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业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315页(2629字)

从生产力角度看,以使用畜力牵引和人工操作的铁制农具为标志,生产技术建立在经验积累基础上的农业生产形态。

中国农业自阶级社会形成以来,就形成传统农业,而后逐渐占据统治地位并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前,约有数千年的传统农业史,并总结出许多极其宝贵的耕作技术经验和优秀的耕作制度,在数千年农业文明史上曾创造出许多辉煌。

特点与发展。

中国传统农业是精耕细作、集约型农业,具有因地因时因作物制宜的特点,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农业空间和光照利用率为特征,达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中心,采用优良品种、精耕、细管、多施有机肥、适时适量灌溉等一系列农业技术措施,并形成多种耕作制度和作物栽培制度。是中国劳动农民智慧的结晶,在世界近代以前的农业发展史上曾达到最高水平。主要着述有:《汜胜之书》、《齐民要术》、《耒耜经》、《陈旉农书》、《王桢农书》、《农桑衣食撮要》、《茶经》、《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农业的精华。

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中心,实行多种经营,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结构的主导形式。

并在农区以外的草原地区,发展以游牧经济为主导的牧区,两者互为依存,在不同历史时期又互有消长,以满足人民物质生活的需要。

中国传统农业发展呈现出地区不平衡性。精耕细作的农区虽然不断扩大,但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在相当长时期内还保留有粗放经营的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残余。中国传统农业大体经历以下发展阶段:

夏、商、西周春秋时期是由原始农业向精耕细作为特征的传统农业形态过渡时期,主要特点是与青铜工具、耒耜、耦耕、井田制相联系的沟洫农业。

战国、秦、汉、魏晋北朝时期是精耕细作农艺的成型期,主要特点是以铁制农具为主的耕、耙、耱为中心的旱地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井田制成为主要土地利用方式。

隋、唐、宋、辽、金、元时期是精耕细作农艺发展期,并出现了间作、轮作换茬栽培制度,主要特点是以耕、耙、耖、灌为中心的水田农艺技术体系形成期。

出现畲田、梯田、圩田、涂田、沙田、架田等土地利用方式。

明、清、中华民国前期是精耕细作、集约型农艺技术持续发展期,形成了一整套间作、套种、轮作换茬、水旱轮作等优良耕作制度和栽培制度,主要特点是为对付人口激增而出现的人口多、耕地少的矛盾,致力于提高复种指数和垦殖耕地,土地利用率达到传统农业的最高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时期,科学技术和物质投入占主导地位,精耕细作集约化经营的传统优良农艺继续发挥着作用,使中国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农业技术。

传统农业讲究精细的土壤耕作和适时的田间管理。汉代以后出现蓄墒防旱的良好耕层为目的的耕、耙、耱、压等整地技术,并重视中耕除草和轮作倒茬,明清时大量采用间作、套种和一年二熟制等提高复种指数的农作栽培技术。在南方,宋代以后创造了耕、耙、耖等适用于水田耕种的技术,对于育秧、播种等也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在水稻生长期间进行精细适时的田间管理,如稻田耘耥、施肥及灌溉、排水技术,并根据水稻生物学特性适时进行“烤田”。

传统农业重视选育良种,汉代出现穗选法,《齐民要术》记述有种子田,清代出现单株选育新品种。

植物无性繁殖和无性杂交技术出现于秦代。几千年来中国农民选育和积累了大量适用于不同农田条件和经济要求的品种,从丰产、优质到抗逆性强的各种类型的作物种质资源居世界领先地位。

强调用地和养地相结合,重视施肥技术以保持土壤肥力是传统农业的又一特点和优良传统,充分利用人畜粪溺、种植豆科绿肥、藁秆还田、人工沤制堆肥、罱取河泥、施用饼肥以及把一切生活消费后的“有机废物”回归土壤等,在施肥技术和理论上都有科学记述,并创造了丰富经验。

中国传统农业土地利用率高、产量不断提高,而土地肥力经久不衰,越种越肥,主要是采用了上述综合技术措施,并贯彻了因地因时因作物制宜原则,而不违农时,尤其是掌握适宜的播种期、作物生长发育阶段和收获期采取不同的耕作技术和管理措施是获得农业丰产的重要环节,在这些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早在战国时代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掌握农时的技术,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独特的科学创造,即使在现代农业阶段仍然是普遍适用的。

农业生产结构。从战国以来就逐步形成了以长城为界的南部农业区和北部牧业区,当然在农业区内也有少数畜牧业,在牧业区内也有少量农业。两大经济区通过互市交换各自所需的产品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也密切了人民交往和经济联系。

农业区以粮食种植为主,多种经营,历代以农民家庭为生产单位,既种粮食,又种果、蔬、油、棉、麻,兼养、鸭等。

由于生产规模较小,其产品以自给自足为主,少量投入市场。到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太湖流域地区人口密集、城镇发达,适应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需要,创造了一种把粮食(稻麦)、蚕桑、菱、猪羊等水陆生产、农牧渔副紧密结合起来的农业生产网络结构,使农业生产各环节的废物——茎叶、猪羊粪、蚕矢、河泥等都利用起来,参与有机物质再循环,形成了农业生产良性循环发展的局面,使农、牧、渔业久盛不衰。

但由于封建地主经济剥削制度下,小农经济的狭隘性和盲目性,难以在更大规模上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长期来,中国农业未能在生产结构总体上建立起农、林、牧、副、渔业协调发展的局面,中国农民千百年来陷入了贫困的境地,从而促进了向现代农业转化的缓慢历程。

参考文献:

游修龄、李根蟠,1988,《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上一篇: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下一篇:现代农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