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芽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现代中药临床手册》第174页(1553字)
【药物出处】:《名医别录》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成,又名生麦芽、炒麦芽、焦麦芽。主要含有淀粉酶、转化糖酶、维生素B、脂肪、磷脂、麦芽糖、葡萄糖等。甘、平,入脾、胃、肝经。
〔功效主治〕 消食行气、健脾开胃、回乳消胀、适用于食积不消、食少不饥、脘腹胀满、回乳断奶、乳汁郁积。
〔本草撷英〕 别录:消食和中。
甄权:破冷气、去心腹胀满。
时珍:消化一切米面诸果实积。
滇南本草:宽中、下气、止呕吐、消宿食、止吞酸吐酸、止泻、消胃宽膈,并治妇人奶乳不收、乳汁不止。
〔名医心得〕 陈国源:肝病 无论急慢性肝病多配伍应用,与清热解毒药伍用可减轻苦寒药之对胃肠刺激,与理气药配用,能达肝制脾,与退黄利胆药合用,能相辅相成。与化湿药互用,利中有补,与化瘀药合用,可气血双调,与补气药合用,可消补益之胀,选用麦芽以嫩芽短者为优。退黄疏肝选用生麦芽,鲜者尤佳,燥湿止泻微妙。[1]
汪履秋:肝炎 用鲜大麦苗 日约半斤,煎汤代茶。宋《伤寒类要》论大麦苗“治诸黄、利小便”及《医学衰中参西录》“麦苗其性:能疏通肝胆,并能清热,导胆汁归小肠也”之说。[2]
王正甫: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为脾胃同病,治当补脾气,养胃阴,常用麦芽、谷芽各30克、麦芽入脾主升、谷芽入胃主降,合用可使脾胃调和、升降有序。[3]赵棻亦善用麦、谷二芽治各种胃病。[4]
焦树德:回乳 对于产妇欲回乳者,可用炒麦芽6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数剂,乳汁即渐少而回乳。[5]
〔药理与应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麦芽煎剂对胃与胃蛋白酶的分泌有轻度促进作用,淀粉酶不耐高温,将麦芽炒黄、炒焦或制成煎剂则明显降低药效。麦芽浸剂口服可使家兔和正常人血糖降低。临床用于食积消化不良、病毒性肝炎、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等。
〔剂量用法〕 10~30克,大剂量可用至120克,健脾养胃宜生用,行气消积宜炒用。
〔按语〕 本品味甘、性微温,有消食开胃之功,能化一切米面果实积滞,又能行气而除胀宽肠。尚兼舒肝之能,故近代医家治肝病多用之,实取肝脾同治之用。对麦芽既能退乳,又能回乳之理,各家看法不一,尚无圆满解释,主有两种观点,一谓生用通乳,炒黄断乳;二谓少用通乳,多用断乳,但是否与人机体状态不同而发挥双向调节,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国源.中医杂志,1993:1:57~58
[2]王凤歧.中华名医特技集成.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8:302
[3]陈泽霖.名医特色经验精华.上海中医科学出版社,1987,6:9
[4]史宇广.当代名医临证精华.胃脘痛专辑.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9:190
[5]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