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针灸经验处方手册》第176页(2693字)

(一)穴位注射法的意义

穴位注射法又称水针疗法,以中医经络理论为指导,选用肌内注射药物,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相关穴位,通过针刺及药液对穴位的刺激和药理作用,调整机体功能,改善病理状态,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穴位注射法除有针刺的机械性刺激外,还有药液的化学性刺激及药理作用,药液在一定时间内滞留于穴位,使针刺感应得以加强和持续,从而延长了针刺效应和药液对机体的作用,所以,穴位注射法的作用是综合性的,对某些疾病能提高疗效。同时,穴位注射法由于用药量较肌内注射少,相应减少了用药的毒副作用。如盐酸哌替啶(度冷丁)常规注射,一般25~50毫克,有的患者可发生头晕、恶心、而小剂量(10毫克左右)穴位注射,效果相同,副作用则很轻微。

(二)操作方法

1.选穴处方 一般可根据针灸治疗时的处方原则进行辨证选穴,但作为本法的特点,常结合经络、穴位的触诊法选取阳性反应点进行治疗。如在背部、胸腹部或四肢部的俞募穴、郄穴、原穴、合穴等特定穴部位出现变形、变色及压痛处,或选择阿是穴,如较长肌肉的肌腹或肌腱损伤时,可取肌肉的起止点;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将药液注入到神经根附近。宜选择肌肉丰满处的穴位,还可选用耳穴等。选穴以精为要,一般每次2~4穴,不宜过多。

2.注射剂量 穴位注射的用药剂量差异较大,决定于注射部位及药物的性质和浓度。做小剂量穴位注射时,可用原药物剂量的1/5~1/2。一般以腧穴部位来分,耳部每穴注射0.1毫升,头面部每穴注射0.3~0.5毫升,四肢部每穴注射1~2毫升,胸、背部每穴注射0.5~1毫升,腰、臀部每穴注射2~5毫升。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如5%~10%葡萄糖液、生理盐水等用量较大,每次可注射10~20毫升;而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乙醇及特异性药物,如抗生素、激素、阿托品等一般用量较小,每次用量多为常规用量的1/5~1/2。中草药注射液的穴位注射常规剂量为每穴1~2毫升。

3.操作程序 首先使患者取舒适体位,选用适宜的无菌注射器和针头,抽取适量的药液,在穴位局部消毒后,右手持注射器对准穴位或阳性反应点,快速刺入皮下,然后将针缓慢推进,达到一定深度产生得气感应时,回抽无血,便可将药液注入。凡急性病、体强者可用强刺激,快速将药液推入;慢性病、体弱者宜用弱刺激,将药液缓慢推入;一般疾病则用中等边退边推药,或将注射针向几个方向注射药液。

4.疗程 急症患者每日1~2次,慢性病一般每日或隔日1次,6~10次为1个疗程。反应强烈者,可隔2~3日1次,穴位可左右交替使用。每个疗程间可休息3~5日。

(三)常用药物

供肌内注射的药物,多可选为穴位注射药。常用药液有以下4类:

1.中草药制剂 当归、红花、复方当归、板蓝根、补骨脂、柴胡、腥草、复方丹参、川芎等注射液。临床可根据病情选择使用,如用于活血祛瘀、止痛,可选用复方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用于清热解毒、消炎,可选用双黄连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银黄注射液;用于祛风通络、活血止痛,可选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丁公藤注射液、威灵仙注射液。

2.维生素类制剂 对于神经炎、食欲不振等症,可选用维生素B1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或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对于各种神经痛、偏头痛,可选用维生素B12注射液;治疗佝偻病、骨软化症、支气管炎,可选用维丁胶性钙注射液。

3.其他常用药物 治疗冠心病、肝炎、肾功能减退、肌营养不良,可选用辅酶A、三磷酸腺苷,以促进机体代谢;治疗精神分裂症,可选用2.5%氯丙嗪,以起镇静作用;治疗高血压及狂躁型精神病,可选用利血平注射液,以降压、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4.维持针感 可选用5%~10%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注射用水等。可以加强穴位的刺激、诱发得气、保持针感。

(四)注意事项

(1)对患者说明治疗特点和注射后的正常反应。如注射后局部可能有酸、胀感,甚或发热,暂时局部症状加重等现象,但数小时或1日后可逐渐消失。

(2)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如因消毒不严而引起局部红肿、发热等,应及时处理。

(3)必须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配伍禁忌、毒副作用、变态反应、药物的有效期、药液有无沉淀变质等情况。凡能引起变态反应的药物,如青霉素、普鲁卡因等,必须先做皮试,阳性反应者不可应用。副作用较严重的药物,使用时应谨慎。刺激作用较强的药物,亦应慎用。

(4)一般药液不能注入关节腔、脊髓腔和血管内,否则会导致不良后果。如药液误注入关节腔,可引起关节红肿、发热、疼痛等反应;误注入脊髓腔,有损害脊髓的可能,严重者可导致瘫痪。

(5)在主要神经干通过的部位做穴位注射时,应注意避开神经干,或浅刺以不达神经干所在的深度;若神经干较浅,可超过神经干的深度。如针尖触到神经干,患者有触电样感觉,应及时退针,更不可盲目地反复提插,可改换角度,避开神经干后再注射,以免损伤神经。

(6)内有重要脏器的部位不宜针刺过深,以免刺伤内脏。颈项、胸、背部注射时,切勿过深,药液也必须控制剂量,注射宜缓慢。

(7)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和三阴交、合谷穴等不宜用穴位注射法,以免引起流产。年老体弱、小儿、初次治疗者,选穴宜少,药液剂量应酌减。

(8)在注射过程中,如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恶心等晕针表现时,应及时出针,并按一般晕针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