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脑损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急诊影像诊断手册》第119页(683字)

弥漫性脑损伤是常见的颅脑损伤,包括弥漫性脑水肿、弥漫性脑肿胀和弥漫性脑白质损伤。弥漫性脑白质损伤是因旋转力作用导致脑白质、脑灰质交界处和中心结构等部位的撕裂,即所谓轴突剪切伤,病情最为严重,临床上表现为伤后即刻意识丧失,多数患者立刻死亡,部分患者可昏迷数周或数月,甚至处于植物人状态。

【CT诊断】

脑水肿可为一侧性或两侧性,表现为大片密度降低区,水肿区密度低于邻近脑白质,CT值可低于20Hu。两侧性脑水肿因缺乏对比,需测CT值方可确定。但弥漫性脑水肿还可见脑室普遍受压而变小,甚至可见脑室、脑池和脑沟消失。弥漫性脑肿胀表现与弥漫性脑水肿表现相同。

弥漫性脑白质损伤在伤后24小时内CT表现与病情不相符,表现为因脑肿胀所致脑室、脑池受压变小,脑白质与灰质交界处散在不对称高密度小出血灶,可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无局部占位效应,较易漏诊。

【MRI诊断】

由于大多数弥漫性脑白质损伤为非出血性,故MRI优于CT,T2加权像又优于T1加权像。典型表现为T2加权像上脑白质、灰质交界处和胼胝体散在分布大小约5~15mm圆形或椭圆形异常高信号影,在T1加权像上上述病灶呈低或等信号,常无占位效应。周围见高信号水肿,T1加权像上呈等信号。亚急性和慢性,则T1、T2加权像上均为高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