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政策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289页(2405字)

指为了降低通货膨胀率而采取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直接控制货币工资增长率和物价上涨率的政策。

又称为工资和物价控制政策。它的目的是制止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是二战以后在欧美等国出现的一种控制通货膨胀的供给管理政策。

后来其他一些国家也曾使用过。

迄今为止,已经尝试过的收入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作法是规定工资-物价指导线。

这种作法是根据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确定货币工资增长率,要求货币工资增长率不能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并相应地规定物价上涨的幅度,运用税收等经济手段或劝说的方式让工会和企业领导人实施。例如,1962年美国肯尼迪政府提出了“非膨胀性工资与物价行为指标”(guidepost for noninflationary wage and price behavior),规定全国的平均货币工资增长率必须和平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保持在相同水平。

当时根据1945年至1960年的数据计算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为3.4%。因此货币工资的年增长率要求不能超过3.4%,在规定了这个指导线以后,主要是运用税收等经济手段和劝说来使工会和企业领导人遵从。后来这个作法曾被西方各国广泛使用,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这种作法有一些缺陷:首先是经济中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并不相同。一些发展迅速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快,需要用较高的工资吸引更多更好的工人,而以平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限制住这些部门的工资增长是不利于这些部门的发展的。这显然妨碍了经济效率和有效供给的增加。

那些生产率增长较慢的部门,工资的增长引起成本增加和物价上涨,不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其次是这种工资-物价指导线缺乏法律保证,对工会和企业缺乏约束力,因此作用有限。

第二种作法是工资-物价冻结(wageprice freeze),即政府用法律手段禁止工资与物价上升。这种方法一般是在战争等特殊时期使用的,在通货膨胀相当严重时也可以采用。

1971年尼克松总统上台后,针对当时两位数的通货膨胀,曾宣布工资与物价冻结三个月。由于这种方法一方面人为地阻止了价格上升,另一方面它会明显地降低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因此可以有效而迅速地制止通货膨胀,但不能多次和长期地使用。

原因在于,工资和价格冻结后,价格机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就无法发挥,将会引起资源配置的扭曲。比较而言,这种作法在短期对制止通货膨胀的效用相当明显,但对资源配置的扭曲并不明显,尤其在某些特殊时期使用对稳定物价,稳定经济的积极作用远远大于其他方面的消极作用。

但在长期中采用这种作法,由于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失效,会导致资源配置严重扭曲,生产缺乏效率,出现生产停滞,不仅不能消除通货膨胀,反而会引起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因此工资-物价冻结只是一项应急的措施,不能经常使用。

第三种作法是税收刺激计划(tax incentive plans TIPs),即以税收作为刺激手段来鼓励工人和企业保持低工资与物价上涨率,以便制止通货膨胀。具体作法是,政府规定工资增长率的基本指导线。

如果企业支付给工人的工资高于这一指导线,就增加其税收,如果企业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低于这一指导线,就可以减税。这样,企业就可以利用政府的这一规定来抵制工人要求提高工资的压力。此外,还可以直接对工人征收罚金或给予奖励,即当工人得到的工资高于指导线时,就增收个人所得税,当工人得到的工资低于指导线时,就减免个人所得税。但这种作法受到企业和个人的反对。

对企业来说,不能向工人支付较高的工资就无法吸引工人,也不能刺激工人的积极性,从而企业无法实现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有积极作用的效率工资。对工人来说,效率高的工人无法得到高工资。

而且,这种作法实际起到了惩罚效率高的企业和工人的作用,是非常不公平的。因为在现实中无法区分是由于什么原因得到高工资。

也许正因为如此,1978年美国卡特政府提出了这一方案后遭到议会的否决。

其他西方各国也很少采用这种作法。

收入政策最大的弊病是限制甚至破坏了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作用,而在市场经济中,如果价格和工资率不能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经济会出现严重扭曲。因此收入政策可以在短期内使用,但不能长期使用。

此外,收入政策要有效发挥作用,必须有严格的总需求管理政策来配合。利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可以看出,收入政策作为一种供给管理政策,它的作用在于使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因此可以降低通货膨胀率,如果同时伴随着需求管理政策使总需求曲线同时下移,那么通货膨胀率将会明显下降并且能够保持在较低水平上。但如果没有相应的总需求控制伴随,即没有减少总需求,总需求曲线不会下移,工资和价格管制尽管可以暂时抑制通货膨胀,但由于控制工资与物价必然会使产量减少,而总需求不减少,就会出现总需求过度从而积累了通货膨胀压力,最终会使通货膨胀再次爆发。

参考文献:

R.Dornbusch and S.Fischer,1994,Macroeconomics,McGraw-Hill,Inc.

梁小民,1993,《高级宏观经济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吴易风,1988,《现代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1985,《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

上一篇:公债 下一篇:信息社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