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针灸手册

小儿多动症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524页(2587字)

小儿多动症过去又称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MBD),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病症。1989年美国精神病学会提出把MBD诊断改为“注意力缺损障碍”(ADD),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异常、学习困难、智力和运动功能障碍,其智能完全正常或接近正常,多数在学龄期才受到教师和家长的注意。

【诊断要点】

(1)7岁以前起病,病程在6个月以上,不符合广泛性发育异常,与正常同年龄儿童相比,下列14项行为更频发,如符合14项中的8项,即可诊断为儿童多动症。

1)手或脚不停地动作,或在座位上扭动(少年为坐立不定的主观感受)。

2)即使坐定,也很难静坐在座位上。

3)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分散注意力。

4)在集体活动或游戏时,不能耐心地等待轮转。

5)别人问话尚未结束,便立即抢着回答。

6)不按他人的指示做事情(并非故意违抗或不理解)。

7)在做功课或玩耍时不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

8)一种事尚未做完,又开始做其他事情。

9)不能安安静静地玩耍。

10)说话太多。

11)常常打断他人的活动或干扰他人学习、工作。

12)人家对他讲话,往往没有听进去。

13)学习的必需用品,如书本、作业本、铅笔等常会丢失在学校或家里。

14)往往不顾可能发生的后果参加危险活动,如不加观察就奔到路当中。

(2)常出现一些不固定的神经系统软症状,如翻掌、对指试验等呈阳性。

(3)脑电图检查无特异,部分可见到轻至中度的节律异常。

【治疗】

1.体针 取穴:内关、曲池、太冲、大椎、太溪、蠡沟透光明、公孙、三阴交、足三里、丰隆。随症选穴:注意力不集中者加百会、四神聪、大陵;表现活动过多者加印堂、安眠、心俞、神门;情绪不稳,烦躁甚者加神庭、膻中、照海。方法:每次轮选5-7对穴,均用泻法,然后用电针治疗仪,给予连续波通电20-30分钟,效不佳时加用配穴,每周2-3次,10次为一疗程,连治3-5个疗程。

2.拔罐 取穴:以背部夹脊、督脉、膀胱经穴为主。主穴取大椎、身柱、膏肓、心俞、肝俞、胆俞、脾俞、命门、肾俞、三焦俞。配穴取合谷、内关、风池、足三里。方法:主穴每次拔6-8罐,配穴拔2-4罐,留罐10分钟,1-2日拔1次,10次为一个疗程,可连拔2-5个疗程。

3.耳针 取穴:主穴取皮质下、额、脑点、心、肾、肝、耳中穴,配穴取枕、胆、三焦、神门、脾、肾上腺、交感。方法:每次主穴和配穴各选4-5穴,先消毒耳郭,并将耳部搓揉发红,再贴上磁珠或王不留行籽。嘱家长每日给患儿按压3次,每次100下,中等刺激,左右交替,每周换药2-3次,可连续治疗3-6月。

4.耳-体穴导电 取穴:体穴:百会、风府、内关、神门、合谷、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照海、太溪、太冲、公孙、涌泉,每次可选6-8穴。耳穴:肾、心、肝、胆、脾、皮质下、额、脑点、枕、神门,每次夹2-3穴。方法:用直流矩形波脉冲,使耳穴与体穴相配合,通过电刺激治病,强度可按各人情况而调节。先将正极夹在患者双侧耳穴上,用负极按摩患者的体穴,每穴在患者产生刺激感开始即按摩1-2分钟,每日可治疗1-2次,连治3-6个月。

5.水针 取穴:风池、安眠、曲池、足三里。每次选2个穴。方法:每穴注射维生素B12 0.1毫升或维生素B1或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0.5-1毫升,每2-3日注射1次,10次为一个疗程,连治2-3个疗程。

【现代临床举例】

(1)张氏用针灸治疗小儿多动症48例,取得较好的效果。主穴取内关、太冲、大椎、曲池。随症加减,针刺用泻法,不加灸。每天或隔天1次,10次为一疗程。另外,每次针刺后即用梅花针叩刺背部夹脊、膀胱经和督脉穴,以叩至皮肤潮红为度。心俞、肾俞、大椎等穴重点叩刺。结果痊愈39例,好转5例,无效4例。(张家维,新中医,1985;(1):29)

(2)周氏用耳-体穴导电加耳穴压丸法治疗小儿多动症498例,有效率达89.76%,与耳穴压丸组(405例),西药组(412例)对照,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体穴选百会、风府、内关、神门、阳陵泉、照海、太溪、公孙、太冲、涌泉等,耳穴选心、肾、肝、胆、脾、皮质下、额、枕、神门等,每日1-2次,连治3-6个月。(周黎明,上海针灸杂志,1995;(增刊):97)

【备注】

避免早产、难产、窒息、脑外伤、中毒及中枢神经的感染等。注意教养儿童,给予有规律的作息制度,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勿责骂和体罚,勿施加精神压力等。学习上进行反复耐心的训练,一有进步就给予鼓励。进行儿童智商测定,排除各种原因引起的智能发育落后。对病情顽固的患儿,可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

上一篇:脑性瘫痪 下一篇:中国针灸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