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脉(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临床标准针灸经穴手册》第109页(2721字)
哑门Yǎmén(DU 15)
【定位】 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1颈椎下。
【主治】 暴喑,舌强不语,癫狂癎,头痛,项强,中风。
【操作】 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不可向上斜刺或深刺,以免刺入枕骨大孔,伤及延髓。
风府Fēngfǔ(DU 16)
【定位】 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主治】 中风不语,半身不隧,癫狂癎,眩晕,头痛,颈项强痛,咽喉肿痛,失音,目痛,鼻衄。
【操作】 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不可向上深刺,以免刺入枕骨大孔,伤及延髓。
脑户Nǎohù(DU 17)
【定位】 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风府上1.5寸,枕外隆凸的上缘凹陷处。
【主治】 头晕,项强,失音,癫癎。
【操作】 平刺0.5~0.8寸。
强间Qiángjiān(DU 18)
【定位】 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脑户上1.5寸)。
【主治】 头痛,目眩,项强,癫狂。
【操作】 平刺0.5~0.8寸。
后顶Hòudǐng(DU 19)
【定位】 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5.5寸(脑户上3寸)。
【主治】 头痛,眩晕,癫狂癎。
【操作】 平刺0.5~0.8寸。
百会Bǎihuì(DU 20)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 中风不语,癫狂癎,头痛,眩晕,脱肛,阴挺,不寐。
【操作】 平刺0.5~0.8寸。
前顶Qiándǐng(DU 21)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百会前1.5寸)。
【主治】 头痛,眩晕,鼻渊,中风偏瘫,癫癎。
【操作】 平刺0.5~0.8寸。
囟会Xìnhuì(DU 22)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前3寸)。
【主治】 头痛,眩晕,鼻渊,癫癎。
【操作】 平刺0.3~0.5寸,小儿前囟未闭者禁针。
上星Shàngxīng(DU 23)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主治】 头痛,目痛,鼻渊,鼻衄,热病,疟疾,癫狂。
【操作】 平刺0.5~0.8寸。
神庭Shéntíng(DU 24)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主治】 癫癎,头痛,目眩,失眠,鼻渊。
【操作】 平刺0.3~0.5寸。
素髎Sùliáo(DU 25)
【定位】 在面部,当鼻尖的正中央。
【主治】 昏迷,惊厥,新生儿窒息,鼻渊,鼻衄,目痛。
【操作】 向上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为急救要穴之一。
水沟Shuǐgōu(DU 26)(人中Rénzhōng)
【定位】 在面部,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
【主治】 昏迷,晕厥,中风,中暑,癔病,癫狂癎,小儿惊风,口,腰脊强痛。
【操作】 向上斜刺0.3~0.5寸,强刺激;或指甲掐按。为急救要穴之一。
兑端Duìduān(DU 27)
【定位】 在面部,当上唇的尖端,人中沟下端的皮肤与唇的移行部。
【主治】 癫狂,口,齿龈肿痛,鼻衄,昏厥。
【操作】 向上斜刺0.2~0.3寸。
龈交Yínjiāo(DU 28)
【定位】 在上唇内,上唇系带与上齿龈的相接处。
【主治】 鼻衄,齿龈肿痛,癫狂,腰痛,痔疾。
【操作】 向上斜刺0.2~0.3寸;或点刺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