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临床急症手册(修订本)》第291页(2752字)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系指出生后不久的新生儿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和呼吸衰竭等症状。主要见于早产儿,因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导致进行性肺不张。其病理特点为肺泡壁至终末细支气管壁上附有嗜伊红透明膜。

一、病因

本病是因为缺乏由Ⅱ型肺泡细胞产生的表面活性物质所造成,表面活性物质的80%以上由磷脂组成,包括卵磷脂、鞘磷脂、磷脂甘油,在胎龄22~26周时出现,35周后迅速增加,故本病多见于早产儿,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而造成Ⅱ型肺泡细胞产生的表面活性物质缺乏的原因有:

(1)小于35周的早产儿,Ⅱ型细胞发育未成熟,表面活性物质生成不足,故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

(2)缺氧、酸中毒、低温亦能抑制早产儿生后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

(3)糖尿病孕妇的胎儿胰岛细胞增生,因胰岛素具有拮抗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延迟胎肺成熟。

(4)剖宫产缺乏正常子宫收缩,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促进肺成熟,表面活性物质相对较少。

(5)通气失常,影响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

(6)肺部感染,Ⅱ型细胞遭破坏,表面活性物质产量减少。

二、临床表现

患儿几乎都是早产儿,产母病史常示贫血、产前子宫出血、选择性剖宫产,以及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和分娩异常。出生时的心跳、呼吸可完全正常,入新生儿室后一般在1~4h内情况尚佳,12h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缺氧程度逐渐加重,患儿呆钝,呼气延长,继续呻吟,吸气时出现三凹征,胸腹部呼吸动作不协调,呼吸由快转慢、不规则或呼吸暂停,青紫明显。经急救后呼吸好转,但过后又复发,常呈原发性发作,程度渐次加重,持续时间延长,发作间隔缩短。肺部啰音常不明显,叩诊可出现浊音;体温不稳定,往往不升。死亡多发生在48h内,出生24h内死亡者很少并发肺炎。

三、急救与护理

(一)急救

严密观察病情,采取紧急综合措施,耐心细致护理。

(1)给氧,最好用间歇正压呼吸给氧,以青紫消除为准。

(2)保暖,必要时入暖箱。

(3)纠正酸中毒,应用碳酸氢纳纠正酸中毒,同时可使肺血管扩张,增加肺部血液,使血红蛋白携氧量增加。根据血液生化测定,将5%碳酸氢钠稀释后静脉缓慢注射或静脉滴注。

(4)供给足够的热量。

(5)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6)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经气管内给药。

(7)支持疗法,即少量多次输血或血浆。

(8)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护理

(1)耐心细致的护理。因患儿大多为妊娠不足38周出生的早产儿,需要高度的负责精神和精心的护理。

(2)保暖。根据出生体重、孕周及生后日龄,决定暖箱温度(表4-1)。

表4-1 不同体重低出生体重儿的暖箱温度

(3)喂养。由于代谢紊乱,吞咽反射发育不全,加上肺泡内气体交换障碍,存在严重的酸中毒,不能正常喂养,因此可推迟到36~48h后再予喂养。呼吸困难持续不改善者,第2天起静脉滴注葡萄糖液,可给10%~15%的高渗液,以补给水分和供给热能,并能防止营养不足消耗自身脂肪导致酮体增加而加重酸中毒。

(4)吸氧。吸氧的目的是防止“无氧代谢”,以减轻肺动脉痉挛,促进肺动脉导管关闭,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供氧浓度以使青紫消失为准。最好用正压给氧,有利于肺泡张开。氧气通过面罩、气管插管、鼻孔插管方法进入肺部。呼吸暂停经各种治疗2min后仍未好转者,是应用人工呼吸器的指征。应用人工呼吸器的压力不宜超过25mmHg。呼吸次数不宜过快,吸气时间与呼气时间的比值,一般为1∶1或1∶1.5,压力过高和吸气时间过长,有使肺泡破裂发生气胸的危险。通气中氧的浓度一般开始时较高,以后可逐渐下降至40%左右。在使用人工呼吸器的过程中要测心率,以便了解心脏的功能。

(5)补液。测定血液生化,正确应用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对本病预后影响极大。护士应及时抽血做生化测定,并随时与化验室联系,将结果及时汇报医师。碳酸氢钠静脉滴注时,用10%葡萄糖液稀释,葡萄糖液量以新生儿每日需要量计算,维持24h,避免过量影响心脏负担。

(6)保持病室内温度,以18~20℃为宜,严防受凉,并发肺炎。相对湿度宜维持60%左右,为提高环境湿度,可经常在地面上洒水,亦可用宣肺祛痰的中草药(如桔梗、杏仁、腥草、枇杷叶等)蒸熏吸入,既可改善呼吸,又利于提高相对湿度,从而减低分泌物的黏稠性,减少呼吸道水分的损失及机体热量的消耗。注意室温不宜过高,以免患儿烦躁和发热。

(7)严密观察病情进展情况。此病变化迅速,某些婴儿出生时评分较高,甚至可为10分,但在开始自主呼吸后短时间内出现气促加剧,每分钟呼吸可达100次以上,表现烦躁、呻吟、明显的“三凹征”和阵发性青紫,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护士在观察病情中要及早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在进行治疗过程中仔细观察疗效,尽可能使患儿度过48~72h的危险期,以挽回生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