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甲烷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常见有毒和危险化学品手册》第379页(1916字)
【别名】 一氯甲烷,甲基氯,氯代甲烷。
【理化性状】 氯甲烷(CH3Cl)为可压缩的无色气体或液体,有微甜醚样的气味。能腐蚀铝、镁和锌。微溶于水并被其分解,溶于乙醇、苯、四氯化碳、冰醋酸及氯仿。分子量50.49,相对密度0.92(20/4℃),沸点-23.7℃,凝固点-97.6℃,折射率1.3712(-23.7℃),闪点0℃以下。
【危险情况】 (1)本品高毒,吸入高浓度的氯甲烷有麻醉作用,能引起中枢神经损害,轻者造成慢性病,重者有时会导致死亡。(2)易燃,燃点632℃,有较大的燃烧和爆炸危险,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10.7~17%。蒸气重于空气(蒸气密度1.8)。我国有资料记载,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为50ppm(80mg/m3)(1),美国为S0ppm(105mg/m3)。
【不相容性】 与化学活泼金属如钠、钾、粉末铝、锌、镁不相容。
【用途和接触机会】 在有机合成工业中用作甲基化剂(如甲基纤维素)和氯化剂;在炼油厂用作润滑脂、油脂和树脂的提取剂和低温溶剂;用作冷冻剂,用于冷藏;还用作去脂、去油漆、合成纤维、香料以及橡胶、树脂、有机化合物的溶剂,除草剂,在医药上用作局部麻醉剂。
【侵入途径】 吸入,与皮肤和眼接触。
【侵害部位】 肝,肾,皮肤,中枢神经系统。
【有害影响和中毒症状】 皮肤接触排出的其加压气能引起冻伤。液体能损害眼睛。
由于氯甲烷具有香味,且刺激和麻醉作用又较弱,接触开始时常不易觉察,即使到了危险浓度,中毒者仍感觉不到,而照常工作,当发觉中毒时,受害已很深,以至会造成晚发的神经、肝、肾的损害。短时间吸入蒸气时会引起头痛、恶心、呕吐、倦怠、嗜睡和共济失调等症状,但容易恢复;如长时间吸入低浓度蒸气时,往往能发生慢性或亚急性中毒,从眩晕、醉酒样症状进而引起食欲不振、嗜睡、行走不稳、活动障碍等,还能出现视觉减退,症状严重时甚至伴发痉挛、昏睡而致死。
一般说来,慢性暴露引起的主要征候和症状有恶心、头痛、眩晕、蹒跚步态、言语困难和视力模糊,有时伴发呕吐。这些影响在几小时的潜伏期后就可出现。
急性暴露所出现的征候和症状,除了潜伏期较短和影响更严重外,与慢性暴露的极相同,并可能出现昏迷或惊厥发作。近来观察到对骨髓活性有抑制作用。严重病例的恢复需长达两周的时间。
【急救】 此化学品如进入眼中或接触皮肤,应立即用水冲洗;如有人大量吸入,立即移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严重时,急送医院救治。
【防护措施】 操作时应穿防护工作服,以防止皮肤受到污染或冻伤。戴防护眼镜,以防止与眼接触。工作服如被弄湿或受到污染,立即脱去,以避免燃烧危险。
【医学监护】 就业前和定期体检时,应特别注意中枢神经系统、肾和肝疾病史或其病变。
【测定方法】 在空气中的测定:用活性炭管采样,CH2Cl2处理,气相色谱法分析。
在水中的测定:用气相色谱法,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
【贮存】 用耐压钢瓶贮装,防止机械性损坏,放置钢瓶须防碰撞。存放在阴凉、通风良好及不燃性材料构造的仓库内。最好使用露天或附建的仓库在户外存放,远离火源。
【运输要求】 本品为易燃气体,运输时容器上须标明“易燃气体”标记,按易燃、有毒物品规定贮运。贮运中防止曝晒。不得载有乘客。严禁超装。
【灭火措施】 发生火灾时,首先制止气源,再用水喷洒暴露在火中的容器,使其保持冷却,并保护制止气源的操作人员安全。
【废弃物建议处理方法】 在适当洗涤和有灰分处理装置的条件下控制焚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