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发展差距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608页(3207字)
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
观察和分析我国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大多采用省区,东、中、西三大地带,沿海内陆地带作为地域单元,也可以选择城市乡村、经济区、流域等不同的地域单元进行观察。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一般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等指标测量,还可选用其他指标作为补充,如: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进出口贸易总额等。地区社会发展指标主要有:人均受教育程度、人均文化教育费用、人均寿命、人均病床等。地区发展差异可分为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
绝对差异是指某观测值偏离参照值的绝对额,相对差异是指某观测值偏离参照值的相对额。两地区间经济发展的绝对差距,可用两地区间同一时期可比价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绝对值差额表示;多个地区间绝对差距,较多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标准差等计算指标表示。
两地区间经济发展相对差距,用两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表示;多个地区间经济发展相对差距,较多用基尼系数、加权或不加权的变差系数和离差系数等进行综合观察和分析。
我国地域广阔,地区间发展差距是由历史、地理、自然、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形成的。
我国沿海与内陆之间差距较大,是过去较长历史时期形成的。旧中国时期近代工业集中于沿海部分地区,广大内陆地区工业十分有限。建国以来,地区间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仍在不断扩大。建国以来地区差距的扩大,与各地区原有的经济基础及国家在不同时期实行的经济发展政策有很大关系。
50年代至70年代期间,国家投资重点由东向西转移,内陆地区投资比重高于沿海地区,各地区间人均国民收入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这一时期地区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是,虽然国家投资重点在内陆地区,但主要配置在内陆少数省区,内陆地区很多投资的经济效益很低,对其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很弱,而大量投资品的生产则是靠工业基础较好的沿海地区老工业基地来完成,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较高的沿海地区以较高速度增长,大多数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较低的地区增长速度仍然较低,结果各地区人均国民收入差距扩大。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实行向沿海倾斜的政策,国家投资的重点转移到沿海地区。各省区间、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绝对差距扩大。
按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8个省区间(海南、西藏、台湾省除外)标准差从1978年的88元扩大到594元;东部沿海地带与中西部内陆地带绝对差距从1978年的175元扩大到1995年的1232元;水平最高的上海与水平最低的贵州之间绝对差距,从2323元扩大到8572元。改革以来地区间相对差距呈现出与绝对差距不同的变化,80年代期间各省区间相对差距缩小,各省区基尼系数从1978年的0.36下降到0.34,变差系数从0.97下降到0.87,三大地带、沿海与内陆之间相对差距扩大,三大地带基尼系数从0.13增大到0.14,变差系数从0.25增大到0.28。
80年代各省区间经济发展相对差距缩小而三大地带间相对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是,1979~1990年期间,由于实行向沿海倾斜的政策,广东、浙江、福建、江苏等省区成为新兴增长地区,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水平起步,持续高速增长,上海、北京、天津、辽宁、黑龙江三市二省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长率减慢或提高幅度很小,新兴增长地区与老工业基地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相对差距缩小。沿海新兴增长地区的高增长起着缩小东部沿海地带省市之间相对差距并缩小全国各省区间总体相对差距的作用。
沿海新兴增长省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向沿海大城市的更高水平靠近,形成沿海地区对内陆地区整体上更大的优势,造成中西部内陆地带与沿海地带之间的差距扩大。进入90年代,经济市场化进程加快,东部新兴增长地区继续高增长,东部上海、辽宁、天津等老工业基地增长速度加快。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东部省区增长速度较快,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中西部省区增长速度较慢,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全面扩大并且扩大速度加快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最低地区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地区之间、各省区之间、三大地带之间、沿海内陆之间经济发展相对差距都在扩大,特别是三大地带间差距扩大的速度加快。
按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1995年,各省区基尼系数和变差系数分别扩大为0.35和0.88,三大地带基尼系数和变差系数分别扩大到0.19和0.37。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森认为,在一国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区域差距趋于扩大,其后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区域差距趋于稳定,当经济发展达到成熟阶段时,区域差距将会缩小,倾向区域平衡增长。这就是区域差距演变的倒“U”字型规律。世界上许多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差距变化的情况都符合倒“U”字型规律。
在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出现资源向效率高、收益高的地区流动的极化效应,地区间差距扩大,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以后,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产生扩散效应,地区差距从扩大转变为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先扩大后缩小,呈倒“U”型曲线。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梯度发展政策,东、中、西三大地带分别作为发展的第一梯度、第二梯度、第三梯度,第一梯度优先发展,然后逐步向第二、第三梯度推移。现阶段,东部地区发展条件好,并获得优先增长政策的支持,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对全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贡献较大,同时拉大了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下一阶段,增长重点从东部向中、西部推移,地区间差距将由扩大转变为缩小。
我国地区间发展差距扩大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在经济发展的效率激励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地区间差距过度扩大,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社会安定产生负面影响。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拉大,中、西部有优势的资源产业得不到有效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得不到很快提高,东部缺乏中、西部在资源供给、市场需求等方面所提供的支持,东部经济也难以维持稳定高速的增长。
在经济市场化过程中,中、西部地区大量资金、人才等资源受东部地区高收益的吸引流向东部,造成东部地区收入水平越高发展越快,中、西部收入水平越低发展越慢。地区差距扩大,使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明显化。梯度发展政策促进东部地区实现较高的效率,但造成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分别处在优势不断增强和劣势不断加重的地步,不利于各地区间进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竞争。中、西部地区人们对资源配置不平衡及收入差距拉大产生不满情绪,不利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率的提高,不利于社会安定,从而不利于社会、经济整体协调稳定发展。90年代中期,我国地区间发展差距特别是东西部地区差距急速扩大的问题引起中央政策当局的重视,中央政府将区域发展政策从向东倾斜调整为地区间协调发展,采取有利于加快中、西部发展的政策措施,使东西部地区差距扩大速度减缓,促使东西部地区间差距朝着缩小的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袁钢明,1996,《地区经济差异与宏观经济波动》,《经济研究》第10期。
杨开忠,1993,《迈向空间一体化》,四川人民出版社。
刘树成等,1994,《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国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1997,《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