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葡萄球菌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病诊断技术手册》第46页(2790字)

鸡葡萄球菌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有多种类型,给养鸡业造成较大损失。

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态呈球形、革兰氏染色阳性。在病料中的菌体呈散在、双球或短链排列,在固体培养基生长的菌体常堆积成葡萄串状。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形态为圆形凸出、边缘整齐、湿润、有光泽的菌落。直径约2mm。在室温条件下,菌落逐渐变成金黄色。该菌耐盐性较强,在含10%-15%的氯化钠培养基中可以生长。对污染的病料一般用7.5%氯化钠甘露醇琼脂进行分离培养。在血琼脂平板上多数菌株在其菌落周围可形成完全溶血环。该菌的致病力取决于细菌产生毒素和酶的能力,通常以溶血毒素、血浆凝固酶作为鉴别本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标志。本菌对外界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强,广泛地分布于自然环境,畜禽体表和养鸡生产中的各个环节。

(1)诊断

【流行特点】葡萄球菌在环境中,在健康鸡的羽毛、皮肤、眼睑、结膜、肠道中均有存在,也是养鸡饲养环境、孵化车间和禽类加工车间的常在微生物。尽管如此不是所有养鸡场均有发生。本病发生有如下特点。该病发生与鸡的品种有明显关系,白羽产白壳蛋的轻型鸡种易发、高发。如京白鸡、巴布考克、904等品种。而褐羽产褐壳蛋的中型鸡种则很少发生,即使条件相同后者较前者发病要少的多。肉用仔鸡对本病也较易感。另一特点是本病发生的时间是在鸡40- 80日龄之间多发。成年鸡发生较少。再有就是地面平养,网上平养较笼养鸡发生的多。

本病发生与饲养管理水平、环境污染程度、饲养密度等因素有直接关系。管理水平高,环境条件好,注重兽医卫生防疫措施的鸡场即使饲养易感性较强的鸡种,也较少发生。

本病发生与外伤有关。凡是能够造成鸡只皮肤、粘膜完整性遭到破坏的因素均可成为发病的诱因。机械性外伤,往往由于笼具、网具质量不好或年久失修造成鸡只皮肤、趾部外伤而感染,另一个是因传染性因素造成的外伤,常见由于鸡痘的发生而引起鸡葡萄球菌病的暴发。因此在鸡痘高发期的夏秋时节本病发生较多,其它季节发生比较少。

通过呼吸道感染亦属可能。

本病在鸡群中发生时其发病率与死亡率依鸡群饲养管理状况、环境条件以及治疗措施是否得当有较大差异。该病造成鸡只死亡可与日剧增,有明显的死亡高峰,死亡率5%-50%以上不等。

【临床表现】该病具有多种疾病类型,如急性败血型、关节炎型、雏鸡的脐炎等。

①新生雏鸡脐炎可由多种细菌感染所致,其中有部分鸡因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在1-2日内死亡。临床表现与大肠杆菌所致脐炎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②败血型鸡葡萄球菌病。该型病鸡生前没有特征性临床表现,一般可见病鸡精神、食欲不好,低头缩颈呆立。病后1-2天死亡。当病鸡在濒死期或死后可见到鸡体的外部表现,在鸡胸腹部、大腿内侧、翅膀内侧皮肤,有的在头部、下颌部和趾部皮肤可见皮肤湿润、肿胀,相应部位羽毛潮湿易掉。皮肤呈紫色或深紫红色,在皮下疏松组织较多的部位触之有波动感,皮下潴留数量不等的渗出液,自然破溃的比较少见。有时仅见翅膀内侧,翅尖或尾部皮肤形成大小不等出血、糜烂和炎性坏死,局部干燥呈红色或暗紫红色,无毛。肉用仔鸡发病表现与之相类似。该型最严重,造成的损失最大。

③成年鸡和肉种鸡的育成阶段多发生关节炎型的鸡葡萄球菌病。多发生于跗关节,关节肿胀,有热痛感,病鸡行走不便,跛行,喜卧。

若本病由鸡痘诱发,当鸡群出现死鸡的同时,可见鸡群发生皮肤型鸡痘。

【病理剖检变化】败血型病死鸡局部皮肤增厚、水肿。切开皮肤见皮下有数量不等的紫红色液体,胸腹肌出血、溶血形同红布。有的病死鸡皮肤无明显变化,但局部皮下(胸、腹或大腿内侧)有灰黄色胶冻样水肿液。

实际中曾见经呼吸道感染发病的死鸡,一侧或两侧肺脏呈黑紫色,质度软如稀泥。

关节炎型见关节肿胀处皮下水肿,关节液增多,关节腔内有白色或黄色絮状物。

内脏其他器官一般无明显变化。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特点和败血型病鸡特征性病变。如有条件取皮下水肿液制成涂片,干燥后火焰固定,经结晶紫染液单染1分钟,冲洗、干燥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大小均一的紫色球菌,单个或几个细菌成堆散在于视野中,即可确诊。

(2)防制 发病后采取药物治疗是主要防治措施。同时加强兽医卫生防疫措施是提高疗效的重要保证。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药物极易产生抗药性,在治疗前应做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有效药物全群给药。实践证明,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痢特灵、氟哌酸、新霉素等均有不同的治疗效果。没有条件的单位可选用该场不常用的抗菌药物。

治疗中首先选择口服吸收的药物,当发病后立即全群投药,控制本病流行。选用氯霉素按0.1%拌料,或氟哌酸按0.04%拌料,或痢特灵按0.04%拌料,连喂5-7天。可收到用显效果。

如若鸡群发病鸡只较多,鸡群采食量明显减少,通过饲料给药不能使血中药物浓度达到治疗标准。此时可经肌肉注射给药。用庆大霉素每只鸡3000单位或卡那霉素每只鸡10000单位,每天1次连用3天,当鸡群死亡明显减少,采食量增加时,可改用口服给药3天以巩固疗效。

预防本病的发生,要从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鸡场兽医卫生防疫措施入手,尽可能做到消除发病诱因,认真检修笼具,切实做好鸡痘的预防接种是预防本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在常发地区频繁使用抗菌药物,抗药菌株的出现使治疗效果日渐降低,鸡群发病时曾多次出现无药可施的状况,给养鸡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可考虑应用疫苗接种来控制本病。国内研制的鸡葡萄球菌病多价氢氧化铝灭活苗,经多年实践应用证明,可有效地预防本病发生。

上一篇:禽霍乱 下一篇:鸡病诊断技术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