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整骨手册

闭合插钢针内固定

书籍:整骨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整骨手册》第101页(2019字)

闭合插钢针内固定,是一种非开放性的内固定。方法简便、有效、易行。单纯外固定比较困难的骨折,辅以闭合插钢针内固定,效果较好。

【适应症】

一、骨折部位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高度肿胀,或伴有神经、血管损伤不宜夹板固定者。

二、关节内及近关节处骨折,夹板固定不稳定者。如内,外踝骨折,肱骨内、外髁骨骨折等。

三、超过两周的肱骨髁上骨折,桡骨远段骨折,内、外踝骨折等,单纯夹板固定不稳定者。

四、并列的两骨骨折,如前臂双骨折、跖骨骨折、掌骨骨折,小夹板固定不稳定时,可选其中的一骨或两骨闭合插针固定。

【术前准备】

一、骨钻、骨锤、纱布、绷带及皮肤消毒用品等。

二、根据骨折部位的不同,选择适当的钢针。

直径1~1.5毫米骨圆针:适于内、外踝骨折。肱骨内、外髁骨折、掌、跖骨骨折。

直径2毫米骨圆针:适于肱骨髁间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大结节骨折、胫骨髁骨折。

直径2.5~3毫米骨圆针:适于股骨髁及股骨髁上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尺骨近段或桡骨远段骨折等。

直径3.5毫米骨圆针:适于小儿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等。

三棱形髓内针:适于尺、桡骨中段骨折。

【固定方法】

一、插针时,将肢体置于有利于保持整复后位置和便于操作。放妥后,由助手扶持固定伤肢。

二、穿刺点定位

(一)桡骨骨折,在桡骨茎突最高点偏背侧。

(二)尺骨骨折,在尺骨鹰嘴突的最高点。

(三)肱骨下端(肱骨内髁骨折例外),在肱骨外髁外下缘。

(四)内踝骨折,在内踝前下缘。

(五)外踝骨折,在外踝前下缘。

(六)胫骨上端(除胫骨外髁骨折外),在胫骨平台的内前侧插入。

(七)股骨下端(除股骨外髁骨折外),在膝关节内侧,股收肌结节下2厘米。

三、插针方向及深度:一般长管状骨骨干骨,由一侧进针者(如桡骨骨折),针刺入皮下后,使钢针与骨干呈15~20度角刺入骨皮质,进针3~4厘米后,将钢针尾压低,使与骨干相平行,沿髓腔将钢针打入并穿过近侧骨折段8~10厘米。如系关节内或近关节处骨折,进针点应以骨折片为中心。钢针呈45~60度斜行插入,将骨片固定于近折段,注意针尖不应超过对侧骨皮质,最后将针尾弯曲,埋于皮下。如估计三周内可拔除钢针者,针尾可留于皮外,无菌敷料包扎。

四、辅以外固定:钢针内固定术后,应根据其稳定情况,辅以适当的外固定。一般上肢可给予铁丝托固定,下肢可辅以小夹板固定。如软组织有损伤,不能耐受小夹板固定时,可暂给予石膏托固定,待情况允许后,再换小夹板固定。

五、固定时间:踝部、髁部、髁上、粗隆部,以及肱骨上端等松质骨部位,骨折愈合快,一般在伤后3~4周(小儿2~3周)拔出钢针,骨干(如尺桡骨干骨折)骨折则需固定5~7周。

【注意事项】

一、插针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原则,防止发生感染。

二、关节内或近关节处骨折,插针要求一次成功,避免反复多次插入。此部位均属松质骨,多次穿刺易造成固定不牢。

三、骨干骨折,当钢针穿至骨折端时,需将骨折良好对位,然后助手固定骨折处保持对位,术者继续将钢针打入。

四、其他注意事项同夹缚固定。

上一篇:夹缚固定 下一篇:整骨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