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异常的诊断与治疗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内科门诊手册》第201页(12256字)

感觉系统是机体将体外和体内各种刺激及信号(即感觉)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感觉是机体认识客观事物和体验自身活动的基础,也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通过感觉使神经系统与机体的各项活动进行协调,并对环境变化做出恰当的反应。感觉改变亦是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并为某些疾病(如神经痛)的惟一症状,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感觉的分类

对于感觉有各种不同的分类。解剖学上分为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二者又各分为一般感觉和特殊感觉。从生理学方面,根据接受刺激的感受器部位,可分为外感受性、本体感受性及内感受性感觉。外感受性感觉是指刺激作用于皮肤、黏膜、耳、眼等器官的感受器所产生的感觉,即痛觉、温度觉、触觉、听觉或视觉等感觉。本体感受性感觉为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内的本体感受器所产生的感觉,是与保持身体位置或运动机能有关的深感觉。内感受性感觉则为来自内脏的感觉,属于植物神经功能,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引起意识中明确的感觉。在临床上,通常将感觉分为特殊感觉和一般感觉两类,特殊感觉系刺激特别感受器官所产生的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一般感觉又分为浅感觉(即痛觉、温度觉和触觉)和深感觉(肌、肌腱、关节感觉)。在一般感觉的基础上,还有大脑皮质的高级分析和综合机能所产生的复合感觉(或称皮质感觉),包括定位觉(正确的知道感受刺激的部位)、两点辨别觉(区别两个同时刺激部位的能力)和实体觉(靠触摸认识物体的能力)等。

二、感觉系统的临床解剖生理

感觉传导通路的解剖特点是均由三个神经原所组成。第一神经原都位于椎间神经节(后根节)内的假单极细胞,其周围突经周围神经而至其支配的相应组织,中枢突经后根进入脊髓。第三神经原都在丘脑,其发出的纤维组成丘脑皮质束而至大脑皮质。第二神经原的纤维都是交叉的,其部位都是位于纤维将要交叉之前。不同种类的第二个感觉神经原,其纤维交叉水平的部位不同,痛觉、温度觉的第二神经原在脊髓后角,深感觉的第二神经原则在延髓的薄束核及楔束核,因此它们也就形成不同的传导通路。

在周围神经及后根中各种感觉神经纤维是混合的,因此病变时各种感觉同时受损;而在脊髓及延髓内有关感觉的传导通路是不同的,因此脊髓病变时可以产生感觉分离;半侧脊髓病变时,深感觉障碍在同侧,痛觉、温度觉障碍在对侧。

在机体发育过程中,一般感觉在脊髓中仍保留节段性感觉支配,特别是痛觉、温度觉最清楚。每一个椎间神经节(后根节)及其周围突支配的皮节,中枢突组成的后根和它进入脊髓后终止的后角细胞,组成一个神经节段,支配相应的皮节。这种皮肤感觉的脊髓节段性分布,在上下肢似乎有些混乱,但是从人类的发展仍能看清其节段性分布。每一个脊髓节段支配的皮肤区域都与邻近两个节段区域相互重叠,因此,一个后根损害时只出现感觉减退,只有在两个或更多的后根受损时,才会出现感觉缺失。但是神经根的刺激现象(自发性疼痛)可以发生于一个神经根受损时。脊髓节段性感觉分布的部位在定位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常可从感觉障碍的节段而得到正确的定位。如:耳间线或顶额线为三叉神经与颈2节段的分界,颈5~6支配上肢的桡侧,颈8~胸1支配前臂及手的尺侧,上臂内侧为胸2,乳头水平线相当于胸4,剑突平胸6,肋弓连线平胸8,脐水平线相当于胸10,腹股沟相当于胸12及腰1,股前为腰1~3,小腿前面为腰4~5,足底、小腿及股后面为骶1~2,肛门周围的鞍区为骶3~5。因此,一个神经节段可以参与一个以上周围神经的组成,一个周围神经可有来自多个神经节段的感觉纤维,这样就造成了皮肤感觉的脊髓节段和周围神经分布的不同,这是临床上鉴别两者的一个重要依据。

在临床上,用针刺、热或其他方法刺激皮肤所引起的痛觉,有两种常见类型,一种是立即产生的短暂而清楚的尖锐刺痛,称为第一痛觉,另一种是较慢产生而持续较久,且分布弥散、定位不清楚的灼痛,称为第二痛觉。这两种痛觉现象的产生与传导痛觉的快、慢两种速度不同的神经纤维有关。各种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及其对于各种类型损害的易感性与神经纤维直径大小的不同有关。神经纤维的直径愈大,传导速度愈快,对受压、缺氧、缺血等损害的易感性愈高。根据神经纤维直径的大小,一般认为:A类纤维直径最大,传导运动、本体感觉、压觉及触觉冲动,对受压及缺氧最为敏感;B类纤维直径稍小,传导第一痛觉及温度觉;C类纤维直径最小,主要为无髓纤维,传导第二痛觉及血管运动冲动。周围神经受压时首先发生障碍的是运动、深感觉及触觉,其次为第一痛觉及温度觉,最后才影响到第二痛觉。因此在周围神经病变时也可产生各种感觉不同程度的障碍,但是这种现象的存在时间往往只是暂时的或短时间的,因为在病因消除后感觉障碍很快恢复,或病情持续进展则不久即为各种感觉的完全障碍所代替。

三、感觉障碍的临床表现

(一)感觉障碍的性质

在临床上常见的感觉机能障碍有:

1.感觉缺失 在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对刺激不发生感觉反应(痛、温、触觉),就是感觉缺失。在同一部位内各种感觉均缺失,称为完全性感觉缺失。如果在同一部位内只有某种感觉障碍(例如痛觉、温度觉缺失),而其他感觉保存(如触觉)者,称为分离性感觉障碍,一般见于脊髓病变。

2.感觉减退 指神经的刺激(兴奋)阈增高而感觉反应减弱,即感觉能力降低或感觉程度减弱。与感觉缺失一样,可影响全部感觉或某种感觉。

3.感觉过敏 轻度刺激即引起很强的感觉。大多由于外界的刺激(如检查时的刺激)和病理过程的刺激相加所引起。

4.感觉过度 刺激(兴奋)阈增高且反应时间延长,即刺激必须达到较强的程度才能感觉到,从刺激开始至感到刺激之间有较长的潜伏期,通常仅能感到强烈的疼痛刺激和温度刺激,而感到的刺激具有暴发性,是一种剧烈的、定位不明的不舒适感觉。刺激具有扩散的趋势,且能出现“后作用”,即在刺激停止后的一段时间内还有这种感觉。

5.感觉倒错 系指对刺激的认识完全倒错,如将触觉刺激认为痛觉刺激,冷觉刺激误为热觉等。感觉倒错在临床上较为少见。

6.感觉异常 没有外界刺激而自发的感觉。

7.疼痛 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任何刺激(机械的、温度的、化学的、电的)超过一定强度都可引起疼痛。没有外界刺激而感觉到疼痛者,称为自发性疼痛。临床上根据疼痛的性质,分为下列数种:

(1)局部疼痛 系指病变部位的局限性疼痛。

(2)投射性疼痛 神经干、神经根或中枢神经系统受到病变刺激时,疼痛不但发生于刺激部位,而且扩展到远离刺激的部位,即其相应的支配范围,称为投射性疼痛。

(3)牵涉性疼痛 内脏有疾病时,刺激经交感神经传入交感干,再经交通支而进入后根和脊髓后角感觉细胞,在该节段所投射的相应的皮肤分布区所发生的疼痛,称为牵涉性疼痛。除疼痛外,该区内尚可有感觉过敏。这种现象有时对内脏疾病的诊断有一定意义。内脏感觉除通过交感神经传导外,亦可由迷走神经或膈神经传导,因此感觉过敏还可发生于头部。

(4)烧灼性神经痛 是发生在周围神经不完全损害时的一种特殊的烧灼样剧烈疼痛。病人常将患肢浸入冷水以减轻疼痛。它的发生机理一般认为系病变涉及交感神经所致,属于交感神经痛。

(二)感觉障碍的解剖类型

在临床定位诊断时,感觉障碍的部位,即感觉障碍的解剖类型较感觉障碍的性质更为重要。根据疼痛的解剖类型,可为我们的疾病诊断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

1.末梢型 感觉障碍的部位在四肢的远端,并且愈向远端,障碍程度也愈明显,呈对称性,临床上常形象地称为“手套”、“袜套”型感觉障碍。这种类型的感觉障碍见于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常伴有四肢远端的感觉异常、肌肉压痛及运动、植物神经机能损害的表现。病因常为中毒、营养及代谢障碍(如糖尿病、慢性酒精中毒等)。

2.周围神经型 感觉障碍局限于某一周围神经所支配的区域,如桡神经、尺神经等。

3.神经干型 某一肢体多数周围神经的各种感觉都发生障碍,亦常伴疼痛、感觉异常,该神经支配的肌肉瘫痪、萎缩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臂丛神经损害。

4.节段型 见于脊髓的后根、后角和前联合损害,出现相应节段的感觉障碍。后根损害者,为病变侧完全的感觉障碍;后角病变,则病变侧相应节段的痛、温度觉丧失,而触觉、深感觉保留(分离性感觉障碍);前联合受损,则为双侧对称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

5.传导束型

(1)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 syndrome) 病变平面以下同侧深感觉障碍及上运动元性瘫痪,对侧痛温觉障碍;

(2)脊髓横贯性损害 病变平面以下所有感觉减退或消失,同时病变平面以下呈上运动元性瘫痪。

6.交叉型 如延髓背外侧损害,可引起同侧面部及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或消失。

7.偏身型 指脑干以上病变损害感觉传导束及感觉中枢引起的感觉障碍。其特点为病变对侧半身全部感觉障碍,如为脑干病变,还会出现同侧颅神经损害的表现。

8.皮层型 大脑皮层的病变可引起对侧单个上肢或下肢的感觉障碍,以复合感觉障碍为主要特点。

四、常见的以感觉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一)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指的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的发作性短暂性剧痛,亦称为“痛性抽搐”。通常分为原发性(特发性)和继发性(症状性)三叉神经痛两型。三叉神经痛与头痛、丛集性头痛的鉴别诊断见表14-1。其他一些关于三叉神经痛的内容参考第七章面痛的诊断与治疗部分。

表14-1 三叉神经痛与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的鉴别

(二)舌咽神经痛

舌咽神经痛是指局限于舌咽神经,有时也包括迷走神经耳支和咽支的分布区内的阵发性反复发作的剧烈疼痛。本病在临床上相当少见。舌咽神经痛性质类似于三叉神经痛,其发生率比三叉神经痛少得多,约1/20左右。详细内容参考第七章面痛的诊断与治疗部分。

(三)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是指沿着坐骨神经径路及其分布区域以疼痛为主的综合征,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症状。

坐骨神经痛的绝大多数是继发于坐骨神经局部及周围结构的病变对坐骨神经的刺激、压迫与损害,称为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少数系原发性,即坐骨神经炎。

1.病因及发病机制 坐骨神经痛的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症状性)两大类。

(1)原发性坐骨神经痛 即坐骨神经炎,临床上少见。多由于躯体其他部位感染灶(如牙龈炎等),经血液而感染神经外衣所致的间质性神经炎,可伴发肌炎及纤维组织炎。

(2)继发性坐骨神经痛 是因坐骨神经在其通路上受到附近组织的病变压迫或刺激所致。根性神经痛的病变主要位于椎管内和脊椎病变;干性坐骨神经痛的病变主要位于椎管外,常见的为腰骰神经丛及神经干邻近的病变或损伤。腰间盘突出,腰椎骨性关节病,腰骶椎先天畸形,骶髂关节炎,腰椎结核、化脓性炎症及原发或转移瘤,盆腔内组织的炎症、肿瘤及妊娠子宫,腰骶部脊髓病变(如该部的肿瘤、空洞症、多发性硬化、蛛网膜炎等),梨状肌综合征(常为坐骨神经与梨状肌解剖学关系的异常所致),臀部外伤均为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病因

2.临床表现 坐骨神经痛常见于青壮年,以男性多见。通常为单侧性。多数为急性起病,也有缓慢起病的。

疼痛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疼痛主要位于坐骨神经分布区,腰部、臀部、股后、小腿后外侧和足部。疼痛呈持续性钝痛,发作性加剧,可呈烧灼样和刀割样剧痛,常在夜间更重。弯腰、踢腿等动作可牵拉坐骨神经使疼痛加剧。沿坐骨神经通路有压病点。牵拉坐骨神经时可引发疼痛,即坐骨神经牵扯征,又称Lasegue征。

坐骨神经痛时,神经系检查可发现,在坐骨神经分布区的各种感觉的减退或消失,包括外踝的振动觉减退,浅感觉障碍以足背外侧及小腿外侧尤明显。可伴有肌力减退。患侧跟反射减弱或消失。

3.实验室检查 主要目的在于寻找坐骨神经痛的病因。

(1)X线平片 腰骶部、骶髂及髋关节等X线片,可发现椎间盘突出、骨关节的病变骨折、脱位、肿瘤及先天性脊柱畸形等。

(2)脑脊液检查 对椎管内肿瘤、蛛网膜炎等有意义。

(3)CT、MRI、椎管造影 有助于发现椎间盘突出、脊柱及坐骨神经部位的骨关节的病变,椎管内肿瘤、蛛网膜炎等。

(4)电生理检查 可以协助鉴别根性坐骨神经痛及远端病变、坐骨神经外侧干与腓总神经病。

4.诊断 有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并有坐骨神经损害的体征时诊断一般不难。关键是要查明坐骨神经痛的病因,故需要详细询问病史,作全面的体格检查,应重点注意感染病灶及脊柱、骶髂关节、髋关节等的情况,同时要选择针对性的辅助检查,以进行病因的诊断。

5.治疗 坐骨神经痛首先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卧床休息 卧硬板床为佳,减少患肢活动。

(1)药物治疗

①对症治疗 以阿司匹林、消炎痛、扶他林、卡西平等药物缓解病人疼痛。

②激素 具有消炎、止痛、抗过敏作用。急性期可考虑应用。

③抗生素 适用于感染性疾病。

④维生素 可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B6口服或肌肉注射。

⑤扩血管药物 可以改善神经的血供,常用药物有烟酸、地巴唑等。

(2)理疗 对于非肿瘤、结核及感染者,可给予超短波等理疗。

(3)封闭治疗 用普鲁卡因加入激素等对神经干或骶骨内硬脊膜外封闭治疗。

(四)胸出口综合征

胸出口综合征是指胸廓上口,由于某些解剖学的异常,引起的臂丛神经、锁骨下动静脉受压迫的综合征。

1.病因及发病机制 胸出口是指一个解剖间隙,位于锁骨后方,前、中斜角肌之间,其后方是肩胛骨上缘;锁骨下静脉位于前斜角肌与锁骨下肌之间,臂丛神经及锁骨下动脉行于前、中斜角肌之间,因此胸出口附近的任何结构的异常,均可引起神经、血管的压迫,常见的有:颈肋;斜角肌解剖结构异常;第一肋异常(可见第一肋分叉,第一、二肋融合);胸出口在前后径及横径上倾斜度过大;锁骨下动脉解剖结构异常;臂丛位置过低;锁骨异常;C7横突过长;肩带移动引起锁骨后间隙的变化;其他:如肿瘤、肿大的淋巴结、异常的肩胛舌骨肌下腹和颈横动脉均可能成为压迫因素。

2.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女性,女∶男约为5∶1,其临床症状大概可分为周围神经症状以及动、静脉症状。

臂丛神经受压症状:可分为正中神经型、尺神经型及正中、尺神经混合型。其中,90%的病人属尺神经型,症状开始常有上臂或前臂尺侧的疼痛,常伴有感觉异常,这些症状可扩展至手掌尺侧及小指,当臂过度外展、高举过头时症状加重。其后发生无力及臂丛下干或尺神经支配的肌肉萎缩,这些病人常无血管症状。上肢的腱反射多正常。浅感觉检查变异很大,可有尺神经分布的感觉消失。按压锁骨上区或只单纯牵拉臂部可以诱发原有的感觉异常症状,如疼痛、麻木。

锁骨下静脉受压:引起上肢静脉反流障碍,上肢呈黑紫色,水肿,静脉扩张,长时间运动之后静脉内可有血栓形成。

锁骨下动脉受压的症状:可压迫锁骨下动脉及腋动脉,导致上肢的缺血,尚可合并手指的坏疽和逆行性栓塞。锁骨上可闻血管杂音,常为双侧,桡动脉的脉搏减弱或消失,检查方法有:①坐位臂外展,深吸气并憋住,头后仰并转向患侧脉搏减弱或消失,称为Adson试验阳性;②摸及桡动脉搏动后将患肢被动过度外展,而后脉搏减弱或消失,称为肩过展试验(Wright试验)阳性。

在临床上上述三组症状可合并存在,但多数不是合并存在,肩部及上肢的疼痛是最突出的症状。

3.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 颈椎的X线检查可以发现颈肋或C7的横突过长,有时尚能发现锁骨的异常,但软组织异常难以用一般的X线检查发现。

4.诊断与鉴别诊断 女性发生的有臂丛下干及锁骨下动、静脉受压症状,体检多符合上肢周围神经损害,尺神经分布区域多见,有锁骨下动脉受压体征,患侧血压下降>2.67kPa(20mmHg),Adson试验阳性,Wrisht试验阳性,锁骨上区有血管杂音即可考虑诊断本综合征,X线片发现颈肋、C7横突过长以及锁骨异常更支持此诊断。

(1)Pancoast综合征 由肺尖肿物引起,多见于男性吸烟者,主要是肿瘤侵犯臂丛,病程短,病人常述肩周疼痛;另外,100%的病人出现Homer征,疼痛较重,胸部X线片可发现肺部肿瘤,并可有第一、二、三肋骨或椎体的破坏。这些均与胸出口综合征不同。

(2)腕部尺管综合征 此综合征是上肢远端的嵌压综合征,有腕以下的尺神经损害,臂疼症状相对罕见,无锁骨下动、静脉受压症状,神经电生理检查可协助确定腕部内对尺神经的压迫。

(五)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是腕部正中神经受压迫引起的综合征,是嵌压综合征中最常见的疾病。

1.病因与发病机制 腕管是一个纤维性骨性解剖学间隙,本身弹性很小,就某一个体而言腕管本身容积相对固定。腕管内有10条肌腱(其中有4条屈指浅肌及4条屈指深肌、屈拇长肌和桡侧屈腕肌腱)和正中神经通过,腕管内容物拥挤,正中神经恰好在腕管的浅面,无论是病理情况下或发育的原因造成腕管间隙的容积变小,或是使神经对压迫增加敏感性的各种原因以及某些其他全身情况(如妊娠、内分泌改变、血液病等)均可引起腕管综合征。

2.临床表现 本病多发生在40~60岁的年龄组中,约占病人总数的60%。女性多于男性,绝经期妇女尤为多见。

腕管综合征是以腕、手、诸指的感觉异常和疼痛发作为特征,常发作于夜间睡眠时,醒来时病人常摇动患手能使症状缓解,病人常感手部肿胀,有些病人仅在白天有感觉异常。感觉异常通常出现在拇指及二、三指的掌面,常常仅在指尖。疼痛和不适常不仅在手或腕部,而且在上肢、肩部及肩胛区域,用手的一些活动常使症状加重,在受累的手指可有雷诺现象。

体检时,感觉障碍最常分布于指尖。可让病人自己摩擦指尖,病人常描述像砂纸一样的感觉,或者指尖像戴着薄手套,如果这样检查正常,可用针尖仔细检查会发现很轻的感觉异常。病人可出现际肌的萎缩,但这是晚期症状。

3.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 一般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探讨腕管综合征的病因学,如糖尿病、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多发骨髓瘤等。腕部的计算机轴位断层扫描检查可了解腕管的大小,常规的腕骨X线检查可确定有无外生骨疣、骨赘及骨折后骨痂形成。神经传导检查,是确立诊断的最好方法,神经传导速度中以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查为敏感。

4.治疗 首先应解除使病症加重的因素,如停止手部过度活动,夜间用夹板固定,限制腕部屈曲。许多轻型病人或妊娠病人症状常呈自限性,可取保守疗法。或者腕管内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药物常使症状得到缓解。皮质类固醇药物局部注射,多在1~3天有效,由于多次治疗可引起屈肌腱及正中神经损伤,应予避免。一般应用地塞米松注入腕管,不加局麻药。如一次注射无效,则不再应用此疗法。

结合临床及电生理所见可考虑腕横韧带的松解及内减压术。

(六)肘管综合征

肘管综合征又称肘部尺管综合征,是指在肘管处尺神经受到卡压的一组病征。

1.病因与发病机制 肘管位于肘关节的后内侧,是一个尖部向下的漏斗形的纤维性-骨性间隙。其内有尺侧下副动脉、静脉、尺侧屈腕肌及尺神经通过,并有少量脂肪填充。

常见病因有:肘部的骨骼畸形,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病,伴有尺神经沟变浅的先天性的外翻畸形,侵及肘关节的畸形性骨炎,肘关节的急性创伤(特别是合并骨折或脱位者),上肢不恰当的姿势,肘部区域的腱鞘囊肿、脂肪瘤等软组织肿块而造成的尺神经压迫。在有些病人,病因不明。

2.临床表现 感觉症状分布于手和诸指的尺神经分布区,可有疼痛或麻木,有时疼痛最明显的部位可在肘部,亦可广泛的扩展至臂部。运动症状可以有轻度的笨拙至明显的无力,可有进行性的手肌萎缩。严重的尺神经病可呈爪状手畸形。

3.实验室检查与特殊检查 一般实验室检查对发现肘管综合征的病因学改变有帮助,如风湿性关节炎等。

肘关节的X线片对发现肘关节的骨质异常,如陈旧骨折、先天畸形、骨性关节病等有诊断意义。

对怀疑有尺神经病的病人应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有助于确定尺神经病的存在,严重程度及病变的确切部位。70%~85%的有症状的病人有神经电生理异常。感觉传导速度的检查既敏感、又有准确定位价值。

4.治疗 对极轻的病例或原因不明的病例可限制肘关节过度屈、伸运动,对肘关节屈曲位置应适当限制,特别是睡眠时,不宜局部注射任何药物。可手术行肘管减压,肱骨内上踝切除,尺神经前移术,绝大多数可取得较好疗效。

(七)跟管综合征

跟管综合征是胫后神经在内踝后下方的骨韧带管内受到卡压的一组综合征。

1.病因 引起跟管综合征的病因有外伤后水肿、腱鞘炎、腱鞘囊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折脱位、慢性损伤、脂肪瘤、先天性拇展肌肥大和劳动过程中使用足部过多的职业者。以上原因使胫神经及足底外侧神经受到卡压。

2.临床表现 男性多于女性。多先感到足底和足踝部间歇性疼痛、针刺和麻木感,足部紧缩、肿胀或沿足弓有抽搐感。长久站立或走路时症状加重,脱鞋赤脚后感到舒适。一般病情加重后疼痛即逐渐消退。

检查可见拇趾屈曲和趾节间伸直不能比较明显,跟趾外展不能。内踝后方跟管处有压痛。跟腱反射多消失。

3.治疗 对轻症者可局部注射激素封闭治疗。对外伤或有腱鞘囊肿者可做屈肌带切开松解术,以解除压迫,缓解症状。

(八)股外侧皮神经炎

股外侧皮神经炎又称感觉异常性股痛症。股外侧皮神经是由L2~L3后支感觉神经和交感神经纤维所组成的感觉神经。该神经在腹股沟韧带靠近髂前上棘稍内侧的下方通过,然后穿经腹股沟韧带,或分开的腹股沟韧带之间,和阔肌腱所组成的腹股沟孔。有的股外侧皮神经在此处以锐角穿出,或在髂前上棘以下约10cm处穿出阔筋膜时受到卡压。

1.病因 确切病因不明,多数诱因为长期站立、步行、慢性轻微损伤、过度肥胖、妊娠等,也可因腰椎前弯、骨盆畸形、腹部肿瘤、糖尿病等所引起。

2.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男性。临床症状以感觉障碍为主,在大腿外侧部出现麻木、刺痛、烧灼、感觉过度等。过伸股关节可诱发症状,久站或走路过多可使症状加重。坐位或向对侧侧卧位、屈曲位可使症状缓解。病变区痛、触觉减退。无肌肉、无力及萎缩,腱反射多无改变。

3.治疗 首先应保守治疗,或用封闭治疗,用维生素B1100mg加654-210mg和2%普鲁卡因5~10ml在腹股沟下3~5cm处进行封闭,或用醋酸泼尼松局部封闭治疗。如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者可行手术治疗,松解股神经的受压。

部分病人可自愈,约需1~2年,并可复发。在治疗上还应注意到全身疾病,如肥胖者减肥后可减轻或消退症状。糖尿病者注意控制血糖。

(九)腓神经麻痹

由于腓神经被嵌压而引起的疾病称为腓神经麻痹。腓神经在腓骨小头后方绕过时较固定不易移动,其深部为腓骨,浅表为皮下,故极易受到损伤。

1.病因 最多见的病因为过度屈膝劳动(蹲位),垂膝坐位,长期卧床体位不当,夹板或石膏包扎过紧等。腓骨外骨瘤以及腓骨肌、腓神经入口处的卡压等皆可造成腓神经麻痹。

2.临床表现 多发生在一次性压迫后。足与小腿的外侧疼痛,走路快时疼痛明显。小腿及足背外侧感觉减退和感觉异常。病初一般无肌力减弱,以后可出现伸踝时足趾无力,并逐渐出现外翻无力。小腿伸肌组瘫痪,以至足背屈、外翻不能,呈马蹄内翻足。

腓神经麻痹一般多为一侧,极少两侧同时损害。

3.治疗 原则上病后3~4个月内先进行保守治疗。可用药物及封闭疗法。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肉注射。也可用地塞米松5~10mg,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每日1次,或口服泼尼松10mg,每日3次。疗程可根据病情确定。

封闭疗法:对垂足内翻重者可行局部封闭治疗,

对保守治疗无效或久病者可采用手术治疗,包括腓总神经松解术或吻合术,神经内分离术。还可带小腿矫形器或矫正鞋,短腿支架或转移胫后肌的方法来纠正足下垂。

分享到: