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南大学出版社《虞张冯中医儿科手册》第349页(3794字)

呕吐是由于食管、胃或肠道呈逆向蠕动,同时伴有腹部肌肉强力收缩,使食管、胃或肠道内容物从口、鼻呕出。急性大量呕吐或长期反复呕吐可致水、电解质紊乱和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及生长发育障碍。严重呕吐可致呼吸暂停、窒息及吸入性肺炎。平时所见的小婴儿漾奶、溢乳及少见的反刍现象不视为呕吐。引起呕吐的常见病因除消化道疾患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全身或局部感染性疾病,某些遗传性、代谢、内分泌疾病,各种中毒及心理因素均可引起呕吐。对呕吐的治疗主要为病因治疗及对症处理。

古人云:有声有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哕。由于呕与吐常同时发生,故合称为呕吐。中医学认为,外感风寒、外邪犯胃、内伤饮食、胃虚挟热、胃阴亏虚、脾胃虚寒、肝气犯胃及跌仆惊恐等原因均可引起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致呕吐。严重的呕吐常使体液丧失过多,出现气阴亏损。长期反复呕吐,可导致脾胃虚损、津液耗损、气血不足等后果。

【辨证论治】

(一)风寒呕吐 多见于外感病初起。

〔证候〕感受风寒后突然呕吐,上腹不适,兼有恶风、恶寒或伴低热及全身不适。舌苔薄白。脉滑有力。指纹浮而红。

〔治法〕解表散寒,和胃降逆。

〔方药〕藿香正气散(汤)(见第六章上感节)减大腹皮,加连翘。

〔按语〕藿香正气散解表散寒,和胃降逆。方解见第六章上感节。方中生姜温中止呕,半夏降逆止呕,藿香化湿止呕,厚朴行气止呕,连翘解毒止呕,陈皮辛行温通、理气止呕。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姜中之姜酮与姜烯酮的混合物可抑制硫酸铜的催吐作用,被认为是止吐作用的有效成分。半夏对阿朴吗啡(去水吗啡)、洋地黄或硫酸铜引起的呕吐,均有一定镇吐作用,其止呕的作用与抑制呕吐中枢有关。但生半夏则有催吐作用,故内服时应选用制半夏。半夏与生姜有协同作用。藿香对胃肠神经有镇静作用,对胃及小肠的运动则有抑制作用。

(二)胃热呕吐 多见于热性疾病。

〔证候〕呕吐频繁,发热心烦,口渴汗多,大便恶臭、秘结,头昏痛,面红目赤,唇红。舌质红,苔黄。脉洪而数。指纹紫。

〔治法〕清热泻火,降逆和胃。

〔方药〕白汤加减。

【歌诀】 见第四章流行性乙型脑炎节。

〔按语〕本方为白虎汤去粳米、甘草;加茹、夏、赭、连及大黄而成。膏、知、连、大黄清胃、泻火除烦;赭、夏、茹降逆止呕。现代医学研究:赭石具有镇静中枢神经的作用。

(三)伤食呕吐 多见于小儿饮食失调。

〔证候〕饮食不节,食滞不化而呕吐,吐物酸臭,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大便秘结或溏泻,粪便和肛门排气恶臭。舌苔厚腻。脉滑有力。指纹紫滞。

〔治法〕消食化滞,降逆止呕。

〔方药〕保和丸(汤)(见第七章小儿腹泻节)加生姜、竹茹。

〔按语〕保和丸消食化滞。方解见第七章小儿腹泻节。方中陈皮、法夏及加用生姜、竹茹均有止呕作用。大便秘结者加大黄。

(四)胃虚挟热呕吐 多见于小儿热病后期。

〔证候〕低热,乏力,干呕,口渴而饮不多,汗多。舌红而干,苔黄少津。脉细弱无力而数。指纹淡紫。

〔治法〕补虚清热,理气降逆。

〔方药〕济生橘皮竹茹汤加味。

【歌诀】 橘竹姜枣治呕呃,参草夏苓枇杷麦。

〔按语〕本方为原方加代赭石而成。方中橘、夏、茹、姜、杷、赭降逆止呕,茹、杷、麦清热润燥,赤茯苓清热降火,参、草、枣补气益胃。我们应用此方加减治疗小儿热性病体虚呕吐者,疗效较好。

(五)胃阴虚呕吐 多见于小儿热病后期。

〔证候〕发热、呕吐频繁,干呕,口渴欲饮,汗多,似饥但不欲食,食则呕吐,常伴有干咳少痰,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唇干。舌红少津,少苔或花剥。脉细数。指纹紫滞。

〔治法〕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方药〕沙参麦冬汤(见第四章麻疹节)去扁豆、甘草,加枇杷叶、竹茹、石斛。

〔按语〕沙参麦冬汤滋养胃阴,甘寒清热。方解见第四章麻疹节。加用杷、茹清热止呕,杷叶背面毛甚多应包煎或刷去毛后再煎,否则可因刺激喉部作痒,反引起呕吐;石斛滋阴养胃生津,动物实验证明它能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本方与橘皮竹茹汤相比较,均可用于热病后期的余热未清伴呕吐者。本方适于胃热伤阴者,后方则宜于气阴两虚者。

(六)脾胃虚寒呕吐 多见于小儿营养不良体虚呕吐者。

〔证候〕不欲进食或食后即呕,呕出未消化食物,肢体倦怠,腹胀便溏或完谷不化,四肢不温。舌质淡而润,苔白。脉沉细无力。指纹淡。

〔治法〕温中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理中汤(见第七章小儿腹泻节)减甘草,加法半夏、神曲、砂仁、藿香、吴茱萸、公丁香。

〔按语〕理中汤温中祛寒,补益脾胃。方解见第七章小儿腹泻节。加用夏、砂、藿、吴、丁温中降逆止呕,神曲消食化滞。

【单验方与针灸】

1.生姜汤 生姜适量浓煎频服,止呕效佳。

2.复方生姜汤 生姜5片,灶心土10~30g,法半夏、代赭石各3~10g,陈皮2~6g,水煎服。有热者加黄连。

3.柿子蒂 取柿蒂3枚,加刀豆壳6g煎服。经实验研究表明,该两药均有镇吐作用。

4.左金丸 用于肝气犯胃、肝胃不和之呕吐(其吐每因情志刺激而加重,易怒易哭,舌边红、脉弦、指纹青)。成人每次3~6g,每日2次。小儿酌减。如用煎剂,配方时应注意黄连与吴茱萸之比为6∶1,重在清肝泻火,和胃降逆。

5.玉枢丹 又名紫金锭(丹)。可用于食物中毒引起的恶心呕吐,胸腹胀痛。成人每次0.6~1.5g,每日1~2次,温开水磨服或捣碎冲服。小儿用量酌减。

6.针灸 针刺内关、足三里、中脘主穴,配穴可取内庭、太冲。艾灸主穴为天枢、关元、气海。

7.董廷瑶名中医独特手法 对新生儿、小婴儿胃、食管反流呕吐,采用家传手法按压“火丁”以止呕。具体操作手法:医者以消毒后的示指蘸少量冰硼散,快速按压舌根部的“火丁”(是指与腭垂,即悬雍垂相对的会厌软骨局部突起,甚至高耸尖硬,此为浊邪火热熏蒸,形成“火丁”),随即退出手指,隔日按压1次,3次为1个疗程,多数患儿经1个疗程后即愈。有效率95%以上。若呕吐未止者,可再作1个疗程。该研究(曾做动物实验)曾获1994年度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

【体会】呕吐为小儿常见症状,治疗的基本原则在于根除病因。中药生姜、半夏、藿香、竹茹、灶心土、吴茱萸、代赭石、旋覆花、芦根、公丁香、柿蒂、刀豆子或壳及连翘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止呕效果。若与陈皮、砂仁、厚朴等行气和胃药合用,可加强止呕效果。一般治疗小儿呕吐,常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上述止呕药物并与理气和胃药合用。进药困难者,可浓煎冷服并多分几次服用,每次仅服几滴或一茶匙,每间隔10~15分钟服药1次,以减少因服药导致的呕吐。呕吐较重者,亦常先用针刺止呕,再服中药加强止呕效果。对于严重呕吐而致水、电解质明显紊乱者,应中西医两法进行治疗。

上一篇:发热 下一篇:虞张冯中医儿科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