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计的范围及其内容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企业管理出版社《涉外会计实用手册》第693页(5248字)

国际会计是会计国际化近二三十年发展的结果。三四十年以前,虽然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一直在连续不断地进行着,但是国际领域的会计在世界各国会计学术界与职业界中,还仅仅是会计理论与实务的一般组成部分,因此还没有成为一个学科。大约在本世纪60年代,美国和北欧开始重视国际会计的系统研究。当时的研究是分专题开展的。这些专题包括进出口业务所涉及的会计问题,在国外开设分公司和子公司等国际经营活动有关会计问题,各国会计制度、会计标准的设置和比较,以及国际会计标准的协调等。其中,成立了一个国际会计研究机构,发表了众多的研究成果,使国际会计成为一个新的会计学科。

国际会计是以各国不同的经济组织进行超越国界的经济贸易活动、理财活动和在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方面引起的特殊问题为研究对象,谋求各国不同的会计准则、报告准则和会计审计制度在经济交往中相互协调的会计学科。它既是财务会计在国际范围内的发展,又包括管理会计在国际化经营的运用;开展了对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国外分子公司间会计的研究,包括对各国会计标准及其比较的研究。

一、国际会计的范围

作为一门新兴的会计学科,国际会计的体系沿不成熟。不同的会计学者对国际会计持不同的看法,并在自己的看法指导下进行范围各异的国际会计方面的研究。美国会计学者韦里奇(Weirich)、区弗里(Avery)和安德森(Anderson)在《国际会计》1971年秋季号上,从三个方面对国际会计提出其研究内容,并分别提出其名称,确定其范围:

(一)世界会计(World Accounting)

这一概念把国际会计作为一个全球体系,一种永久性的制度。根据这一概念,国际会计应当探讨建立一个能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适用的原则、程序和方法。虽然为最终建立这样一个为世界范围所公认的会计标准的理论探讨和实务活动已经展开,但是,这些标准应该为所有的国家所采用。在这个意义上,国际会计也称全球会计(Global Accounting)。这种概念只能看作国际会计的最终目标。但要实现这个目标,仍需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二)国际会计(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这一概念的持有者探讨所有国家的会计原则和方法,并加以比较,以便在国际之间发生的会计问题需要处理时,从中可找到共同适用、双方接受的原则。因此,这一概念承认各国存在着差别很大的多样性会计理论、会计原则、会计准则和技术方法。国际会计从这种现实出发,客观地描述各国的会计原则、会计准则、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同时,研究各国提供会计信息和传递会计信息的不同手段。

从研究方法来看,国际会计又分两种,描述性的国际会计和比较性的国际会计。描述性的国际会计是不加评论地描述世界各国的会计的主要内容。一般来讲,描述的对象不仅是不同国家的会计职业、审计和报告准则、会计原则以及财务报表的格式,而且还要包括务各国若干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证券的手续等。比较性的国际会计必须在描述性国际会计基础上生成。比较性的国际会计要从会计的环境到会计制度、原则、准则、程序、方法等各个方面来比较各国的异同。会计的比较研究可以在两个国家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多国之间进行。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将世界各国会计分成若干个不同的类型或若干个不同的会计模式。

这一概念并不要求建立国际公认的统一的会计标准,在承认差异、理解差异产生原因的同时,达到使从事国际企业核算工作的会计人员不仅能了解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会计思想和实务,而且也能了解更多会计,使得会计语言具有更大沟通能力的目的。

(三)国外附属公司会计(accounting ofForeign Subsidiaries)

这种概念认为,国际会计指的是一国母公司与其国外子公司之间的有关会计问题,又称跨国公司会计。跨国公司母公司的经营业绩不能仅从其自身的经营活动及其成果来评定,除此之外,还要考查其国外分、子公司的各项经营活动及其成果。母公司本身的经营活动和其海外分支机构的经营活动特别是其与母公司之间的往来业务,就成了跨国公司和其分支机构所组成的国际企业会计的两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国外子公司一般要按所在国的货币折合为会计的记帐单位,按所在国的会计原则、会计制度进行日常会计处理,并按所在国的有关规定编制财务报表;跨国公司母公司所在国与海外子公司所在国的会计原则、会计制度、会计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必然要影响两者财务报告和经营绩效的可比性。海外分公司一般采取独资的形式,海外子公司一般有所在国的股份参与其中,因此,海外分公司受到所在国会计原则等的影响要比海外子公司小得多,但所在国会计原则等仍对海外分公司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持这种概念的人强调,国际会计应该主要研究海外分、子公司所在国的会计原则、会计制度、会计方法与母公司所在国的相关内容的差异及其协调,国外分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如何折算调整和重新表述,母公司与海外子公司财务报表的合并,通货膨胀因素的会计处理,不同国家税法的影响,等等。

现在,国际会计界对上述分类具有下述近乎统一的评价:上述三种分类具有一定的理由,但各自不能全面囊括国际会计的确切内容;世界会计是一种可以人为努力方向的理想;国际会计至多是国际比较会计;国外附属公司会计的研究范围太小了。但是,上述分类不仅提出时间较早,而且也能概括国际会计研究工作者进行国际会计研究活动的不同侧重点,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国际会计的内容

(一)确定国际会计内容的原则

国际会计的内容在目前还众说纷纭,尚未形成意见比较一致的体系,而且我们引进国际会计还要照顾我国的国情。因此,我们认为,确定国际会计的内容,应遵循下述原则。

1.强调国际会计的实务性

企业会计是一种实务活动,国际企业会计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更为广泛的系统视角,但是,既然是一种实务色彩浓郁的活动,就必须对其可操作性的部分给予足够的重视。也许只有这样,才能使国际会计中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内容,如外币折算、财务报表的调整与合并等,能够顺利地进入长期以来的以实务为主的中国会计学术界,直到中国会计实务界,才能够达到国际会计为我所用的有益效果。

2.兼顾国际会计内容的广泛性

虽然国际会计研究的内容尚无明确的界限,但是其广泛的研究内容都不能够被忽视。因为其界限尚不明确,也因为国际经营的重点随时代、随国度而漂移,对国际会计内容的广泛把握就能够便利研究者和学习者能够及时地调整知识结构和主攻方向,以跟上国际会计学术水平的发展步伐。

3.兼顾中国会计国际化的特色

中国企业的国际经营还处于起步或初级阶段。不管是资本还是会计方法,都处于引进、消化、吸收的阶段;打出去站住脚、扩大全球经营的努力虽在发韧,但尚未形成强劲的热衷,这就要求在国内而不是在国外为国际会计的引入找一个适当的着陆点;进一步讲,就是以国外跨国公司母公司在中国的众多子公司而不是中国屈指可数的实施海外经营战略的跨国公司为“嫁接”的场所。这就是中国国际经营中会计国际化的特点所在。

(二)国际企业会计的具体内容

根据上述原则,编着者认为国际企业会计的内容应包括以下三项:

1.国际企业会计的理论背景与高层视角

国际企业会计的理论背景以国际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组织结构的理论探讨为前导,以国际会计的理论研究为基础,构造一个国际企业会计的理论框架,以带动国际企业会计的详细讨论。

国际企业会计的高层视角是在构造国际企业会计体系时以跨国公司会计和国际(中外合资)企业会计为重点的情况下,介绍国际比较会计和世界会计的主要内容。以提供本书中未能展开讨论的国际会计的深层次或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和方向。

2.国际(中外)合资企业会计

国际合资企业是国际企业的基本的组织单位。国际企业是一个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其举办的众多的国际合资企业(当然也包括其境外设立的海外分公司)共同构成的。如果说国际会计在最狭义的意义上就是跨国公司母公司与海外子公司之间的会计问题,那么海外子公司(即国际合资企业)一整套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就是产生国际会计的一个源泉(另一个源泉是跨国母公司自身的会计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合资企业会计是国际会计的“母亲”。因为国际合资企业会计中已饮食了国际会计形成与发展所必须的“基因”类要素。国际合资企业会计理应成为国际企业会计的基本内容。

3.国外附属公司会计

国外附属公司会计是国际会计中具有操作性的内容,是跨国母公司与其子公司之间的会计问题,这是国际企业会计的主要内容,甚至也是国际会计的主要内容。

美国国际会计学者乔伊(F.D.SChoi)和米勒(G.GMueller)在1978年合着的《多国会计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Multinationed Accounting)中列举了国际会计的九个内容。

(1)国际会计的类型;

(2)外币折算和通货膨胀会计;

(3)跨国财务报告和信息的揭示;

(4)国际会计准则和有关国际会计组织;

(5)欧洲经济共同体会计;

(6)多国经营活动的理财计划;

(7)管理信息系统和控制;

(8)多国税收和划拔价格;

(9)其他(当前问题和今后发展)。

1984年他们又在《国际会计》一书中重新调整国际会计的组成内容,内容如下:

(1)会计的国际面;

(2)概念的发展;

(3)比较会计惯例;

(4)外币折算;

(5)通货膨胀会计;

(6)更多的会计问题;

(7)财务报告与揭示;

(8)分析外国财务报表;

(9)审计;

(10)管理会计;

(11)划拨价格和国际税收;

(12)国际准则与国际组织。

尽管划分有区别,但其基本内容都是一致的。这些内容,只有在国际合资企业会计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全面研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