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医古籍出版社《简明家庭中医药便览》第285页(2441字)

花生,即落花生,或称长生果,《滇南本草》称落花参。种子称花生米、花生仁,种仁外皮称花生衣。一般均熟食。为重要之油料作物,食用植物油原料。常见的两种,荚大的一般每荚1~2粒种子,少见3粒的,习称大花生;荚小的种子粒也小,每荚种子1~3粒,少见4粒的,习称小花生。

花生米(花生仁)、花生衣、花生皮(壳)、花生油、花生秧、花生叶均可作药用。

花生米,为花生的食用部分,极富营养价值。一般均与花生衣同在一起,加工食品常与花生衣分离。有人讲:几粒花生米的营养价值赶得上一个蛋。这主要是指蛋白质和脂肪而言。花生米和鸡蛋主要营养成分的比较:花生米所含蛋白质约为同量鸡蛋的1.5倍;油脂为同量鸡蛋的3~4倍;热量为同量鸡蛋的3倍;主要矿物质为同量鸡蛋的1~3倍。实际花生米所含的油脂,花生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约占90%以上;而鸡蛋中的油脂,不饱和脂肪酸不足60%。花生油为替代动物脂肪类食物之佳品。从防治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老年病角度来看,花生米的营养价值比鸡蛋更高。

但应注意:花生米如果保管不善,容易发霉。发霉的花生米有毒,味劣,常易含致癌的黄曲霉素,应弃去不食。

《滇南本草》称:落花生补中益气,多则滞气。盐水煮食养肺,治肺痨。《民间简易良方》治全身黄肿,任意食落花生,渐渐即愈。

又,福建省《中医验方》治气肿:花生仁二两(63g)、赤小豆三钱(35克)、红枣七粒、蒜头三个、鲜葱茎十二节,水煎服。类似方还有《现代应用中药》治脚气:带衣的花生米三两(94g)、赤小豆三两、红枣三两,煮汤,一日数回,饮用。一般所说“黄肿”、“气肿”乃至“脚气”,常包含营养不良性浮肿,或贫血浮肿,上两方应有效。

《陆川本草》治乳汁少:花生米三两(94g),(前腿)脚一条,共炖服。

中国药学大辞典》引童鹿庵语:“花生本有涤痰之功。予家凡患咳咽,止用生花生,去壳、膜,取净肉,冲汤服,痰嗽自安。……世俗以火炒食,反能生痰矣。”《中药大辞典》引《杏林医学》治久咳、秋燥,小儿百日咳:花生(去嘴尖),文火煎汤调服。河南省开封市卫生局《科技资料选编》(1972)介绍花生衣治疗慢性气管炎:取花生衣二两(63g)加水煎10小时以上,浓缩到100ml,加糖。每日分2次服。10日为一疗程。治疗407例,近期控制8例,显效74例,好转230例,仅95例无效(23.3%)。

近代引起轰动的是花生米的止血功能,尤其对血友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功效。后来确认:花生衣的疗效比花生米本身强50倍,炒熟后,疗效减弱20倍。已有花生衣注射剂制成。家庭可仿制宁血糖浆、花生衣片(参考《全国中草药汇编》)。

宁血糖浆:花生衣500g,加6~7倍量水浸没,煎煮2小时,过滤。加热浓缩滤液,加蔗糖500克,溶解后加水使成1000ml。(原方加苯甲酸钠3g。苯甲酸钠即安息香酸钠,起防腐作用,家用不便时,可暂不加,但应注意防腐,在冷暗处放置。)每日3次,每次服10~20ml。

花生衣片:花生衣500g,加10倍量水煮1.5小时,过滤。滤液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加热浓缩至膏状,置85℃以下烘干,粉碎,加10%糖粉、10%淀粉制粒、压片。片重0.3g(相当花生衣膏粉0.25g左右),每日3次口服,每次4~6片。家用不便时,可不必压片,制成干粉后直接服用,每次1~2g,。

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鼻衄、齿龈出血以及肝病出血、肿瘤出血、术后出血或内脏出血等症:宁血糖浆每次服10~20ml,每日三次。花生衣片每次服4~6片;或用粉,每次1~1.5g,每日三次,饭后服。儿童酌减。

花生皮(壳)治疗冻疮:将花生皮炒黄,研成细粉,每50g加醋100ml调成浆状,另取樟脑1g,用少量酒精溶解后,加入调匀,厚厚涂于冻伤处,用布包好。治疗50余例,一般2~3天即愈。(据《中药大辞典》。家用如酒精不便,可用65度白酒代替。)

《滇南本草》:“采叶治毒疮,其效如神。”又,“枝叶治跌打损伤,敷伤处,”《全国中草药汇编》:花生叶可治失眠,鲜叶2两(60g)浓煎成15~20ml,睡前服。

蛔虫性肠梗阻,用花生油8两(250g)口服或胃管注入。每4~6小时一次,儿童酌减。一般于第二次服花生油后,用驱蛔灵驱虫。

(《全国中草药汇编》)又,据孙传春介绍:熟花生油内服,15岁以下者每次服60ml,服后6小时不见好转者再重复一次。少的服一次,多的服四次。16岁以上者,每次服80ml,少的一次,多的三次。

服后呕吐者可加调味剂从胃管注入。同时配合一般支持疗法。严重者禁食。服油后,少数病人于当日或次日排出蛔虫,绝大部分病人1~2天症状缓解,2~3天症状、体征消失。81例患者,仅1例无效(山东医刊1963年2期)。另据番禺县人民医院外科介绍:花生油50~200ml一次顿服或二次分服,治疗成人肠扭转2例,小儿蛔虫性肠梗阻7例,均治愈一般6~10小时内腹痛减轻,8~10小时排气、排便、排虫(广东中医1962年1期)。

上一篇:栗子 下一篇:简明家庭中医药便览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