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神经内科手册

肝豆状核变性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医古籍出版社《神经内科手册》第421页(17383字)

早自Frerichs(1861)、Westphal(1883)和Strumpel(1898)先后发现一组病例,临床酷似多发性硬化的表现,而尸检却缺乏中枢神经系统特征性的硬化斑,命名为假性硬化症。1912年Wilson证实青少年发病的假性硬化症,其病理特征是肝硬化和大脑基底节区的豆状核变性,命名为进行性肝豆状核变性。1921年Hall汇集文献68例进行详细探讨,明确上述两种疾病实为同一疾病,定名肝豆状核变性(HLD)或Wilson氏假性硬化症,后人又称为Wilson病(WD)。据欧美流调统计,本病发病率为0.2/10万人口,患病率为1/10万人口,杂合子为1/4000人口。日本资料患病率约1.9~6.8/10万人口,杂合子高达6.6~13/1000人口。国内虽缺乏本病的流调资料,但安徽中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及附属医院自1976年10月至1999年12月间住院WD患者已达2000余例,可见本病在我国并不少见。本病已明确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造成铜在体内各脏器尤以大脑豆状核、肝脏、肾脏及角膜大量沉着,而由于铜离子在各脏器沉积的先后不同和数量不一,临床出现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如震颤、扭转痉挛、精神障碍、肝脾肿大、腹水等。分别归属于祖国医学“颤症”、“癫狂”、“黄疸”、“积聚”、“臌胀”等范畴。

【病因病机】

一、西医病因病理

正常成人每天从食物中吸收铜约2~4mg,进入血液的铜离子先与白蛋白疏松结合后,90%~98%运送至肝脏内与α2球蛋白牢固结合成铜蓝蛋白;仅约5%与白蛋白或组氨酸等氨基酸和多肽疏松结合,其大部分经胆道系统排泄,极少数由尿中排出。本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异常疾病,但其铜代谢异常的机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较为公认的是:胆道排泄减少、铜蓝蛋白合成障碍、溶酶体缺陷和金属巯蛋白基因或调节基因异常等学说。

(一)铜蓝蛋白合成障碍

众所周知,绝大多数临床各型或无症状型WD患者血清铜蓝蛋白均显着减少。50年代初,多数学者用64Cu研究,证明铜蓝蛋白合成障碍是血清铜蓝蛋白显着减少的原因。Bichtrrich根据铜蓝蛋白电泳发现,正常成人的铜蓝蛋白是由80%铜蓝蛋白C与20%铜蓝蛋白D构成。健康人是由首先构成的未分化的铜蓝蛋白D,在肝脏内经肽酶将部分D转变为C部分,后者再与D共同构成铜蓝蛋白,而WD患者仅有铜蓝蛋白D而几乎没有C部分,造成铜蓝蛋白合成障碍,使铜离子只能与白蛋白等疏松结合,弥散地沉积在全身各内脏尤其是肝脏和脑组织内。

(二)胆道排泄障碍

胆道是铜排泄的主要途径,胆道系统的排泄功能缺陷,将导致体内铜蓄积过多。Frommer(1971~77)测定8例WD患者及10例对照组的十二指肠液内铜含量,发现WD组显着低于对照组。作者等(1990)测定20例WD患者及22例非WD对照组的胆汁内铜含量,结果为,WD组铜平均值(0.281+/-0.028)显着低于对照组(2.649+/0.586),进一步证实WD确实存在胆道排铜障碍。

(三)金属巯蛋白的基因或调节基因异常

早于1956年,Uzman发现WD的肝细胞内存在着一种与铜离子有特殊亲和力的异常蛋白,后者竞争地抑制了铜蓝蛋白合成,并使铜离子沉着在组织中。此后多数研究证明:这种异常蛋白与肝细胞金属蛋白(MT)具有相同的层析、电泳等理化特性外,在体内分布也相仿;并发现WD患者肝细胞内与铜有特殊亲和力的小分子MT含量增加,使体内的铜难以和大分子球蛋白结合为铜蓝蛋白,造成体内铜蓝蛋白显着降低。作者等应用皮肤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测得WD细胞内MT及含铜量均显着高于正常人.但究竞WD患者组织中MT增高系原发机制,还是由于铜沉积后诱导MT合成增多,则尚待进一步研究。

(四)溶酶体缺陷

不少研究证明,溶酶体具有掌管金属分泌的功能,而WD患者早期发生溶酶体聚铜功能下降,铜弥散地沉积于细胞浆中与MT牢固结合,直至铜超过MT的结合能力时,才向溶酶体内聚积,引致溶酶体肿胀、破裂,使胆道系统排铜功能显着下降。

近年发现,WD基因与酯酶D紧紧连锁在13号染色体长臂远端(13q14.3)。1993年底,WD基因分别被三个实验室克隆,编码一种P型铜转运ATP酶(ATP7B),故又称ATP7B基因,该基因全长约80Kb,含22个外显子,编码顺序4.1Kb。在ATP7B基因第2、5、7、8、10、12及14~20号外显子上均发现突变存在共25种,包括13个插入或缺失突变、7个错义突变、3个拼接位点突变及2个无义突变,其中2种错义突变频率较高(以染色体记数),在欧洲34个WD患者中占38%,一个为14外显子His1070Glu(占28%),另一个为18外显子Gly1267Lys(占10%).突变方式也多种多样,如转换(A→G)、颠换(C→A)、缺失(CCC→CC)和插入(T→TT)等,从而解释了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此基因突变可导致蛋白构像(二三级结构)改变,惹致翻译提前终止或破坏蛋白某一功能区的形成,最终使得ATP7B蛋白功能不同程度减弱乃至消失。作者等与复旦大学遗传所收集了141例WD患者的DNA样品,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像多态性(PCR-SSCP)及测序技术对ATP7B基因第7、9、和14外显子进行检测,突变率分别为1.4%(4/282)、2.1%(6/282)和14.9%(42/282),首次发现了中国人WD一个新的基因致病突变类型,即4例WD的PCR-SSCP电泳带存在相同的异常迁移,DNA测序均显示第662密码子(TTC)碱基发生C→G颠换,导致其编码的丝氨酸(Ser)变为半胱氨酸(Cys)。作者等对另122例WD应用PCRSSCP技术对ATP7B基因第18外显子突变频率检测,发现37例患者有PCR-SSCP异常迁移,提示中国人WD患者ATP7B基因第18外显子可能为一突变高发区。因此,由于近年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对WD的病因研究正进一步阐明,并将为基因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二、中医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先天禀赋不足,肾阴(精)素亏,精不化血,精血两虚,筋脉失养,乃至火生风动,故肢体震颤、拘急僵直;肾阴(精)不足,虚火内生,火性炎上,心神被扰,则神志癫狂;火灼肝胆则胆热液泄,发为黄疸;肝胆湿热久蕴,肝络瘀热互结,积聚成痞积;积聚日久,经隧不通,津液不能输布,聚津为湿为水,发为膨胀;肝失条达,肝气横犯脾土,脾失健运,痰浊郁毒内生,上泛阻于舌本,乃见口涎唾滴,构音不清;郁毒循肝脉上注于目,角膜呈色素之环;肾阴不足,精不生髓,脊骨失濡,故出现佝偻、骨折诸症。一言以蔽之,皆缘先天禀赋不足,肾中阴精匮乏所致。

【临床表现】

一、症状与体征

临床主要表现神经精神症状与肝脏症状两大方面。欧美报道,约70%的WD患者以神经症状为首发症状,肝脏症状次之。

(一)神经精神症状

1.震颤:早期常限于上肢,渐延及全身.多表现为快速、节律性,粗大似扑翼样的姿位性震颤,可并有运动时加重的意向性震颤。

2.发音障碍与吞咽困难:多见于儿童期发病的WD,说话缓慢似吟,或音调平坦似念经,或言语断辍似呐吃;也可含糊不清、暴发性或震颤性语言.吞咽困难多发生于晚期患者。

3.肌张力改变:大多数患者肌张力呈齿轮样、铅管样增高,往往引致动作迟缓、面部表情减少、写字困难、步行障碍等。少数舞蹈型患者伴肌张力减退。

4.癫痫发作:较少见。作者总结418例WD中,11例于病程中出现不同类型癫痫发作,其中10例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或部分性运动发作,仅1例为失神发作。

5.精神症状:早期病人智能多无明显变化,但急性起病的儿童较早发生智力减退;大多数WD具有性格改变,如自制力减退、情绪不稳、易激动等;重症可出现抑郁、狂躁、幻觉、妄想、冲动等,可引起伤人自伤行为。少数患者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易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

(二)肝脏症状以肝脏症状为首发症状有

1.通常约5~10岁发病。由于肝脏内铜离子沉积达超饱和,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即腹型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表现为,全身倦怠、嗜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部膨胀及高度黄疸,病情迅速恶化,多于一周至一月左右死亡,常被误诊为重症病毒性肝炎而按“肝炎”抢救无效死亡,往往在其同胞被确诊为WD后,回顾病史时方考虑本病可能。倘若能早期诊断予以确当、强力驱铜和庇肝综合治疗,半数以上可获缓解。

2.约半数患者在5~10岁内,出现一过性黄疸、短期谷丙转氨酶增高或/及轻度腹水,不久迅速恢复。数年后当神经症状出现时,肝脏可轻度肿大或不能扪及,肝功能轻度损害或正常范围,但B超检查已有不同程度损害。倘若在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前,及时行系统驱铜治疗,常可长期防止肝脏和脑症状出现。

3.少儿期缓慢进行食欲不振、轻度黄疸、肝脏肿大和腹水,酷似肝硬化的表现。经数月至数年,消化道症状迁延不愈或日益加重,而渐渐出现震颤、肌僵直等神经症状。神经症状一旦出现,肝症状迅速恶化,多于几周至2~3月内陷入肝昏迷。因此对原因不明的肝硬化少儿患者,如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往往能发现肌张力改变或病理反射等中枢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再进一步行铜代谢检查,可获得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4.部分青少年患者可表现缓慢进行脾脏肿大,并引致贫血、白细胞或(及)血小板减少等脾功能亢进征象,一般在脾切除或/及门脉分流术后不久,出现神经症状并迅速恶化,常于短期内死亡;少数患者因食管静脉破裂致上消化道出血而迅速促发神经症状。

5.肝症状发生于其他症状后:(1)先出现神经症状,长期误诊或不规则驱铜治疗,神经症状迁延达晚期,渐发生黄疸、腹水乃至肝昏迷。

(2)以神经症状获得正确诊断,体检时才发现轻度肝脾肿大或/及肝功能异常。

(三)角膜色素环(Kayser-Fleisher环,K-F环):肉眼或裂隙灯在角膜后弹力环周边部可见棕色、灰白色环。

二、临床分型

(一)潜伏型(亚临床型)

一般为先证者的一级亲属,在进行铜代谢筛选检查时发现。

(二)显性型(临床表现型)

1.脑型(以神经症状为核心症状)

(1)广义肝豆状核变性型:临床特征为:①一般于15岁以前发病;②肌僵直显着,震颤轻;③晚期呈全身扭转痉挛。

(2)舞蹈-手足徐动型:儿童多见,以脸面不自主扭动和四肢不规则、快速舞动伴肢端缓慢扭动为特征,少数呈投掷样运动。

(3)假性硬化型:临床特征为:①大多于20岁以后起病;②全身震颤较明显,而肌僵直较轻。

(4)精神障碍型:以重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神经症状较轻或缺如,常易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等各种重精神病。

2.脊髓型或脑脊髓型:此型极少见,脊髓型临床特征为:①多见于10~20岁男性患者;②对称性痉挛性截瘫为主要表现.如伴有意识不清、言语错乱和震颤等脑症状,称脑脊髓型。

3.骨-肌型:临床特征为:①大多于17~18岁左右发病;②明显骨关节症状及四肢近端肌无力、肌萎缩;③神经症状和肝症状较轻或缺如;④病情发展缓慢,预后较良好。但作者长期随访发现,晚期也可出现肌僵直等锥体外系或/及肝脏症征。

4.腹型临床特征为:①5~10岁前常以发热、严重黄疸、中度腹水突然起病;②进展迅速,往往在一周至一月内死亡;③生前无锥体外系症状。

5.脑-内脏混合型本组以肝型最多见,临床表现多样,主要有下列特征:①青少年发生缓慢进行性脾肿大,酷似门脉高压症;②儿童期发生原因不明的进行性肝硬化。如晚期出现神经症状,称脑-肝型。另一部分脑型患者,不恰当或不规则治疗而达晚期,常并有肝硬化等肝症状,亦属脑-肝型范畴。此外,以浮肿、蛋白尿、血尿为主证者,称肾型;以明显脑症状并心脏症状为主证者称脑心型。

【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一)周围血象及骨髓象:作者等对279例无脾功能亢进的WD患者测定,一般仅轻度贫血(Rbc:3.9(0.6×1012/L,Hb:107.4(15.6g/L)、白细胞轻度减少(5.4(1.8×109/L),血小板多正常(112.8(40.8×109/L);脾脏肿大的142例则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较明显,分别为3.6(0.7×1012/L、102.4(17,7g/L、4.2(1.7×109/L及84.3(33.3×109/L。

我院对38例脾功能亢进的WD行骨髓细胞学检查,30例呈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6例增生明显活跃,2例为增生活跃。

(二)肝功能检查:脑型WD患者一般肝功能均正常,但γ-球蛋白常增高;腹型或脑-肝型的肝功能异常较多,但程度很不一致。作者等对417例WD患者于驱铜治疗前检查,黄疸指数或胆红素升高5.6%,ALT升高5.2%,γ-球蛋白增高37.6%。

(三)铜代谢检查

1.血清铜氧化酶及铜蓝蛋白显着降低。作者等测定469例WD患者血清铜氧化酶平均为0.015±0.01OD。

2.尿铜明显增高。作者测定460例WD患者尿铜平均为5.98μmol/24h[正常对照组为1.9675(0.85μmol/24h)]。

3.血清铜降低。作者等测定453例WD患者血清铜平均值为6.5[(0.16μmol/L)正常对照组为14.0(0.16μmol/L)]。

二、影像学检查

(一)CT扫描主要为基底节区对称低密度影,常有双侧侧脑室及Ⅲ、Ⅳ脑室扩大,大脑皮质沟裂增宽、小脑沟扩大等大脑、小脑、脑干萎缩图像。少数见额叶大片软化灶。

(二)MRI检查:MRI对WD患者的检测结果与CT相似,但较CT更敏感,尤其T2加权的异常改变更明显。

(三)肝脏B型超声像图可有以下四种表现

(1)光点闪烁型肝包膜光滑,光点增多、增粗、增强,散在于黑色灰阶背景中,边界清楚,大小一致,亮度的硬性感强。

(2)岩层征型:包膜光滑可见宽窄不一、强弱相间的条索状光带回声,类似地壳岩层分层状。

(3)树枝光带型:包膜不光滑,光点增粗、增强,沿门脉及其分支分布构成树枝状光带回声,中心部回声增强,边缘部减低,于“树枝”末梢区呈网络状回声。

(4)结节型:包膜呈锯齿状,由大小近似的颗粒状结节的强回声呈弥漫分布,亮度的硬性感强。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凡具下列情况应高度怀疑WD患者,都必须行裂隙灯检查有无角膜K-F环和铜代谢测检。

(一)已证实WD患者的同胞。

(二)同胞中有幼年死于暴发性肝炎或其他肝病(尤其病毒性肝炎血清抗原抗体阴性)者。

(三)儿童或少年发生原因不明的肝硬变、一过性黄疸、流涎、震颤、舞蹈样运动或精神错乱,均需注意与WD鉴别,必要时,需进一步行裂隙灯和铜代谢检查。

二、鉴别诊断

(一)肝型WD需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胆汁郁滞综合征或门脉性肝硬变等肝病鉴别。但肝病无血清铜减低、尿铜增高、血清铜蓝蛋白和铜氧化酶显着降低等铜代谢异常;亦无角膜KF环。

(二)假性硬化型WD需与帕金森病鉴别,肝豆状核变性型WD需与特发性肌张力障碍鉴别。但帕金森病、特发性肌张力障碍均无铜代谢异常及角膜K-F环,可与WD区别。

【治疗】

一、西医治疗

(一)二巯基丙醇(dimercaprolum)

BAL是含双巯基的化合物,水溶液不稳定,故配成10%油剂溶液,仅供肌内注射。肌注后30~60min体内浓度达高峰;在体内能与砷、汞、铜等金属结合。其吸收及解毒于4小时完成,半衰期短,大部分由肾脏排出。

1.用法:一般用1.25~2.5mg/kg.d,1日2次,肌内注射,每月注射10~15天。大剂量疗法为:2.5~5mg/kg,第1~2天,1日4次,第3~6天为1日2次,6天为1疗程,2疗程之间如无不良反应休息2~3天,有明显不良反应者休息5~6天。

2.不良反应及处理:BAL不良反应较多,常见的有:恶心、呕吐、腹痛、头痛、全身肌肉痠痛、皮肤潮红、结膜充血、视力模糊,唇、口、咽、眼、阴茎异麻或灼热感,此可能与BAL干扰体内某些以金属元素为辅基的酶的活性有关。部分患者对BAL产生过敏反应,出现发热、皮疹等。少数患者可引起急性溶血、肾功能损害、急性肝功能衰竭。此外,BAL为油剂,肌内注射后吸收差,长期使用的患者易发生注射部位疼痛、硬结和脓肿。故BAL必须严密消毒和深部肌内注射,每次注射后坚持热敷或红外线照射,1日2次,以减少臀部硬结、脓肿形成。

3.优缺点:BAL的优点是价格低廉,经济负担小。缺点是:①不良反应多,如臀部脓肿、肝功能损害等使病人被迫停止治疗;②排铜效果差,尿排铜较疗前平均增加3.2±1.2μmol/24h,尤其对急性型及重症患者疗效差,仅适用于轻症的慢性型患者;③约1/3病人发生脑症状及肝症状短暂加重;④长期连续应用,排铜作用逐渐衰减。故目前BAL已趋向淘汰。

(二)二巯丁二酸(dimercaptosuccinic acid DMSA)和二巯丁二酸钠(sodium dimercaptosuccinate,Na-DMS)

Na-DMS静注后,血浓度迅速达高峰,4小时排泄80%,无蓄积作用。DMSA口服后,消化道吸收快,30min血浓度达高峰,血浓度维持时间较Na-DMS长。这两种药物均具有两个-SH基,在体内能与游离铜结合成毒性较小的硫醇化合物,从尿排泄,作者等发现亦可经胆汁由消化道排出体外。

1.用法:Na-DMS常规用量为1g,静注1日2次,连续注射6天为1疗程,轻症患者一般用8疗程;中~重患者多采用大剂量静注冲击疗法:第1天每次1g,每6小时1次;第2天每次1g,每8小时1次;第3~4天每次1g,1日2次,6天为1疗程。两疗程间休息2~4天,共注射8~10个疗程。此后可改为DMSA口服0.75~1.0mg,1日2次维持。

2.不良反应及处理:用药早期Na-DMS约14%、DMSA约17%有轻度胃肠道反应,分别约3%及4%出现发热、药疹等过敏反应,个别患者有血清ALT升高。皮肤、粘膜出血是NaDMS和DNSA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凡发生皮肤、粘膜出血者可减量或停用药物,同时予以安络血10~20mg,1日3次,或维生素K110mg,静注每日1次。出血倾向严重者可输入血小板或新鲜血液。

3.优缺点:优点为:①Na-DMS排铜量较高,不仅尿排铜量较疗前平均增高7.7±1.4μmol/24h且胆汁排铜平均增加1.5倍;②DMSA除轻度胃肠反应及出血倾向外,不良反应较少,可作为长期维持用药。缺点为:Na-DMS出血倾向较重,易引致严重鼻衄及皮肤紫癜,偶见上消化道出血。约55%病人治疗早期发生短暂脑症状加重。

(三)二巯丙磺酸钠(Sodium dimercaptosulphonate DMPS)

DMPS对重金属解毒作用与BAL相似,但毒性较BAL低约20倍,排铜效果远强于BAL。DMPS肌内注射或静注后,血浓度迅速达高峰,5~6小时大部分排出。在体内主要是先氧化为不完全氧化产物,仍具SH,故继续有络合铜离子作用,进一步氧化成四硫化合物从肾脏排出,故排铜作用强。该药还可显着改善肝脏损害引起的胆汁分泌减少,增强胆汁内排铜作用。

1.用法:Konovalov(1975)倡用0.25g肌内注射每日2次治疗WD,疗效不理想,故30年来较少用于WD治疗。作者等采用大剂量冲击,予1g/次静注,第1天每6小时1次,第2天每8小时1次,第3~6天每日2次,6天为1疗程,一般连续注射6~10疗程。尿排铜量极高,平均较疗前高3~4倍以上,临床疗效卓越。

2.不良反应及处理:DMPS不良反应较少,早期可出现食欲减退及轻度恶心呕吐;少数病人有头晕、头痛、乏力、全身痠痛、面色苍白、心悸等,通常于给药后3~5分钟发生,停药后15~30分钟自行消失。部分病例发生皮疹、发热、结膜充血,偶见剥脱性皮炎、过敏性休克等过敏反应。大部分脱敏疗法可获得成功。少数病人可产生外周血白细胞减少,个别引致粒细胞减少症,早期予以升白细胞药及输入白细胞,多可恢复。约5%病人治疗早期可发生短暂脑症状加重。

3.优缺点:优点为:在各种排铜药物中,尿排铜量最高,不良反应少。缺点为:偶见粒细胞缺乏症,但如能定期检查外周血白细胞,及时予以处理,一般都能恢复。

(四)D-青霉胺(penicillamine,PCA)

PCA化学名为β,β-二甲半胱氨酸(β,β-dimethylcys teine),它是青霉素的水解产物,临床主要应用右旋青霉胺(D-penicillamine)和正-乙酰消旋青霉胺(N-acetyl-DL-penicillamine)。自Walshe(1956)首次应用PCA治疗WD以来,四十余年一直为国内、外临床医师作为WD的首选药物。口服后易吸收,服后1小时约有75%被吸收,2.5小时血中浓度达高峰,在体内不易被破坏,血浆半衰期长达90小时,大部分被氧化后从肾脏排出。

1.用法:一般推荐口服剂量为750~1000mg/d,最大剂量可达2000mg/d。因大部分服用治疗量PCA的WD患者早期往往发生原有症状加重,故大多采用250mg/d开始,每4天递增250mg,至尿排铜较用药前增高1倍以上或PCA总量达2000mg/d为止。每半年应根据尿排铜量进行增减用药量,以重新选择新的最佳剂量。

2.不良反应处理:PCA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早期不良反应有:

(1)过敏反应:多数国外文献认为在PCA治疗开始后2~4周内,大约有20%服药者发生过敏反应。作者等统计413例住院WD患者中,67例(16.22%)发生过敏反应,其中,服药后5天内发生者13例(27.08%),5~10天发生者23例(47.91%),14天以上发生者12例(25%),表明PCA过敏反应近半数发生在服药后5~14天,但约1/4患者在服药后1~2天便可出现,而另1/4患者在服药后2~4周才出现。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或多形性红斑,常伴食欲减退、淋巴结肿大、轻微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嗜酸细胞增多等。处理为:立即停服PCA,口服抗组织胺药及地塞米松等抗过敏治疗,一般3~5天症状便可消失。

(2)消化道反应:据国外统计约16.2%。口服PCA早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但作者(1986)统计,仅4.7%服PCA早期有胃肠道反应,继续服药后4天左右自然消失。

(3)外周血白细胞减少:作者统计(1987)62例服PCA的WD患者中,15例(24%)发生白细胞减少。停用PCA及予以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B4、核苷酸、鲨肝醇等,大部分短期内可恢复。

晚期不良反应有:

(1)对血细胞及骨髓功能的影响:在长期服用PCA过程,少数WD患者可发生粒细胞缺乏、红细胞再生障碍或溶血性贫血。

(2)免疫性疾病:文献统计,长期持续服用PCA者,约0.4%~2%可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与SLE重叠综合征。据Albers报告(1980),长期服PCA引起重症肌无力(MG)者文献已累积达48例。

(3)其他:文献报告偶见锌缺乏症、巨乳症、味觉减退、阻塞性喉水肿、轴性视神经炎、白内障、皮肤早老皱纹及穿通性匐行弹性组织变性(EPS)、肾病等。

3.优缺点:优点为:尿排铜增加达24.4μmol/24h,仅次于DMPS,而强于BAL、Na-DMS、DMSA及锌制剂等。缺点为:①不良反应多,早期易发生过敏反应和白细胞减少,长期服药可发生SLE、MG、穿通性匐行弹性组织变性、粒细胞缺乏症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不良反应;②长期服用,排铜作用逐渐衰减。因此,尽管国内外仍将PCA作为WD的首选和常规治疗,但由于多种不良反应,使需要终身服用排铜的WD,往往被迫停药。

(五)依地酸二钠钙(calcium disodium edtate,CaNa2EDTA)

口服吸收差,临床常采用肌内或静脉注射,于注射后1小时左右均匀地分布全身细胞外液,但不能进入红细胞内,药物属水溶性,故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脑内浓度极低。半衰期为1小时,7小时排出90%以上。EDTA在体内与各种金属离子结合有强有弱,主要决定于EDTA与该金属络合物的稳定常数,故其排锌、铁作用强于排铜作用。

1.用法:临床常用0.5~1.0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静滴,每12小时1次,一般6天为1疗程,间歇2~4天,重复下1疗程,一般注射8个疗程。

2.不良反应及处理

(1)一般不良反应:轻度头晕、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痛及腹泻等,停药后可迅速恢复;偶见发热寒战、肌肉疼痛等过敏反应。此外,滴速过快可引起栓塞性静脉炎,因此滴速应<15mg/min。

(2)过度络合综合征:EDTA络合某些内源性微量元素从尿中排出,或过多消耗维生素B族,引起寒战、尿急、口角炎、阴囊炎及皮炎等。补充锌、铁等微量元素和复合维生素B后,短期可恢复。

(3)肾脏损害:大剂量EDTA可引起中毒性肾病,尿中可出现红、白细胞、管型及蛋白尿等。大多数于停药数天后恢复,偶可引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后者多见于大剂量用药所致。因此,应避免大剂量(每日量<50mg/kg)用药。

3.优缺点:优点为: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小,尿排铜高于BAL。缺点为:①因与锌、铁络合远高于铜,并难以通过血脑屏障等点,临床疗效甚微;②连续使用,尿排铜作用渐减弱;③长期大剂量应用,可引起肾脏损害;④排锌、铁远高于排铜,故易引起EDTA过度络合综合征。由于临床疗效极微,目前已较少单用EDTA治疗WD。

(六)三乙烯羟化四甲胺(triethylene tetramine dihydrochloride,trientine TETA)

TETA是一种多胺类金属络合剂,1982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指定为对不能耐受PCA的WD患者的治疗药物。本品极易吸收,迄今尚无有关TETA在体内代谢的研究报道。有人认为TETA在体内可能通过与球蛋白竞争和铜络合,使尿排铜增加。

1.用法:TETA口服常用量为1~1.5g/d,根据患者耐受性可增加至2.4g/d。

2.不良反应及处理:TETA临床报道较少,发现的不良反应也较少。少数患者可出现腹痛、皮疹、穿通性匐行弹性组织变性(EPS)、横纹肌溶解症及狼疮性肾炎等。凡服用TETA者应定期严密观察皮肤、肌肉及肾脏有无损害,对疑有上述不良反应者应立即停药。

3.优缺点:优点为:TETA排铜效果较高。缺点为:价格昂贵,可能致肾脏损害、EPS等严重不良反应。故目前尚未能广泛推广应用。

(七)锌制剂

多数学者证明,食物中的锌抑制铜的吸收,血液中铜和锌的含量呈负相关,血浆锌浓度增高,铜含量相应减少。表明锌制剂对体内贮积的铜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1.用法:锌的治疗剂量,各家报道不一,如硫酸锌用量自21.5mg/d至600mg/d不等。多数学者认为初服时剂量为200mg/d,分3次服,半年至1年后可渐增至300mg/次,每日3次,但血浆锌浓度不应超过30μmol/L为妥。葡萄糖酸锌1.68g(含锌元素240mg)/d,分3次服。一般认为,锌剂于空腹口服吸收较好。但硫酸锌在胃内与胃酸可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化锌,后者有腐蚀胃粘膜引致胃粘膜出血性糜烂。我科采用空腹服硫酸锌治疗60例WD,消化道反应较重,后改为餐后服用,消化道反应明显减轻,也同样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尿排铜。葡萄糖酸锌的胃肠道反应较小,可予餐前0.5~1h服用,以提高锌的吸收。

2.不良反应及处理:锌剂不良反应较小,主张临床可以葡萄糖酸锌替代硫酸锌治疗HLD。硫酸锌口服偶有发生黑便,血红蛋白及白细胞降低、前列腺增生等。

3.优缺点:优点为:锌剂尤以葡萄糖酸锌不良反应较小,适用于长期口服维持缓解。缺点是:尿排铜量平均仅2.4±0.6μmol/24h,对急性型及重症疗效差。

二、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1.肝肾两亏,虚风内动

[主证]四肢颤动,筋脉拘急,或挤眉弄眼,肢体舞动并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健忘,腰膝痠软。舌瘦暗红苔少,脉沉细弦。

[治法]滋补肝肾,熄风定振。

[方药]大定风珠加减:白芍药30g,干地黄30g,麦天门冬各30g,阿胶15g,炙甘草15g,麻仁10g,五味子10g,生子黄2枚(后下搅匀)。

失眠多梦加合欢花、夜交藤、酸枣仁。

2.阴虚火旺,火扰心神

[主证]精神躁狂,情绪焦虑或抑郁,多言、善惊、易怒、不眠,面红耳赤。舌红少苔,脉细弦数。

[治法]滋阴降火,安神定志。

[方药]二阴煎合生铁落饮加减:生地15g,远志8g,酸枣仁10g,麦门冬各15g,黄连10g,玄参8g,石菖蒲8g,茯苓神各10g,钩藤12g,丹参10g,连翘8g,灯芯草根8g,胆星8g,橘红8g,贝母15g,辰砂1g,木通8g,生甘草6g,取铁汁煮。

便秘加大黄、枳实,精神抑郁加炒山栀、淡豆豉、香附、郁金。

3.火灼肝胆,胆热液泄

[主证]面目身肤熏黄,小便黄赤,神疲无力,厌油腹胀、便干、口干。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肝利胆,通腑渗利。

[方药]肝豆汤合茵陈四苓散加减:大黄(后下)10g,黄连15g,黄芩15g,茵陈30g,半枝莲15g,腥草15g,泽泻20g,茯苓各20g。

肝区胀痛加香附、郁金,纳呆、厌油加山楂、神曲。

4.湿热蕴结,积聚膨胀

[主证]腹胀膨大、腹壁青筋暴露、甚则脐突;胁下痞块,按之坚硬,尿少、纳呆或伴有黄疸。舌质苍老有瘀斑瘀点、苔黄腻或白腻,脉细弦。

[治法]活血软坚,攻下逐水。

[方药]中满分消丸加减:白术6g,炙甘草6g,猪苓(去黑皮)6g,姜黄6g,干姜12g,炒知母15g,茯苓(去皮)12g,砂仁12g,泽泻15g,橘皮15g,炒黄芩15g,炒黄连15g,半夏15g,炒枳实10g,姜厚朴30g。

若膨胀渐消可改用大承气汤加减。

5.肾阴不足,骨枯髓减

[主证]患儿见鸡胸龟背,体质羸瘦,骨质软弱,行走佝偻,面色无华,精神萎靡,纳谷不香,少气乏力。舌瘦苔少,脉细弱。

[治法]填精补肾,益血益气。

[方药]补天大造丸加减:制河车1具,熟地黄30g,鹿茸6g,泽泻15g,山萸肉15g,茯苓15g,枸杞子15g,菟丝子15g,五味子10g,天麦冬各10g,肉苁蓉10g,杜仲10g,膝15g,补骨脂15g。

目微黄加茵陈、金钱草;有精神异常者加沙参、枸杞、枣仁、郁金。

【预防】

一、含铜量高,禁止摄食的食物:肥猪肉、动物内脏(猪肝、牛肝)、小牛肉等肉类;蟹、虾、乌贼、章鱼、贝介类等鱼贝类;黄豆、青豆、黑豆、扁豆、熟荤豆等豆类;花生、芝麻、胡桃等坚果类。此外,蘑菇、牡蛎、蜈蚣、全蝎等含铜量也高。

二、含铜量较高,尽量少食的食物:小牛肉、鸡蛋、菠菜、香菜、芥菜、葱、茄子、蜂蜜、芋头等。

三、含铜量低,适宜日常吃的食物:精白米面、萝卜、藕、苤蓝、芹菜、小白菜、瘦猪肉、瘦鸡鸭(去皮去油)、铃薯等。牛奶不仅含铜量低,长期服用有轻度排铜之效。

附:诊断标准

1.家族遗传史:父母是近亲婚配、同胞有WD患者或死于原因不明的肝病者。

2.缓慢进行性震颤、肌僵直、构语障碍等锥体外系症状、体征或/及肝症状。

3.肉眼或裂隙灯证实有K-F环。

4.血清铜蓝蛋白<2.16μmol/L或铜氧化酶<0.2OD。

5.尿铜>1.6μmol/24h。

6.肝铜>250μg/g(干重)。

判断:①凡完全具备上述1~3项或2及4项者,可确诊为临床显性型。②仅具有上述3~5项或3~4项者属无症状型WD。③仅有1、2项或1、3项者,应怀疑WD。

附:疗效评定标准

O级: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和脑电图正常,能正常生活和工作。

Ⅰ级:言语清楚或稍缓慢,步态正常或稍欠稳,上肢轻微震颤,肌张力轻度铅管样增高;或(及)轻度肝、脾肿大,肝功能正常范围。能自理日常生活及从事轻工作。

Ⅱ级:言语缓慢,口齿稍欠清晰;四肢轻度挛缩,有较明显震颤或舞蹈样不自主运动;中~轻度肌僵直或肌张力减低,动作笨拙,吃饭、端水易洒落。或(及)肝、脾轻~中度肿大,肝功能正常或轻度损害。能在别人协助下料理部分日常生活。

Ⅲ级:发音偏低,语调平,无抑扬,但能准确表达内容;吞咽稍慢,能喂饲半流汁或软食;四肢中度挛缩畸形,肌力Ⅳ~Ⅴ°。能扶持下站立及短距离行走,能独坐或半卧;四肢肌僵直显着或高度震颤。或(及)中度以上脾肿大、轻~中度腹水,中度肝功能损害。能在轮椅上生活,日常生活大部分或全部需人协助。

Ⅳ级:发音低微,言语含糊不清,仅能讲几个单词或不连贯短句,家属可理解其部分内容;吞咽缓慢,能喂饲流汁或半流汁饮食,有时返呛;四肢重度挛缩畸形,肌力Ⅰ~Ⅲ°。严重肌僵直或震颤,呈扭转痉挛状态。或(及)中度或高度脾肿大、腹水,严重肝功能损害。卧床不起,一切日常生活包括翻身在内全部需人协助。

Ⅴ级:植物人状态或肝昏迷。不能言语,四肢重度挛缩畸形,无主动动作;或高度腹水,严重肝功能损害。

临床痊愈:经治疗后达0级者。

显效:治疗后达Ⅰ级,或改善达Ⅱ级以上者。

有效:治疗后达Ⅱ级,或改善达Ⅰ~Ⅱ级者。

无效及恶化:治疗后改善不足Ⅰ级,或加重者。

上一篇:帕金森病 下一篇:神经内科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