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纳普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南京大学出版社《简明西方哲学手册》第348页(660字)

【生卒】:1891-1970

【介绍】:

美籍德国哲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着名的逻辑实证主义者。卡尔纳普生于德国巴尔门的罗斯多夫。1910一1914年,在耶拿大学和弗赖堡大学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军中服役。1921年获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6年应石里克之邀担任维也纳大学哲学讲师,成为维也纳学派的主要成员。1931年到布拉格大学任哲学教授。1935年底赴美,1941年加入美国籍。自1936年起,先后担任芝加哥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哲学教授。卡尔纳普哲学思想有一个演变过程。最初,他从经验主义的立场出发,试图运用逻辑分析方法阐明知识的基础。他认为“哲学的唯一任务就是逻辑分析。”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可以清除形而上学,阐明科学命题的意义。他坚持关于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认为形而上学的命题没有认识意义。他指出,命题的意义在于它的证实方法,并提出了“直接证实”和“间接证实”。30年代,卡尔纳普抛开命题的经验内容,转了对科学语言的句法分析。他认为“科学的逻辑无非就是一种语言的逻辑句法,”即关于科学语言的“形式的理论。”根据这种理论,一个命题的意义取决于它是否处在一个有关的语言系统中。而语言系统的采用是可以随意选择的。他还主张以物理语言为基础实现“科学的统一”。40年代,卡尔纳普又转向了语义学和归纳逻辑方面的研究。其主要着作有:《世界的逻辑构造》、《语言的逻辑句法》、《哲学和逻辑句法》、《语义学导论》、《意义和必然性》、《概率的逻辑基础》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