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型肝炎的流行病学及预防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病毒性肝炎防治手册》第39页(2010字)
一、流行病学
(一)分布
1.地方性流行 大部分乙肝的高发区,特别是地中海、巴尔干半岛、西非和中非,一般感染率可达HBsAg阳性者的30%~40%。乙肝发病率低的地区,丁肝的感染也较低,如北欧、美国、大洋洲等。
我国HDV感染可能是地方性流行趋势。有人检测353例肝病患者的肝组织标本,北方地区患者肝内HBsAg阳性率(0.94%)明显低于西南地区的患者(7.86%),检测228例血清标本,北方地区抗-HD阳性率(2.83%)也显着低于西南地区患者(16.3%)。
北京应用国产HDV酶联免疫试剂对392例HBsAg阳性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血清进行了抗-HD、抗-HDIgM和HDAg测定,HDV总感染率为10.7%(42/392),其中以重症肝炎HDV标志检出率最高,达27.8%,依次为慢性肝病患者(15.5肝炎(5.3%)患者;139例HBsAg无症状携带者中,无1例HDV标志阳性,提示HDV感染对加重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损害并促进其慢性化方面起重要作用。
2.暴发流行 仅见于某些不发达地区的某些人群中,如南美北部亚马逊河流域曾发生过多次丁肝的暴发流行。病情多特别严重,呈暴发性肝衰竭表现,病死率很高,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3.仅在高危人群中发病 主要见于欧美等乙肝病毒感染率较低的国家。这些国家的静脉药瘾者、多次接受输血者和经常接受血制品的血友病患者中有较高的HBsAg携带率,也常发生丁肝。
据统计,全世界至少有2亿HBsAg携带者,其中5%感染HDV,因此,至少有1000万名HBsAg携带者同时感染HDV。
(二)传染源
丁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慢性丁肝患者和HDV携带者。丁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必须依赖乙肝病毒的帮助,才能组成完整的丁肝病毒颗粒。因此,HBsAg携带者和乙肝患者既可是丁肝病毒的保毒宿主和传染源,又可成为丁肝病毒易感者。
(三)传播途径
1.经血或血制品传播 通过输入带有丁肝病毒的血液和血制品,使用污染丁肝病毒的注射器和针头,静脉内毒品注射的药瘾者极易感染和传播丁肝病毒。
2.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含有丁肝病毒的体液或分泌物,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隐性感染,甚至通过蚊虫叮咬等途径传播。HDV还可在家庭内水平传播,在HBsAg阳性亲友中,HDV呈家庭聚集性。此外,性接触也可传播丁肝病毒。
3.围产期传播 乙肝表面抗原和丁肝抗体阳性的母亲,其HBsAg阳性者可直接将丁肝病毒传播给新生儿。表明丁肝病毒围产期传播仅在乙肝病毒活跃复制条件下才有可能。在HBV呈地方性流行地区,如婴儿在围产期感染HBV,则在其出生后,可能通过家庭中HDV阳性的其他成员水平传播,发生HDV的重叠感染。多数学者认为,HDV极少发生围产期母婴传播。
4.输入性传播 HDV一旦传人HBV呈高度地方性流行地区,常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或注射途径传播,甚至引起严重的肝病流行,值得警惕。
(四)人群易感性
HBsAg阳性携带者和乙肝患者都是HDV的易感者。在急性自限性丁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很快出现抗-HD IgM,但持续时间短(10~21d),且无抗-HD IgG产生。在慢性HDV感染时,血清中抗-HD Ig持续存在,并可产生高滴度抗-HD IgM。
二、预防
(一)对献血员进行HBsAg筛查
对需要输血或血制品的患者,尤其是HBsAg携带者,最好输HBsAg阴性的血液,或输由单份或少数人份血制备的血制品,这样可减少输血后丁肝的发生。
(二)广泛接种乙肝疫苗
这是最终消灭HBsAg携带者(HDV感染所必需的条件)的有力措施,也是控制HDV感染切实可行的方法。
(三)防止HBV和HBV/HDV携带者之间的密切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