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常见有毒和危险化学品手册》第152页(1339字)

【别名】 1-丙胺。

【理化性状】 正丙胺(CH3CH2CH2NH2,C3H3N)为无色碱性液体,有强烈的氨臭味,溶于水、醇和醚(液体由于轻于水,可按各种比例溶于水)。分子量59.11,相对密度0.7182(20/4℃),沸点47.8℃,凝固点-83℃,蒸气压33063.8Pa〔248mmHg(20℃)〕,折射率1.389(20℃),闪点-37.2℃。

【危险情况】 (1)有高毒,对皮肤、眼睛和呼吸器官有强刺激性。(2)极易燃,燃点317℃,有较大的燃烧危险。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2~10%。蒸气重于空气(蒸气-空气密度在37.8℃时为1.7),能扩散到相当距离外的火源处点燃,并将火焰传播回来,造成火灾。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为5ppm(12mg/m3)。

【不相容性】 与氧化剂、强酸不相容。

【用途和接触机会】 本品可用作化学中间体,实验室试剂,纤维、纺织品和树脂的整理剂,防腐剂和石油添加剂;本品又是有机合成的原料,可用于制药以及涂料、农药、橡胶等的制造。

【侵入途径】 吸入,与眼和皮肤接触。

【侵害部位】 皮肤,眼,呼吸系统。

【有害影响和中毒症状】 由于本品对皮肤和组织有强的刺激性,接触严重者可造成皮肤和眼睛灼伤,引起视觉障碍和肺水肿;轻者引起皮炎。大经口半致死量(LD50)为1.87mg/kg体重。

【急救】 本品如触及眼和皮肤,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如大量吸入,立即移到新鲜空气处,请医生治疗。如误服,用大量水或盐水洗胃,诱致呕吐,严重者立即送医院治疗。

【防护措施】 生产设备应密闭,防止跑、冒、滴、漏,操作时应着全身防护服,并戴防护眼镜,以防止眼和皮肤与之接触。生产操作现场应备置安全信号指示器和洗眼剂。

【贮存】 可用玻璃瓶或钢桶盛装,防止机械性损坏。容器要密封,存放在阴凉通风处,最好使用露天或附建的仓库;室内仓库须是标准的易燃液体库。与氧化剂隔开。严禁烟火。

【运输要求】 为易燃有毒品,可用桶或槽车(或罐车)装运,运输时容器上须标明“易燃有毒品”标记。

【灭火措施】 发生火灾时,可用干粉灭火剂、泡沫或CO2灭火。用水施救无效,但可用水喷洒暴露在火中的容器,使之保持冷却。如有溢、渗漏,且渗漏物未被点燃,可用雾状水将其冲离火场,并保护制止渗漏的操作人员。

【废弃物建议处理方法】 进行控制性焚烧(焚烧炉须备有涤气器或热力装置,以减少NOx的排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