、SGPT上升等肝功能异常 3例,瘙痒感 2例。

【注意事项】出现瘙痒感等过敏症状时应终止给药。孕妇、小儿用药的安全性尚未确定。动物试验中见本品可移行至母乳中,服药期间应避免授乳。

【制剂规格】片剂:每片含本品 80 mg。

【贮存】室温保存。

【生产厂家】日本武田制药公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