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鹤草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现代中药临床手册》第283页(2076字)

【药物出处】:《滇南本草》

本品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芽草的全草;主要含有仙鹤草素、鞣质(为儿茶酚、焦性没食子酸)、甾醇、有机酸、仙鹤草酚(A、B、C、D、E)、仙鹤草内酯、维生素K等;苦、涩、平,归肺、肝、脾经。

〔功效主治〕 收敛止血,止痢,杀虫。适用于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及崩漏等证。可单味应用,亦可随证配伍相应的药物。如属于血热妄行,可配合凉血止血药如鲜生地、丹皮、山栀、侧柏叶等品;如崩漏不止,证属虚寒,常与益气补血、温经止血之品如党参、黄芪、熟地、炮姜等药同用。用于腹泻、痢疾,用本品30克加白槿花10克同用,能止泻治痢。用于劳力过度所致的脱力劳伤,证见神疲乏力而纳食正常者,用本品30克与等量红枣水煎浓汁,每日分服。此外,本品也可用于疟疾,单用大剂量水煎服;治疮疖痈肿、痔肿,可用茎叶熬膏调蜜外涂,同时内服。

〔本草撷英〕 履巉岩本草:叶:治疮癣。

滇南本草:治妇人月经或前或后,赤白带下,面寒腹痛,日久赤白血痢。

生草药性备要:理跌打伤,止血,散疮毒。

植物名实图考:治风痰腰痛。

伪药条辨:治瘰疬。

〔名医心得〕 朱良春:腹泻 认为本品除善止血外,并有治痢、强壮之功;还能促进肠吸收功能的恢复,对脾虚湿热型慢性泄泻最为有益。[1]

徐景藩:痢疾,久泻 认为仙鹤草有治痢治泻之功用,久泻用之常获显效。[2]

张树生:中满 脘腹痞满多与中焦湿热,气机阻滞有关。亦有脾气上逆气机不降而中满者。《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脾欲缓………急食苦以泻之。”本品辛开苦降,故有下气散痞满之效用。正如《本草纲目拾遗》所云“散中满,下气。”[3]

〔药理与应用〕 1.止血作用:实验证明,仙鹤草素使血液凝固时间加速,血小板计数明显增加;大剂量仙鹤草素能显着延长凝血时间。但也有实验表明本品无止血作用。数十年来临床上常以仙鹤草素作为止血剂广泛用于各种出血,如上消化道出血、泌尿系出血、功血、痔疮出血及外伤出血等。

2.杀虫驱虫作用:实验证明本品对绦虫囊尾蚴虫、莫氏绦虫和短膜壳虫等均有杀灭作用;对等动物所寄生的绦虫亦有驱除作用。并认为其驱虫的有效成分是仙鹤草酚。临床常用于绦虫症、阴道滴虫、滴虫性肠炎等虫症。

3.镇咳、祛痰、平喘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其所含木犀草素有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并有增强机体免疫性之作用。其机制为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拮抗组织胺和乙酰胆碱对气管的兴奋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

4.强心、调压作用:醇浸膏可使、犬血压上升,水提部分的醇提物都使家兔血压上升;低浓度收缩血管、高浓度舒张血管,并有对抗肾上腺素的血管收缩作用。浸剂具有强心作用,能增强蛙心、蟾蜍的心率及收缩强度。临床常用于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

5.抗菌作用:其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炭疽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水提液能抑制结核杆菌,对耐链霉素及对氨水杨酸的菌株也有疗效。临床尝用于肺炎、肠炎、痢疾、疮疡等。

3.其他作用:本品对动物离体肠管低浓度兴奋、高浓度抑制。此外,本品尚有降血糖、降低基础代谢、外周镇痛及抗癌等作用。临床尝用于糖尿病及部分癌症。

〔剂量用法〕 9~18克,煎服;外用适量。

〔按语〕 本品苦、湿、性平,专事止血,临床广泛用于身体各部位的各种出血。因其具有强壮作用,性平不偏,故不论寒热虚实何种出血皆可使用。近年来有用于治疗乙肝者,亦收良效,值得进一步临床观察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朱步先等.朱良春用药经验.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9;11:155

[2]史宇广等.当代名医临证精华.泻泄专辑,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9:86

[3]张树生.百药效用奇观.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8:161

上一篇:益智仁 下一篇:现代中药临床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