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脂润滑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北京出版社《现代综合机械设计手册中》第1317页(2189字)

选择润滑脂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速度、温度、载荷、环境和用法,参见表4.10-57。

表4.10-57 滚动轴承用润滑脂的选择(供参考)

注:① 各种脂的性能见表4.11-8。

② 微型轴承需用超洁净润滑脂、仪表润滑脂、航空润滑脂;大型轴承(内径200mm以上)可用锂基脂,低速下也可用钙基脂。

⑤ 脂的号数愈大,表示其针入度愈小,即愈硬。其中以2号最常用。转速愈高,用愈软的脂;载荷愈大,用愈硬的脂;温度愈高,用愈硬的脂,如3号或4号脂。有冲击,可选择更硬一号的脂,如高速有振动时用3号锂基脂。

④ 硅酮润滑脂的使用温度可达260℃;牌号为7020的脂,温度范围为-20~300℃;牌号为7012的脂,使用温度范围为-70~120℃。

⑤ 对于特定条件,如军用车辆等中的轴承,有专门的润滑脂。供精密机床主轴用的润滑脂,为精制锂基脂,含有抗氧化添加剂。

⑥ 要求低摩擦与低噪音时,一般可用以低粘度的合成油为基础油的润滑脂。

⑦ 在易产生微动磨损的场合,宜选0号脂(针入度为385~355)。

⑧ 铝基润滑脂耐水性高,适用于与水接触的部位,如航运机械。钡基润滑脂耐水性好,滴点较高,不溶于汽油和醇等有机溶剂,适用于油泵、水泵的轴承润滑。

充填润滑脂时,轴承内要填满,但外壳里充填量应不超过总空间的1/2至3/4,高速时应仅充填至1/3或更少,以便有空间收容从轴承中排出的脂。在污脏环境工作的中、低速轴承,应将轴承内和外壳内全部填满。对于两面有密封圈或防尘盖的轴承,只可填至全空腔的30%左右。

多数支承在每隔一定时间要补充或更换一次润滑脂。更换或补充的期限可按产品样本的规定,在较良好的工作环境下也可用下式估算:

式中 T为润滑脂工作寿命,即更换或补充间隔时间;n为轴承转速(r/min);d为轴承内径(mm);k为系数,调心滚子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取1,圆柱滚子轴承取5,深沟球轴承和角接触球轴承取10。

润滑脂受较高温度、振动或受灰尘和湿气等不利影响,更换间隔期限应适当缩短,以上估算式应乘以缩减系数q〔33〕。例如,平面磨床的轴承取q=1;轿车前轮轴承因有灰尘、湿气和振动的影响,故取q=0.6;轧辊轴承有灰尘和高温影响,取q=0.2;振动筛因冲击振动很大,又有灰尘影响,故取q≤0.1。

对于贵重机械或工作条件苛刻的设备,如转速、载荷或温度均较高的场合,换脂法因次数过频而不宜采用,通常采用的是可靠的补脂方法。补脂装置的设计要点,是使新脂可靠地到达润滑面,并能将旧脂挤出。例如,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和调心滚子轴承(见表4.10-1、4.10-25)外圈的孔与外壳设有的孔相通,以进行补脂,使脂到达两列滚子之间,从两侧挤出旧脂。图4.10-12所示为成对角接触球轴承,中间设有输脂环,环上有环形槽和一些小孔,以便将脂挤入轴承,靠离心力驱使脂向外移动扩散,并由轴承两侧空腔收容旧脂。图4.10-13所示是利用排脂孔离轴线的远近以控制轴承内的脂量,侧空腔的旧脂可通过缺口排出。图4.10-14所示是将补脂孔一侧(左侧)的轴承盖分割成数个扇形空腔,只需其中一个腔充满新脂,即可使脂进入轴承。右轴承盖可经常拆卸,以取出旧脂。图4.10-15所示为立轴轴承,为防止脂从下部流出,设有滞流圈,以保持脂量。图4.10-16a所示为立轴轴承的润滑。图a)为靠重力输送脂,用过的脂靠重力落入设在轴承下面的可拆卸的收集器内。在图b)两轴承间设有挡环,以保持上轴承的脂最。

图4.10-12 成对角接触球轴承中脂的输入

图4.10-13 用排脂孔的位置控制轴承中的脂量

图4.10-14 采用扇形空腔轴承盖补脂

图4.10-15 用滞流圈防止脂过度流出

图4.10-16 立轴轴承的脂润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