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工会工作手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工会的群众性特点是什么?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企业管理出版社《工会工作手册》第92页(1522字)

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在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工会仍具有显明的阶级性和广泛的群众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工会的阶级性,表现在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的阶级组织,必须体现和维护工人阶级的整体利益。工会不是任何阶级成员都可以加入的组织,它以工人阶级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由于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会组织在不断扩大,工会作为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性更加明确。工会的群众性,则表现为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以代表和维护工人阶级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的直接任务的。在阶级性与群众性的关系上,群众性的特点将会更为突出。

工会群众性的特点更为突出,是由于市场经济的特点而决定的。在计划经济下,工会的群众性虽然也被强调,但在更大程度上,特别是在实际工作中,则是突出和重视工会的阶级性。在当资产阶级已不复存在的情况下,工人阶级的利益与工人阶级领导的国家利益几乎是等同语,因而强调工会的阶级性,即是强调国家和全体人民的利益。所以,工会在实际工作中是把国家和全国人民的总体利益放在职工的具体利益之前和之上。就工会本身来讲,虽然也努力试图代表职工群众的利益,但在具体关系的处理中却很难实现。这种状况是与计划经济的总体要求和特点分不开的。因而,工会无法作为这种群众利益的代表,其群众性的特点自然也无法充分实现。

市场经济下工会群众性的突出,是以社会利益由一元化向多元化的发展为社会原因的。市场经济下社会利益的分化即表现在工人阶级外部也表现在工人阶级的内部。而工人阶级内部的利益分化,使得这种对于工会必须要突出其群众性,真正作为工人阶级群众的组织的要求更为直接和迫切。工人阶级内部的这种利益分化,主要表现在工人阶级内部的经营者管理者和劳动者之间,这种分化是以市场经济下劳动关系的变化为依据的。

在公有制企业中,作为企业的劳动力使用者的厂长经理及其管理者与作为劳动者的一般职工,双方在企业中的身份、地位、作用及其自身利益等方面的差别越来越明显。而在计划经济下这种差别是不大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双方,不仅是一种合作关系,而且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一般说来,效益最大化是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目标追求,而收入最大化是劳动者的目标追求。另外,劳动者和国家及社会之间也存在着利益的差别和矛盾。尽管职工、企业和国家都具有工人阶级的性质,但仅仅强调工人阶级的阶级性是无法解决和处理这几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只有承认各方的具体利益,以具体利益为关系处理的出发点,以共同利益为关系处理的目的,在具体利益的正确处理中实现共同利益,才能使市场经济正常的运作。这种状况对于工会的要求,即是要真正体现工会的群众性,切实成为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代表。工会的群众性,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工会要成为工人阶级中劳动者利益的代表者,必须是代表职工群众利益的组织。否则,工会在市场经济下便难以发挥作用。

在私有经济的企业中,由于其劳动关系具有劳资关系的性质,劳动者群众与雇主的关系是阶级关系,双方的差别和矛盾,是阶级之间的差别和矛盾。劳动者群众的利益即工人阶级的利益。而雇主的利益,是不包括在工人阶级的利益之中的。因而在这一类的企业中,工会的阶级性和群众性所涉及的利益的外延是一致的,劳动者的利益即是工人阶级的利益。因而,强调工会的阶级性,在具体实行中仍是表现为工会对于职工利益的代表,阶级性是通过劳动者群众的利益表现出来的。这与国有企业中工会的阶级性与群众性所体现的关系特点是不一样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