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肝炎的病原学和特异性诊断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病毒性肝炎防治手册》第3页(2369字)
1973年Feinstone等应用免疫电镜技术在甲型肝炎患者的粪便中观察到甲型肝炎病毒(HAV);1979年Provost在恒河猴胚肾单层细胞上培养HAV成功;我国1978年在北京、上海等地也从甲型肝炎患者的粪便中找到了HAV。
一、生物学性状
(一)HAV的形态结构
HAV属微小核糖核酸病毒,归类为微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72型。HAV直径27~32nm,呈正二十面体立体对称颗粒,无包膜。病毒表面有32个亚单位结构,称壳粒。每个亚单位具有4个多肽,分别为病毒蛋白VP1、VP2、VP3和VP4,HAV平均浮密度为1.33~1.34g/cm3,而浮密度为1.29g/cm3的颗粒几乎全部是空心颗粒。完整病毒颗粒在蔗糖梯度离心中的沉降系数为75~90s。
(二)细胞培养与动物实验
HAV可在多种细胞中生长繁殖,包括某些人、灵长类动物的原代细胞株或传代细胞系和半传代细胞株。通过动物试验证明,黑猩猩、南北狨猴和恒河猴对HAV易感。动物接种感染后1~2周肝细胞内证实有HAV存在,在接种后20~25d达到高峰,持续存在8周。接种后12d出现病毒血症,为期短暂,未发现有慢性病毒血症存在。粪便中HAV的排出在丙氨酸转氨酶(ALT)上升达高峰时或黄疸出现前开始。
(三)病毒复制
HAV经口侵入人体,在肝细胞浆内复制,HAV可感染邻近的肝细胞,或含有HAV的囊泡从肝细胞中释放出来而进入毛细胆管,当该囊泡与胆酸接触时,囊泡膜溶解,HAV被释放。
(四)HAV毒力的分子基础
急性甲肝患者粪便中的HAV HM-175株,经过32次细胞培养传代后,对黑猩猩的毒力消失,对狨猴的毒力也减弱。比较HAV HM-175野毒株与减毒的HAV HM-175/7MK-5核苷酸序列表明,其中24个核苷酸有变化,并导致12个氨基酸的改变。因此认为,HAV RNA病毒是由于基因组中相对小数量核苷酸改变的缘故。氨基酸改变出现在除3A和3C外的所有非结构蛋白中。
(五)HAV的稳定性
HAV无脂蛋白包膜,对有机溶剂有抵抗力。对酸、碱、乙醚、氯仿等有较强的耐受性。60℃1h不能完全灭活,加热100℃可完全灭活。它能耐受-20℃低温存活多年并保持其传染性,但不能耐受冷冻干燥。对紫外线敏感。1:4000甲醛作用72h,可使其失去感染力而保持免疫原性。1000ppm含氯消毒剂处理30min,可使其灭活。
二、特异性诊断
(一)检测急性肝炎患者血清抗-HAV IgM
甲肝特异性抗体出现较早,持续时间较短,消失较快,二次感染时不再出现,是甲型肝炎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甲肝患者发病最初3周内,几乎均可检出抗HAV IgM,2~3个月迅速下降,8个月后不易检出。将被检血清稀释至10-3,几乎所有甲型肝炎都出现阳性。正常人血清稀释至10-2仍为阴性。常用方法为酶免吸附试验(ELISA)和固相放射免疫试验(SPRIA),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方法易于掌握。
(二)粪便中HAV或甲型肝炎抗原(HAAg)的检测
急性甲肝患者在潜伏期末和发病早期,为粪便排毒高峰期,故在前驱期和发病1周内采取粪便提取液,可检测HAV颗粒和HAAg。1988年上海甲肝流行中,采集入院患者的1084份大便标本,使用ELISA法测定HAAg,结果30%病例阳性。HAV检测用免疫电镜,一般不作常规检测。
(三)检测血清中抗-HAV IgG
抗-HAV IgG在急性期后期和恢复期早期出现(IgM开始下降时,IgG抗体逐渐上升),可达很高水平(>10-4),并可维持数年甚至终生。对于急性肝炎,如果恢复期血清浓度较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可以诊断为甲肝。
抗-HAV IgG的检测可采用ELISA或SPRIA法,主要用于检测人群免疫水平及流行病学研究。
(四)粪中抗-HAV IgA的检测
在急性甲肝的部分患者粪便提取液中可测得抗-HAV IgA。它常在HAV从粪中消失后才测得,并可持续几个月。Locarini从45名甲肝病例的54份粪便中,仅查出10份为阳性。因它的检出阳性率较低,该项检测可作为诊断急性甲肝的辅助项目。
(五)检测HAV-RNA
利用克隆的HAV-DNA片段制成探针,采用cDNAR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检测患者急性期粪便和血清中的HAV-RNA。聚合酶链反应(PCR)问世以来,为HAV-RNA的检测提供了更为灵敏的手段。需采用逆转录PCR(RTPCR)法,先用逆转录酶将HAV-RNA转为cDNA,然后进行PCR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