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682页(1094字)

【生卒】:1869—1951

【介绍】:

法国作家。

生于巴黎一资产阶级家庭。父母都是新教徒。

11岁丧父,被置于严母的管教之下。20岁爱上比他年长三岁的表姐玛德莱娜,1891年出版的第一部作品《安德烈·瓦尔特的笔记》就是为她而写的。

同年结识拉美,参加象征主义文学集团的活动,阐述象征主义理论的《那耳喀索斯的论文》(1891)、集《安德烈·瓦尔特的诗》(1892)和幻想小说《于连安游记》(1893)是这时期的产物。但从《沼泽》(1895)起已同这个流派疏远。1893年10月到1894年7月,他第一次远游北非,过起同性恋生活。1895年旧地重游,结识英国作家王尔德,更一反新教的禁欲主义,成为人的自然本能的崇拜者。

在此期间动笔的散文作品《人间的食粮》(1897)是他的一部影响深远的作品,他要人们摒弃一切道德规范和思想习惯,任随本能去尽情地享受生活,更好地认识自我和世界。1895年他同玛德莱娜成婚。这只是精神上的结合,因为他仍沉迷于同性恋。1902年发表的《藐视道德的人》是他的多少带有自传性的写照,把他在《人间的食粮》中提出的基本观念更赤裸裸、更彻底地展示出来。

1908年,以他为首的一批文学家创办了《新法兰西杂志》和与它相联系的加利玛出版社。接着,他发表日记体小说《窄门》(1909),写的是一个在爱情方面自我牺牲的故事。《梵蒂冈的地窖》(1914)则是部讽刺性作品,围绕一伙歹徒阴谋劫掠教皇的财富的故事展开。

日记体小说《田园交响曲》(1919),写一个新教牧师和他的信天主的儿子同时爱上一个瞎眼少女的故事,与《藐视道德的人》、《窄门》构成三部曲。纪德曾解释道:“《窄门》是对某种神秘主义倾向的批评,《田园交响曲》是对某种自我欺骗的形式的批评,《藐视道德的人》是对一种个人主义的批评。”1926年发表的《伪币制造者》是他称为长篇小说的唯一作品。

这部小说以爱德华日记的形式把两个故事交叉、重叠起来,在小说技巧上进行了大胆革新的尝试,社会内容也比较丰富。1925年7月至次年2月的赤道非洲之行是他的又一重要转折点。

1927年发表的《刚果游记》和1928年的《乍得归来》引起欧洲公众对殖民主义罪行的注意。在《伪币制造者的日记》(1926)中,他表达了对资本主义现实的强烈不满。

从1930年起,他表示赞同共产主义理论。1936年访问苏联。

这年发表的《苏联归来》在声言拥护十月革命的同时,否定了前苏联现实社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闭门读书,政治态度暧昧。大战后期蛰居于突尼斯。1947年,他因“内容广博和艺术意味深长的作品”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上一篇:盖昂 下一篇:吉尔贝-勒孔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