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过热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611页(2544字)

国民经济活动水平异常高涨的一种状态,通常表现为生产活动规模、消费需求规模过大,超出资源供给能力所能支撑的程度。

经济运行的“热”是相对于“冷”而言的,经济的“热”、“冷”是对经济活跃程度高低的形象比喻。一般情况下,经济活跃、呈现出增长高潮的“热”要比经济冷清、陷入低迷困境的“冷”的状况好。但经济过“热”,超出了经济正常活跃程度,出现供求不平衡、经济关系紊乱等问题,导致经济不稳定,难以持续增长,是一种不正常、低效率的运行状态。

改革以前的中国经济曾经出现过严重的经济过热。由于执行不切实际的赶超战略,1958年经济增长率达到22%的异常高峰,重工业过重,单部门突进,资源供给难以支撑,导致经济大起大落,造成重大损失。改革以后,中国经济出现过几次明显的经济过热。

1978年“洋跃进”计划导致经济过热。和以前历次经济过热一样,主要是中央计划当局的增长冲动,偏重重工业增长,造成经济结构失衡。

1984、1985年发生投资膨胀,同时出现消费膨胀,主要是分权改革引起投资体制的变化,地方政府与企业的投资自主权扩大,而体制中存在着预算软约束缺陷,因而导致发生投资消费双膨胀,不像传统体制下一般仅是投资膨胀,在投资膨胀的同时,工资奖金大幅度增长,1985年第四季度国有企业工资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46%。1988年又一次发生投资消费双膨胀,出现通货膨胀以及局部地区的抢购风潮,主要是由于改革中形成双重体制,各种“官倒”活动趁价格双轨制发展起来,“价格改革闯关”提高了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导致消费需求猛增,以致发生了抢购。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各种短期行为,导致投资大量涌向投资周期短、见效快的加工工业,能源、交通等方面投资相对减少,结构瓶颈制约,使经济进入过热状态的速度加快。

1992年中国经济出现新一轮高增长,主要是沿海地区成为投资热点,连续两年沿海地区经济增长速度高达20%以上,1992年、1993年连续两年国民经济增长率超过13%。

1992年2月份以后,工业增长速度猛增,全年工业平均增长速度为21.7%。固定资产出现超常高速增长。1993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1%,其中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70.7%。

从1992年起,“房地产热”、“开发区热”与“股票热”开始升温,到1993年6月达到高峰,沿海局部地区出现泡沫经济。

全国注册房地产公司急骤增加至3万余家,各级开发区达8700个,上海股市1993年的换手率为250%,比发达国家股市换手率50%左右和香港高投机性股市换手率135%的水平高得多。由于不规范的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和种种所谓集资活动导引,1993年全国普遍出现了乱拆借、乱集资、挤占重点建设和农产品商品资金等现象,金融秩序出现了混乱,致使货币投放水平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年,物价水平迅速上涨,出现快速发展的通货膨胀。1993年上半年当高增长进行到约一年半时,零售物价指数突破两位数,1994年零售物价指数上涨至21.7%。1993年上半年货币供应量增长加快,流动性高的M0、M1分别增长54%和34%。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加69%,最高月增幅高达138.2%,同年6月份,工业生产增长速度高达30.2%。这一次的经济过热,除了国有经济以预算软约束的传统方式进行投资扩张以外,新出现的最重要的推动因素,是随金融体制改革而出现的金融扩张。一些新的金融工具创造出来,新增直接融资占当年新增融资总量的比重,由1991年的12%上升为1992年的31.5%,国家专业银行利用同业拆借方式,绕过贷款计划控制扩大贷款,拆借资金成为货币市场上的主要资金来源。1993年股票、房地产、期货、外汇市场上的投机资本总量大约3000亿元,相当于银行体系贷款资金总量的10%。

货币供应量过多和投机资本的出现,使经济趋热速度大大加快。为了不使过高的增长速度、过热的“三热”进一步发展以致失控,对经济长期稳定发展造成损害,1993年7月中央政府开始实施宏观经济调控。

经济过热的基本特征是总需求膨胀。长期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需求总量一直偏大。

这与公有制经济体制的运行特征有关。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的投资饥渴症和软预算约束,使得社会总需求膨胀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

改革后的新体制强化了地区、部门、企业的经济利益而未形成自我抑制的机制,成为导致需求膨胀的新因素。由于经济体制的变化及宏观政策的实施调整,各个时期经济过热表现特征和发生原因有所不同。

传统集中计划体制下,经济过热主要表现为重工业过重、投资规模过大,主要是由于中央集中计划的高积累、高增长愿望造成投资规模安排过大。

改革以后,经济过热表现状态随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的推进而不断变化,由单纯的投资扩张变为投资消费双膨胀,由过去商品供求缺口变为通货膨胀,由生产性投资膨胀扩展到金融投机引起的金融资产膨胀。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地方、企业具有了投资权,各地区、各部门、企业都以扩大投资来争取利益,但预算软约束、投资责任不明等体制缺陷始终未能很好解决,投资主体缺乏自我约束力,一遇机会投资冲动就如脱缰野,很快发展到失控状态。改革以来,中国经济频繁出现经济过热,与中国经济体制正处在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过渡过程中有关,这一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体制、提高宏观政策水平来解决。

参考文献:

科尔奈,1986,《短缺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樊纲、张曙光等,1990,《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上海三联出版社。

刘国光主编,1990,《体制变革中的稳定增长》,中国计划出版社。

樊纲主编,1997,《体制改革与宏观稳定》,浙江出版社。

上一篇:第二职业 下一篇:软着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