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人民出版社《儿科手册》第402页(2467字)
两眼同时各自接受外界物象,经过视传导,到大脑皮质融合为单一物象,即为双眼单视。形成双眼单视的条件,必须视觉敏锐、双眼视物平行、两眼视野重迭部分较大,又能协调转动。若其中某一环节发生障碍,则双眼单视机能丧失。若双眼视轴不平行,其中之一偏斜于目标之旁侧,即为斜视。
斜视可分为显斜视及隐斜视。显斜视又可分为麻痹性斜视及共同性斜视。
一、麻痹性斜视
(一)先天性眼肌麻痹
【病因】 由于先天性眼肌发育异常、产伤、乳幼儿期(2岁以内)患脑膜炎、急性热病等引起。
【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早,常在双眼反射建立之前发病。多数患儿斜视度轻微,易被忽视,常有比较典型的代偿头位,可在一定注视方向保持双眼单视,若眼球转向能出现复视的方向,则可因单眼抑制而不觉复视,且两眼视力均较好。一般无主觉症状,偶可有自诉复视,阅读时喜眯起一眼。多数患儿可转化为共同性斜视。较常见原因为上直肌或上斜肌麻痹。
【诊断】 斜视眼向麻痹肌侧运动受限,患儿头部偏于麻痹肌作用的方向。
【预防】 目前尚无有效预防方法。
【治疗】 手术治疗,术前须认真检查,以确定手术方法,否则易给患儿带来巨大痛苦。有条件者,手术前后可给予矫正训练,以增进融合范围,巩固双眼视觉。
(二)后天性眼肌麻痹
【病因】 常发生在外伤时损坏神经或眼肌,此外,颅内占位性病变,海绵窦栓塞、脑出血、颅内炎症、眶内急性炎症或肿瘤等,也可引起。
【临床表现】 发病骤急。为避免产生复视,患儿的头位常偏向麻痹肌一侧。常伴有头晕、恶心、呕吐及其他神经衰弱症状。
【诊断】 眼位偏斜,若某一眼肌全麻痹时,则眼球斜向对侧,且向该肌侧转动时不过中线,若不全麻痹时,则转动部分受限。眼球转向麻痹肌作用的方向时,物象分离最大,转向该肌作用的对侧时,则复视消除。
【预防】 教育儿童防止外伤。
【治疗】 应针对病因治疗。为消除复视,可临时遮盖单眼,并给予大量维生素B1、B12、中药、针刺等。若仅某一眼外肌麻痹,上述治疗无效时,1年之后,可进行手术治疗。
二、共同性斜视
【病因】 共同性内斜视,常与远视有关(发生于远视度较大之眼),因远视眼看近需要增强调节,集合功能也相应增强,故内直肌作用超过外直肌而致内斜视。少数病例为近视眼,因阅读近点近,过度辐辏而致内斜视。共同性外斜视常与近视有关。近视眼阅读时不需用调节,集合功能相应减弱,因此,内直肌功能减弱,形成外斜。
此外,由于角膜浑浊、先天性白内障、视网膜母细胞瘤等,也可引起斜视。
【临床表现】 共同性内斜视发病年龄较共同性外斜视为早,因斜视眼之物象较早被抑制,故无复视症状。眼肌运动不受限,病程经过中逐渐形成斜视,无双眼同视机能,无立体感。单眼固定斜视时间长久时,斜视眼可形成弱视。
交替性斜视患儿,两眼可交替出现斜视,斜视度也较大,无复视症状,不形成弱视。
【诊断】 斜视尺测量法,眼球偏斜1毫米约为5度。角膜反射法,灯光落于瞳孔缘处,一般为10~15度,若落于角膜缘处则为45度,两者之间则为25~30度,还可用视野计进行测量。
【预防】 早期可配戴合适眼镜,以矫正屈光不正。
【治疗】 因儿童调节力强,故需用0.5%阿托品眼膏散瞳,待充分麻痹睫状肌后,再进行屈光检查。若有屈光不正,则应戴矫正眼镜,而且每年须复查1次。对弱视儿童,可进行增视训练,以消除弱视,建立融合机能。一般学龄前儿童训练效果较好。对于视力较好,但戴镜后眼位仍偏斜者,可先手术矫正,术后再行同视机能训练,以巩固双眼视觉。对年龄较大的儿童,斜视眼已形成弱视,经治疗不能恢复者,可待成年时,再手术矫正斜视。
三、隐斜视
潜伏性眼位偏斜,在融合机能控制下,视轴可居正位,若遮盖单眼,则被遮盖眼可出现偏位。正常眼位无此现象。
【临床表现】 隐斜眼可分为内、外、上、下及旋转隐斜视。内、外隐斜多无症状,上、下及旋转隐斜视可出现以下症状。
(一)持久阅读及近距离工作后,出现头痛、眼酸胀、视物不清或复视等症状。
(二)先注视远物再注视近物,或先注视近物再注视远物时,视物模糊。
(三)可出现间歇性斜视(即不持续斜位)。
(四)伴有神经反射性症状,如恶心、失眠、结膜充血等。以上症状在体质衰弱或疲劳时表现明显。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即可诊断。
【预防】 尚无有效预防方法。
【治疗】 有症状者可矫正屈光不正,同时可进行同视机能训练。上、下隐斜视者可配戴三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