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实用正骨手册

骨盆解剖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正骨手册》第183页(3573字)

(一)骨盆骨与骨连接 骨盆由左右髋骨与骶骨和尾骨借左右骶髂关节、耻骨联合和骶尾联合以及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连接成骨盆,为连接躯干和下肢的重要结构。骶骨岬和两侧髂骨弓状线、耻骨梳和耻骨结节形成一环形线,称为界线,线上部无骨性前壁称为大骨盆;线下为小骨盆,四壁均为骨性,其内外表面为肌肉和筋膜覆盖。骨盆腔内容纳泌尿、生殖和消化器官以及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

1.髋骨 由髂骨、坐骨、耻骨三骨组成,出生后三骨间为软骨联结,在16岁左右形成骨性联结,成为形状不规则的髋骨。在髋骨外侧中央为髋臼,与股骨头构成髋关节。髋骨后端有一耳状面与骶骨耳状面构成骶髂关节,两侧耻骨上下支的内侧相互结合构成耻骨联合。

2.骶骨和尾骨 骶骨由5节独立的骶椎于17~25岁时融合而成,骶骨呈略为扁平的三角形,稍向后下方弯曲。在骶骨外侧部上2或3节两侧各有一耳状面;骶骨上方中央的椭圆形骨面称骶骨底,借椎间盘与第5腰椎相连接。骶骨骨盆面平滑略凹,有4对骶前孔与骶骨椎管相通,骶神经前支及血管由此通过;骶骨背面粗糙凸隆,亦有4对骶后孔,骶神经后支及血管由此进入椎管。第5骶骨椎体构成骶尖,借椎间盘和韧带与尾骨相接。

3.骶髂关节 属滑膜性微动关节,由骶骨和髂骨的耳状关节面构成。在成人关节软骨表层为纤维软骨,深层为透明软骨,两个关节面凹凸不平互相嵌合。骶髂关节腔的方向是由后内斜向前外,其关节囊虽较为薄弱但关节周围有6个方向不同的韧带组成稳定的坚韧结构。位于关节前方的骶髂前韧带宽而薄,有防止髋骨外旋的作用;骶髂后韧带由短和长韧带组成,长韧带又可分为内、外两束;骶髂骨间韧带充填于关节囊的上方和后方,为骶髂后韧带覆盖,是全身最坚强的韧带。当半盆遭受强大的内旋外力时,此韧带常保持完好,而其附着处的骨质被撕脱。位于关节后方的骶髂后韧带和骶髂间韧带形似悬吊式桥梁的钢索,将前宽后窄的骶骨悬吊并牢固固定于两髂骨之间,是为骶髂关节后方的主要稳定机制。

髂腰韧带起于第5腰椎横突和髂骨嵴之间,部分纤维止于髂窝与骶骨底。骶结节韧带起自髂后下棘、骶骨下部的外侧缘和尾骨的上部,韧带呈扇形,斜向外下方止于坐骨结节内侧缘和坐骨下支。骶棘韧带位于骶结节韧带的前方,较薄,呈三角形,起自骶骨和尾骨的外缘,向外止于坐骨棘。此两韧带有限制半盆内旋,垂直位移和骶骨向前旋转的作用,有助于骶髂关节的稳定。此外,骶骨上宽下窄,嵌合于两髂骨之间,有如拱门或石桥之结构,负重越大则嵌合越紧。总之,由于骶髂关节特殊的骨结构和多个坚强韧带的加固,使之极为稳定,惟有在高能量外力作用下,方可伤及骶髂关节。

耻骨联合位于左右耻骨联合面之间,联合面上被覆透明软骨,借纤维软骨板连接,成为耻骨联合。软骨板内有一矢状狭窄的缝隙,称为耻骨联合腔,腔内无滑膜被盖。位于耻骨上方的耻骨韧带亦称耻骨上韧带,前方的耻骨前韧带,后方的耻骨后韧带和张于两侧耻骨上下支之间的耻骨弓状韧带,共同加固耻骨联合,以抗衡负重或遭受外力时的张力、压力及剪切应力。

(二)盆腔与盆腔内脏器 小骨盆上下口之间称为盆腔。骨盆上口又称骨盆入口,骨盆下口又称骨盆出口。盆腔前壁为耻骨联合、耻骨及弓状韧带,两侧壁为髋臼、坐骨上支、骶骨棘和骶结节韧带。后壁为骶骨、尾骨和梨状肌。左右肛提肌和尾骨肌及其筋膜构成盆膈,状似漏斗,张于盆壁之间,内有直肠末端通过,尿生殖膈组成盆底,封闭整个骨盆下口,有承载盆腔及盆腔脏器的作用。

盆腔可分为盆腹膜腔、盆腹膜下(外)腔和皮下腔三个层次。盆腹膜腔是腹膜腔的延续,其中容纳部分直肠、结肠和回肠。在女性还有子宫及其附件和阴道的最上部。盆腹膜外腔是腹膜外、盆筋膜上的腔隙,直肠和膀胱的腹膜外部分,输尿管的盆部、血管神经等位于其中。此外,男性的前列腺、精囊、输精管,女性的子宫颈和阴道上部也在此腔隙中。盆皮下腔在盆筋膜和皮肤之间,位于会阴深部,尿道及女性阴道位于前部,后部为直肠末端。

1.髂内动脉是供应盆腔内脏的主要血管,也是盆壁的血供来源。髂内动脉自髂总动脉发出,下降至小骨盆,分为前干和后干。后干发出髂腰、骶外侧、臀上、闭孔动脉,分布于盆壁、会阴和臀部,统称壁支。髂腰动脉行经大骨盆内,其分支供应腰大肌、腰方肌、髂肌、髂骨,其背支经腰骶椎间孔进入椎管分布于脊髓被膜和尾。骶外侧动脉沿骶骨盆面下行供应梨状肌、肛提肌,其分支穿越骶前、后孔,分布于骶后部皮肤、皮下组织及臀肌。臀上动脉,穿过梨状肌上孔进入臀部,供应梨状肌、闭孔内肌、臀大肌。闭孔动脉沿骨盆侧壁向前下方行进,紧贴闭孔内肌筋膜穿过闭膜管出骨盆。其盆内分支布于髂肌、髂骨、耻骨及膀胱,出骨盆后分支供应髋关节、孓肌、股方肌及股内收肌群。臀下动脉下行穿越梨状肌下孔,出骨盆至臀部;其盆内分支至梨状肌、尾骨肌、肛提肌及直肠周围组织,出盆后分支供应髋关节、臀大肌、髋外旋诸肌等以及坐骨神经。

2.脐、膀胱下、直肠下、阴部内和男性的输精管动脉或女性的子宫动脉,供应盆内脏器,统称脏支。阴部内动脉沿梨状肌下行至坐骨大孔下缘经梨状肌和尾骨肌之间穿过梨状肌下孔至臀部,再经坐骨小孔至会阴部供应会阴、肛门和外生殖器。由于此动脉发出多个分支至闭孔内肌和臀大肌等,因此有人将其列入壁支。其他4个脏支中,脐动脉和膀胱下动脉分布至膀胱,直肠下动脉至直肠,输精管或子宫动脉分别分布于前列腺和精囊或子宫和阴道。

3.行经盆腔的动脉除髂外动脉还有位于骶骨前方发自腹主动脉的骶正中动脉和来自肠系膜下动脉的直肠上动脉。

4.盆内静脉血流主要回流于髂内静脉。髂内静脉无瓣膜,其属支除脐静脉外,均与髂内动脉的分支同名并与同名动脉伴行。

5.髂内静脉的壁支中的臀上、臀下、骶外侧静脉各有两条静脉,脏支静脉多是从各脏器周围层叠交错的静脉丛起始,而后形成静脉干汇入髂内静脉。计有膀胱、子宫阴道,阴部和直肠4个静脉丛,此外与同名动脉伴行的两条骶正中静脉在骶骨盆面互相吻合,并与骶外侧、直肠属支和臀部静脉交通互相连结成网,形成骶前静脉丛。

6.骨盆区域血管丰富,无论动脉或静脉血管在髂内与髂外血管分支以及腹主动脉和腔静脉等一些分支之间均有吻合支互相连通。闭孔动脉在跨越耻骨水平支与耻骨联合处与腹壁下动脉的联结是一种变异,称为“死亡冠”,伤及此支会引起大出血。重度骨盆骨折者,出血量大,除骨折处出血外,盆内静脉,特别是臀上、阴部、闭孔、骶外侧血管和骶前丛易遭受损伤造成出血,但盆内动脉损伤出血的几率较少。

7.骨盆腔内神经主要为骶神经丛和盆部自主神经(植物神经),只有闭孔神经来自腰丛。骶丛由第四腰神经的一部分、第五腰神经前股和第二、三、四骶神经共同组成的腰骶干与1~5骶神经前支及尾神经组成。骶丛位于盆腔后壁,梨状肌前面,呈三角形,沿腰大肌内缘下行斜向下外,经骶髂关节前方至坐骨大孔出盆至臀部。骶丛发出的内脏支为盆腔内脏神经是副交感神经,分布于盆腔内脏;皮支为股后皮神经和臀下内皮神经分布于股后部,腘窝,小腿后面上部及部分会阴和臀部的皮肤。肌支中除支配股方肌、闭孔内肌、孑肌和梨状肌的短小的肌支外,臀上和臀下神经经梨状肌孔穿出至臀部,在坐骨结节和大转子连线中点处下降至腘窝。另一个混合神经为阴部神经,经梨状肌下孔至坐骨直肠窝,其分支分布于会阴皮肤及肛门和外生殖器。

8.盆部的自主神经(植物神经),主要是盆神经丛,由骶交感干的分支和盆内脏神经组成。其中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其副交感纤维支配膀胱、尿道、直肠的平滑肌和阴茎或阴蒂的勃起。骨盆骨折合并盆内脏神经损伤者可导致尿潴留和勃起障碍。

9.闭孔神经由腰1~5神经组成,穿过腰大肌向下外方,经骶髂关节前方下行,沿骨盆侧壁在闭孔血管的上方穿过闭膜管至股部。闭孔神经发出肌支、皮支和关节支,关节支自神经干后方发出,分布于髋关节,切断此支有缓解髋关节疼痛的功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