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山大学出版社《脊髓损伤》第319页(1299字)
脊髓损伤后,在损伤平面或其上下,在损伤当时或以后尚可出现其他并发症,进一步加重神经症状。主要的并发症为硬膜外出血和延迟性脊髓空洞形成。
一、硬膜外出血
原有血液疾患者可出现硬膜外大量出血,但这种情况极为罕见。Bohlman在48例颈椎损伤尸检中,发现有4例有大的硬膜外出血,均系强直性脊柱炎病人。这是由于强直坚硬的脊柱骨折后,骨质大量出血,而因硬膜外腔有瘢痕固定使椎管静脉撕裂而出血不止。对这种情况,应立即将骨折部位固定或通过椎板切除术清除血块,或可使出血停止。
二、延迟性脊髓空洞形成
脊髓损伤后,其中央灰质可出现出血性坏死,以后逐渐液化,形成中央空洞。脊髓空洞症病变围绕中央管,首先累及经白质前连合的痛、温觉传导束,在相应节段出现双侧节段性痛、温觉丧失,最常累及脊髓颈段,但其他节段也可被累及,空洞还可伸延至脑干,形成延髓空洞症(syringobulbia),相应脊髓前、外侧及后索也可被部分累及而出现症状。
有3种损伤情况可引起脊髓空洞症:
(1)重复微损伤:某些体力劳动者受到毒性或有害刺激同时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脊髓中央管节段性闭合不全和颅颈交界处第四脑室孔闭锁。前一种情况使中央管不能很好闭合,继以空洞形成;后一种情况可形成完全性脊髓积水,相当于扩大的中央管,与脑室系统相连,随后因外源性有害刺激如损伤,中央管发生憩室或瘘管,使脊髓积水演变为脊髓空洞积水。
(2)单次严重外伤:由于脊髓挫伤、出血或切断,几月或几年后可发生脊髓空洞症,其原因可能由于晚期原先存在的脊髓空洞症继发加重,原发性与中央管相连的脊髓空洞症或与中央管无关的脊髓腔隙形成。文献上报告的病例大部分为胸、腰段严重损伤伴持久截瘫,经过相当时间后出现上肢症状或合并延髓空洞症状。
(3)单次轻微损伤:伤后不立即出现症状或只有短暂截瘫,极少情况下可发生脊髓空洞症,可能因髓内出血继以囊肿形成,脊髓造影显示有阻塞现象,与脊髓内空腔不相交通。
对脊髓空洞症的治疗目前多采用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在空洞最下部进行空洞腹膜分流术多能取得成功。尽管空洞内有横隔分开,但多位于空洞壁部且多不完全,不需要放置几个导管,由于横隔分开的腔隙彼此沟通,放置单一导管即可。
脊髓空洞症可逐渐向外膨大,可引起延迟性神经障碍,出现顽固性剧烈疼痛,影响瘫痪的康复,有时甚至需要做椎板切除术对空洞进行减压。在损伤平面以上两侧切开脊髓,切断脊髓丘脑侧束,此处可能伴有严重蛛网膜炎及瘢痕,中央囊肿引流可以解除疼痛,但以后可以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